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关于严禁滥用公款搞超常规接待的文件规定下发了不少,但有些地方由于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文件度形同虚设,规定不起作用,滥用公款搞超常规接待的不正之风屡刹屡犯。有的逢客必吃,没客自吃;有钱豪吃,无钱赊吃:超标奢吃,攀样比吃:找理由吃,众人齐吃……酒足饭饱之后,还要去唱唱歌、跳跳舞、桑拿桑拿、按摩按摩……所有的费用,当然都是从招待费中开支。  相似文献   

2.
唐江澎  杨文 《当代党员》2013,(12):75-75
国人吃晚餐四大坏习惯:把晚餐看得太重、吃得太晚、吃得太多太油、经常在外就餐。专家表示,晚餐吃不对危害很大,教你正确吃晚餐——  相似文献   

3.
尹琳 《党建文汇》2007,(7):54-54
人们吃苹果、葡萄等水果时,很自然地洗净后再吃。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吃橘子时,往往不洗就直接吃,这就很不卫生了。市场上很多橘子都是露天摆放的,橘皮上难免有一些灰尘污染。  相似文献   

4.
盘子定律     
《天津支部生活》2009,(4):22-22
社会生活的餐桌,与盘子有关的规律是:一是吃盘子,二是吃盘子里的东西,三是吃盘子外的东西。 吃盘子:盘子大,数量多,有点大吃大喝的样子。这多是团队作战的宴请,如检查团、学习团、考察团等,来的都是客,陪的人也多,于是就大盘大碟地端上来,皆大欢喜。  相似文献   

5.
在重庆这个敢吃、善吃、爱吃闻名于世的城市里,在这个有点野性充满江湖儿女气的码头文化中,真的是很难独善其身。于是乎,吃成了众生齐倡的一种革命、一种时尚。变着法儿吃、想着方儿吃,吃被爱吃的人当作了一种事业来经营。重庆人灌注在菜肴调理中的激情,重庆人对菜肴大胆泼辣的创新思路,着实让人感叹和钦佩!于是乎,江湖菜在江湖中顺理成章地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喜欢吃,中国的文人更喜欢吃。不但喜欢吃,在吃之余,笔端流淌出来的美文,更是散发着中国美食独有的芬芳。  相似文献   

7.
众生吃相     
《党课》2010,(21):124-124
猴:猴子吃东西,不会像人那样吃完,更不可能珍惜。比如猴子抓苹果吃,抓到甜的,吃上几口就忙着抓下一个。抓不到甜的,吃一口就丢了。等到没吃的了,又回头捡刚才丢掉的来吃。猴子是聪明的,但终归是小聪明。  相似文献   

8.
制止公款吃喝,一场多么艰难的持久战。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政府象中国政府这样为吃喝问题下发那么多的红头文件,可是,几十个红头文件竟管不住一张嘴,“公款吃喝”愈演愈烈,到了泛滥疯狂的程度。外出办事吃,参观旅游吃,来家陪着吃,开会过节借口吃,有机会就吃。越吃越想吃,越吃越会吃,越吃越敢吃,越吃越能吃,“感情深,一口闷”,闷得烂醉如泥,口里这念念有词;“你不醉,我不醉,马路旁边谁去睡?你喝醉,我喝醉,医院里头来相会。不必担心不必悔,反正医疗是公费”。在尚有3000万人民还未脱贫,在一些地方单位职工发不出工…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对很多人来说,这里难度最大的恐怕是最后一句。面对丰盛晚餐的诱惑,到底该如何做到“晚吃少”呢?首先要明确一点,这里所谓“吃少”并不是指食物种类少或摄入量减少,而是少在吃进的热量上,也就是合理控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取的同时,又保证足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只要尝试以下几点,“吃得少”并不难做到。  相似文献   

10.
孔老夫子说:“食,色,性也。”由此可见,吃乃是人的天性。“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训也说明了吃是人的第一件大事。中国悠久的历史是一部饥饿频频出现的历史,即使是康乾盛世的乾隆元年,也曾饿殍遍野,所以,人们自古就很看重吃。小孩出生要吃“三朝酒”,一个月之后要吃“满月酒”,考上大学要吃“庆贺酒”,结婚要吃“贺喜酒”,搬进新居要吃“进屋酒”,五十、六十岁……生日要吃“祝寿酒”,即使上西天不能再“吃”了,儿孙亲属们也要大吃一顿“上山酒”,人的一生简直就是在大吃大喝中度过的。中国悠久的历史也是一部“食不厌精,脍…  相似文献   

