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人文素质教育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性能、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个人内在品质 ,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 ,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它致力于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人、教育人 ,强调人的道德精神价值 ,注重对善与美的理解与追求。一 “师本位”与“生本位”关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不少人主张“师本位” ,认为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 ,必须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前提 ,教师的素质如何 ,直…  相似文献   

2.
实践证明,作为一名政工干部必须有较好的素养,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所谓政工干部素养,是指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的素质和修养,也是一名政治干部所具有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意识修养、道德情操、知识素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结合自身实践,我认为,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整型不断加快的新时期、新阶段,一名称职的政工干部必须具备以下重要素养:  相似文献   

3.
一、新形势下加强政工干部修养的重大意义加强政工干部修养是指依靠自身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主观能动地自觉学习、自觉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进而不断坚定人生信仰和理想信念,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达到改进作风、提升素质、增强政治“免疫力”的目的。新形势下,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新思维、新事物不断涌现,知识更新瞬息万变,整个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不少政工干部思维封闭,观念陈旧,知识老化,在工作中表现出“三多三少”:一是组织学习时照本宣读多,追根溯源少。二是同职工交流时惯于说教多,换位思考、启发引导少。三是平时讲大道理多,办实事少。  相似文献   

4.
新视点     
上海交大的一位教授近日呼吁,理科大学生必须加强人文修养,而文科大学生必须学点自然科学知识,加强文理交融,防止出现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实际上类似的呼吁已经不少。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以为,有知识就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人都是文化人。实际上,知识与文化是两个概念,有了知识并不等于就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近些年来,我们都认识到并开始崇尚“知识有用”却在有意无意中冷落了绵长而深厚、不大可能产生现实利益的文化,这不能不发人深思。知识层次的提高并不同时意味着国民素质的提高。比如,某些人恰恰因为有…  相似文献   

5.
文有文风,话有话风。话风是说话的风格,是说话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政工干部的“话风”来评判政工干部的理论水平、文化素养和道德形象,通过话风来判定政工干部“说话”的可信度和含金量。但是有的政工干部无论在公共场合讲话、作报告,  相似文献   

6.
王秀娟  徐建新 《群众》2006,(10):39-40
文化生产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随着知识经济的诞生、成长而日益被人们看重。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手稿中明确使用过“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这一概念。他认为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物质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过程中的物质投入能力,包括机器设备、矿山、厂房、能源等物质资料生产能力;而文化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过程中的文化投入能力,主要是指具有一定智能知识的劳动者运用和掌握科学技术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包括人的智力水平、科学文化知识、生产管理能力等。显然,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是文化生产力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焦振 《现代领导》2006,(3):28-28
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给军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官兵的人格、气质和修养,用人类所积累的智慧、精神教育部队官兵,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熔铸、催生、导向等功能。是增强我军履行新使命的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1.政工干部应该是“业务专家” 新时期的政工干部必须是“业务专家”。他应有广阔的知识面。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政工干部一定要具有信息、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识优势,对世界流行的文化思潮也要知晓、掌握。政工干部只有掌握了众多的知识,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做工作。如果对方是一位喜爱桥牌的知识分子,政工干部掌握了桥牌知识,那么交谈中就产生了共同语言,有些思想、看  相似文献   

9.
新的道德建构:从孔子学说看人文性伦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子的伦理思想属于一种“人文性伦理”,其具体内容是重视历史传统、突出“礼”的意义内容、提倡“君子”人格以及重视礼乐教化。孔子的这种人文性伦理虽然形成于先秦时代,却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外在规范与内在要求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的普世伦理价值。其中,它尤其强调知与学并重,主张通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来扩充道德智慧。对于孔子来说,人文性知识的研习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学习,亦是一种道德的修养;文化修养与道德修养应当而且可以合一。  相似文献   

10.
周斌 《今日广西》2008,(12):60-62
体育运动作为人类社会极为常见的活动,属于人类生活的基本范畴。什么是体育人文?依笔者孔见,体育人文即是体育人的文化,是指体育人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竞技运动中所形成的文化沉淀和所表现的精神状态,包括思想升华、个性张扬和对生命的感悟等。本文试就体育人文重点是竞技体育人文谈点粗浅的见解,与诸君商榷。  相似文献   

