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8年爆发并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与格局及诸多国家(地区)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影响与冲击到海峡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两岸贸易出现大幅衰退,台商对大陆投资显著减少,大陆台资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与此同时,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两岸经济关系结构的调整及台商在大陆投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会,为海峡两岸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创造了机会。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的形势下以及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协商与经济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台资与港资不仅在大陆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不同层面对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发挥着推动作用。台商对大陆投资推动了两岸交流与互信,密切了两岸经贸联系,促进了两岸关系发展,香港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桥梁与中介,港商对大陆投资在促进与稳定两岸关系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台商与港商对大陆投资在投资动机、方式、规模、产业与区位等方面存在诸多异同之处,对其进行系统比较研究,可进一步认识台资与港资分别在大陆利用外资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各自的特殊性,以便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利用外资政策时有所依据,以使其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更好地发挥特殊作用,因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两岸关系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重点之一是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开放大陆企业人岛投资是其主要内容之一。ECFA的签署,无疑会为两岸经贸合作的良性互动提供更好的平台,并进一步改善单向投资格局带来的交易效率网境。在此背景下,研究大陆民营企业人岛投资对于两岸经贸合作效率的提高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自大陆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民营企业作为一支生力军,已经逐渐成为大陆企业对外投资的一大特色。相比于国有企业,大陆民营企业有着诸多内生优势,产权明晰、自担风险、具有较强的内在动力,以市场为导向,更加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民营经济对大陆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影响比较显著。从台湾的投资环境来看,民营企业赴台投资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孙升亮 《台湾研究》2008,(5):12-17,41
自1979年两岸关系开始解冻以来,以台商不断扩大对大陆投资及其所驱动的两岸贸易高速成长为主线,两岸经济体之间的功能性整合不断深化发展,但在台湾当局严格限制大陆资金与产品入岛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对称相互依赖”的基本格局。马英九上台后,在岛内经济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背景下,把扩大两岸经贸交流、推动两岸建立制度性合作架构,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于1999年12月5日以国务院第274号令签署发布,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实施细则》的公布施行无疑将使祖国大陆保障台商投资的法律体系更臻完善,体现了祖国大陆在发展两岸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过程中,不以政治分歧干扰两岸经贸交流和经济合作,依法切实保护台商的一切正当权益,受到了岛内各界尤其是工商界的广泛欢  相似文献   

6.
2005年的两岸关系,可谓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以春节包机直航的突破开局,以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三·四讲话”、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台湾泛蓝三党主席相继访问大陆与中共达成交流共识为重点,以“双亚”赴台参加前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的吊唁仪式、大陆开放台湾水果零关税登陆、宣布赠送两只大熊猫、对台湾学子赴大陆求学实行同等待遇、简化台商台胞赴大陆通关手续、文化名人李敖大陆行、两岸经贸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空前活跃等为“链接”,以泛蓝在岛内“三合一”选举中大胜为结局,——在在意味着两岸关系进入了转折点暨新阶段,坚冰正在悄然融化,前景令人期待。总括一年来的两岸关系,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政策演变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鸿志 《台湾研究》2008,(4):12-15,38
2008年3月22日“大选”后,台湾局势发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变化。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高层互动频繁.两岸关系正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6月13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领导人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及《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这标志着长期以来“单向、间接、不平衡”的交流格局正在冰消雪融,两岸同胞多年企盼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启动,两岸旅游及交流迈人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彭维学 《台湾研究》2006,(6):29-32,40
1996年以来的10年,两岸围绕是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进行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大陆坚定地捍卫一个中国格局。两岸政治关系震荡倒退,两岸经贸关系更加密切,“政冷经热”、“官冷民热”的矛盾更加突出。总体上,有利于“反独促和”的积极因素显著增强,“反独遏独”已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两岸关系总体上朝有利于大陆的方向发展。回顾过去10年来两岸关系的基本特征,分析影响两岸关系发展因素的变化,对于预估两岸关系走势、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台商投资大陆的现况和远景翁成受可能由于投资关系是贸易、技术、金融等诸项经济合作关系载体的缘故,台商投资大陆成了两岸经贸关系的核心而备受关注。因此,有必要对它的发展现况及其远景做些初步探讨。一、台商投资大陆的过程回顾台商投资大陆始于80年代初,迄今大体...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加快两岸金融合作进程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两岸关系的明显改善与加快发展,改变长期以来两岸金融合作严重滞后发展的状态正面临着历史性机遇。2009年4月两岸“海协会”与“海基会”签订《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了两岸金融交流合作正常化的进程。该协议规范了双方金融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1.
季烨 《台湾研究》2014,(2):39-45
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是《海峡两岸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简称《两岸投资协议》)中体现两岸特色的重要制度创新之一。相较于传统双边投资协议中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而言,两岸投资争端解决机制除了引入两岸私人投资争端解决方式,还规定了投资者与投资所在地一方投资争端的协调、协处和调解等多元化机制,实现了单方规定的协议化和国际实践的两岸化,从而有效降低了两岸投资争端的“泛政治化”风险。未来,应进一步完善两岸投资补偿争端的调解程序,确保调解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和执行力。  相似文献   