11.
《纪检与政法》2004,(3):7-7
利用天然植物美容,摆设木质家具,穿着棉麻织品,吃粗、吃野、吃生,喜步行,常爬楼、赤足走,去户外纳凉,进森林原野……当今,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已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新追求。  相似文献   

12.
刘英团 《前线》2013,(5):84-84
一只老鼠意外掉进一个盛着半缸米的米缸,白花花的大米太有诱惑力了,不劳而获的它吃着吃着不想走了,就在里面吃了睡、睡了吃。直到米缸见了底,滚瓜肚圆、膘肥体胖的老鼠想再跳出去已无能为力了。老鼠未能抗拒半缸大米的诱惑,未能意识到潜在的危险,结果想逃生却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13.
读书爱序     
书,大凡有序。它是打开书的内在世界的金钥匙,是游其主游其艺的导游者。我读书,先爱读其序。《知堂谈吃》是一本谈“吃文化”的书,钟叔河先生为其写序云:“吃是人生第一事,比写文章重要得多……文人也是人,他的第一件事必也是吃,不过他未必善于吃,更未必善于谈吃。《招魂》和《七发》都谈了吃,但一是为了骗死人,一是为了骗活人,谈吃而意实不在吃。束皙《饼赋》、陆羽《茶经》,算是专门谈吃的书,却又太像今之食品介绍或烹调专书,文学性稍嫌不够。我们这些普通人感兴趣的,例如苏东坡这首诗:‘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  相似文献   

14.
田,这个汉字本来就是一幅画。画上有阡陌,有沟渠,纵横交错,连片成野。泉水从沟渠汩汩流向田野,禾苗吮吸着田野里的养分愉快地生长,大地于是生机勃勃。 这是世间最美的图画,这是最让人安心踏实的景象。因为,我们终究不能吃电脑、吃股票、吃汽车……  相似文献   

15.
妙语答记者     
胡琴 《新湘评论》2010,(6):60-60
1944年3月25日,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采访这位总统,就他连任总统之事问他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答,请记者吃一片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殊荣,很快就吃下去了。罗斯福又请他吃第二片、第三片,记者受宠若惊,虽然肚子饱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了。  相似文献   

16.
中秋月又圆     
少小时候特喜欢过节,当时还没有什么情趣,只是为了口福。如春节时可以吃上白馒头夹肉,还能吃饺子;端午节能吃上炸菜角和糖糕,有时还有粽子。而到了中秋节,能尝上月饼,可以吃锅盔。如果在平时,白馍、肉片、菜角,锅盔等,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相似文献   

17.
蔬菜是人类食物中最重要的营养源之一,几乎人人要吃,天天要吃。那么蔬菜对人体究竟有哪些功能?怎样选择和食用蔬菜才能吃得营养、吃出健康呢?  相似文献   

18.
中秋月又圆     
少小时候特喜欢过节,当时还没有什么情趣,只是为了口福。如春节时可以吃上白馒头夹肉,还能吃饺子;端午节能吃上炸菜角和糖糕,有时还有粽子。而到了中秋节,能尝上月饼,可以吃锅盔。如果在平时,白馍、肉片、菜角,锅盔等,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06,(6):78-79
1,常吃宵夜,会得胃癌,因为胃得不到休息。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个鸡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3.鸡屁股含有致癌物,最好不吃。4.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应是饭前吃水果。5.正确饮食习惯:早上吃得像皇帝,中午吃得像平民;晚上吃得像乞丐。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相似文献   

20.
河阴石榴     
喜欢吃石榴是到荥阳之后的事情。在此之前,石榴一直都是我最不喜欢欢吃的水果之一。 首先,怎么吃就是一个问题。因为用手掰不开,只好用刀切,可是它们的籽实又是那么稠密,一粒压着一粒,一粒挤着一粒,一刀下去,那些如玛瑙如星子般晶莹剔透的籽实,就有些血肉横飞、惨不忍睹了。关被摧残成这样,哪里还有吃的兴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