11.
“修养”,是人们依照一定的目标去塑造自己的思想、纯正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行为,是指一个人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实践、总结、提高而达到的一定水平。我们共产党人是具有“特种性格”的人,我们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而这种“特殊材料”的“特殊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入党的时候就已经完全具备了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在党组织的培育下,以高度的自觉性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塑造获得的。加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着重要从以…  相似文献   

12.
人文教育亟需改进和加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部长孙家正说得好:人文关怀是文化发展和改革的核心。人文精神是立身之本,科学精神是强身之道。切实提高人文素质是当前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人文素质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和社会人文环境的熏陶,并通过人自身的实践和修养,将人文精神内化而涵养成的内在品质和价值观念。它并不简单只是学点历史、学点文学艺术,要深一步,通过学习人文知识使大家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思想情操、高雅的文化品位、健全的人格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说过去的缺点是以政治教育代替全面的人文教育,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实用的功利目的挤压了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3.
刘敏 《群众》2006,(12)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文明高速发展、文化全球化趋势增强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民族的、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培育共同价值观、增强对外竞争的“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本文拟以吴地文化为例,就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育进行相关探讨。文化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无所不在的“环境”,对人的社会化具有潜移默化、“水滴石穿”的教化功能。文化影响人的行为规范,培养人的身份认同,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文化还给人以经验、知识和技能,具有陶冶情操、修养道德、摆脱庸俗、提高…  相似文献   

14.
人文知识与人文素质的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波 《求索》2008,(2):68-70
人文知识不等同于人文素质,人文知识的内涵主要在“文”,而人文素质的内涵主要在“人”;人文知识依然停留在功利性层面上,而人文素质是超越私欲的对人的同情、理解、尊重和关怀;人文知识是可以通过“学”的累积而获得的,人文素质是不断反思、践履养成的。人文知识的量化积累不能提高人文素质,因为事实认知不能自然形成关德。人文素质的高低不在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学生对自由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人的领悟。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英语已成为科技界、教育界对外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只懂英语又不具备其它专业知识的人是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所以,只有那些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他们不仅需要良好的科技专业素质,而且需要良好的人文素质:较为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良好的文化修养。但是,近年来我国许多院校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极少,致使培养出的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贫乏,文化修养差,视野狭窄,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  相似文献   

16.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通过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修养、气质,它体现为一个人多方面的个性品格。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7.
“人文”一词,源于周易“观于人文以化成天下”句,引入现代汉语,即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这种文化积淀奠定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品位,从而折射出国民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有如煌煌火炬,烛照着国民的心灵,为社会提供正确的导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一般包括素质和修养两个方面。素质指事物本来的性质,心理学上通常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带有一定先天性的特点。修养指理论、知识、道德、艺术、思想方面的一定水平,它是后天训练和培养的。图书馆员从事着收集文献、传播知识、开发智力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人文素质教育,是引导学生学习和吸收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使学生的思想品质、情操意志、心理乃至个性得以升华,其目的可以概括为“如何做人”,其中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教育。本文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就如何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一、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职业学校的学生来源广泛,情况复杂,学生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社会经历等都比普通中学学生复杂得多,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上职业学校前途渺茫。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崇高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  相似文献   

20.
“以德治国”是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的又一重大治国方略。党的各级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则是“德治”的倡导者、实践者 ,其自身的道德素养如何 ,直接影响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 ,道德修养是政工干部的基本素质。它影响着政工干部的形象 ,又影响着政工干部的工作效益 ,所以 ,政工干部务必注重道德品质修养。一、为人表率 ,不尚空谈政工干部的工作 ,说到底 ,就是做人的工作。政工干部的形象怎样 ,群众看在眼里 ,记在心上。所以 ,政工干部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要为人表率 ,不尚空谈 ,诚信待人 ,取信于民。如心里只装着人民群众、惟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