12.
张华 《台湾研究》2014,(3):70-78
美国对台湾“政治安排”的政策对“合情合理安排两岸政治关系”有重要影响。美国对台湾政治定位的政策是“认知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台独”或“两个中国”,但同时又“对台湾地位不持立场”。在两岸关系的解决方式方面,美国对台湾的前途持开放立场,但认为应透过对话和平解决,且要尊重两岸民众的意愿。美国这一政策增加了对统一前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的难度,但在某些方面与大陆对台政策也有一致性。目前,两岸应充分利用这些相契合的政策,推进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3.
王敏 《台湾研究》2014,(2):46-54
近几年来台湾与东盟经济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台湾对东盟投资额和双方贸易额快速增长,东盟在台湾对外经贸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攀升以及双方经贸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其中台湾与新加坡率先签订“经济伙伴协议”,标志着台湾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关系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双方经济关系的快速发展是东盟经济的“引力”、大陆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湾当局政策“助力”这三股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台湾与东盟经贸往来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东盟对台湾经济重要性将持续上升,台湾也将东盟及主要国家列为对外商签VrA的重点对象,但可预见的是,双方经济关系将继续在“一个中国”框架内运行,且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4.
中美贸易摩擦是在中国大陆快速崛起和世界经济大变局的背景下发生的。对台商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大陆台商出口和经营业绩将受到较大影响,而且面对大陆经济高质量发展,台商转型升级进展缓慢。目前,虽然大陆仍是台商第一大市场和第一大的投资地,但是台商对东南亚地区的投资增长趋势明显,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加速台商重新布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3年-2012年台商在大陆并购投资的861件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台商大陆投资地区和行业呈现明显的集聚性,上海、江苏、广东成为台商对大陆并购投资最密集的地区,投资行业以电脑、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电子零器件为主。进一步刊用面板离散数据模型分析发现地区对外开放度、地区基础科研能力、基础通讯设施建设等对台商大陆并购投资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14年3月18日,台湾的学生以及社会团体因为反对两岸服贸协议,进而占领“立法院”,并发起一连串的示威与抗议活动。本研究运用定群追踪数据,以网络民调方式访问台湾地区大三的学生对两岸服贸协议的看法。初步发现:大学生对于服贸协议的态度,受到其政党倾向、统“独”立场以及“台湾人认同”的影响。不过,本研究运用政治情绪的测量也发现:台湾的大学生对于台湾的愤怒与对中国大陆的愤怒,让他们反对两岸服贸协议,但当他们对中国大陆抱持希望时,仍然支持两岸服贸协议。因此,中国大陆的崛起及繁荣与发展,既让台湾的大学生对于台湾的现况感到愤怒,确也对中国大陆充满憧憬。  相似文献   

17.
民进党自2008年在野以来,党内要求调整两岸政策的呼声不断高涨,特别是2012年民进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再尝败绩后,党内的务实派政治力量开始集结,这对于推进民进党内部政治生态变化以及政策调整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2008年以来民进党大陆政策的发展演变、基本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这对于我们研究民进党大陆政策走向,两岸关系未来发展以及2016年台湾选情都有一定的帮助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伍穗龙  陈子雷 《国际展望》2021,(3):58-75,154,155
2020年7月生效的《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在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上一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下偏重对投资者权利保护的“新自由主义”精神,回归对国家规制权能的重视。在适用对象、适用争议、适用程序上作出变化与革新。全球价值链收缩及“慢球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内在合法性危机以及对东道国规制权力的削弱,是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发生变化的深层次经济、法律与政治动因。《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变化与革新将进一步推动“卡尔沃主义”的回归以及加剧国际投资法体制内部的碎片化趋势。中国应积极支持及推进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改革,使其发挥正面作用,同时辩证吸收“卡尔沃主义”的合理因素,积极探索诸如前置协商、投诉与帮助以及调解等解决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投资争议的多元渠道。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China’s engagement with Africa through economic zones (EZs). It moves beyond the conceptualisation of EZs as undifferentiated enclaves of foreign investment to a dynamic perspective on the locally negotiated process of zone development. Such a perspective entails critical unpacking of the specific zone regime to understand the diverse and evolving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state and non-state actors. Drawing upo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Eastern Industrial Zone (EIZ) in Ethiopia, we explore the complex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adaptation by government, developers, investors, and workers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of a zone regime, with specific attention to capital–labour and expatriate–local relations. We find that despite the EIZ being a state-level cooperation project, private Chinese developers work diligently with the Ethiopian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institutional support for EZs. Chinese investors also collectively generate a management regime to enhance their overseas operational capacity and experiment with various tactics to transform local recruits into an industrial workforce. Local workers, with limited protection by official labour unions, turn to individual- and group-based agency to improve their working conditions. Despite the momentum created by multiple stakeholders, there are concerns regarding the long-term contributions of EZs to engender sustaine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skill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0.
大陆对台政策自中共十八大之后,持续并稳定。两岸关系也朝向和平发展。理论上来说,这应该是两岸关系的“机遇期”。意外的是,2008年国民党赢得政权后,在台湾“国族认同”与“统独争议”的议题上,民调数字却显示“台湾人”与“主张独立”的比例,比民进党执政八年的任一时期都来得高。难道两岸关系的改善无助于台湾内部走向于分离的转变?作者设法去解读这个怪异现象时发现:冈为民调中有问券设计的吊谛.与解读角序的不同.球让结果耕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