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先购买权既非期待权亦非形成权,而是一种具有物权效力的债权。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在一定情况下要受到权利、同等条件以及期限的限制。同等条件不仅仅是价格条件,还包括付款条件,以及欲转让其份额的共有人提出的影响其利益实现的其他条件。这些条件只要没有明显的不利因素,就可以认为是同等条件,反之具有明显的不利因素,则应认为不具有同等条件。在共有人优先购买权与承租人、典权人的优先购买权发生竞合时,宜认为共有人之优先购买权较为优先。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对土地的利用逐渐由地表向空中和地下拓展,空间权应运而生,其实质是对一定空间上所设定的各种空间权利类型的抽象概括,其体系包括空间所有权和空间利用权,这些昭示出空间权法律关系的复杂性。新出台的《物权法》中,空间权制度仍然没有得到详细的界定,这更使我们要对这一制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笔者通过分析空间权与传统土地权利之间的关系,欲确立空间权独立的法律地位。笔者提出了采取基本法与单行法并举的立法模式,以期完备的空间权制度成为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天津海关对于担任朝鲜海关事务的人选问题给出了建议,朝鲜方面一开始想要雇聘中国人且十分坚定,不过由于西方人比起中国人在海关业务方面更具经验,所以清政府方面极力推荐朝鲜雇聘西方人。并且清政府方面强调,西方人对待雇聘国的事情跟对待自己国家事情一样会用心去做,西方人要比中国人在处理通商或海关业务上还要公正严谨,雇聘西方人还可以使朝鲜青年们学到更多业务,将来逐渐代替西方人来掌控管理朝鲜海关。由此,清政府积极建议朝鲜雇聘德国人穆麟德帮助创设朝鲜海关。  相似文献   

4.
雇凶杀人犯罪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雇凶杀人犯罪是雇佣犯罪中的一种 ,是杀人犯罪的一种变异和升级 ;随着社会的发展 ,雇凶杀人犯罪本身也有升级的趋势 ,其严重性不容忽视。本文首先对其定义、历史、现状和研究概况作了分析和讨论 ;进而用经济分析方法及其理论基础作了分析 ;最后主要是用犯罪经济学的理论对雇凶杀人犯罪中雇主、受雇人和被害人三方关系的本质 ,雇凶杀人犯罪决策过程和对其控制对策等三方面作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红绿色盲者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被排除在驾驶权之外。考察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红绿色盲者驾驶权现状,目前我国放开红绿色盲者驾驶权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在具体实施上,要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可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实现针对色盲人群的交通系统个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行政追偿制度构建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赔偿中的追偿权对被追偿者来说是一种重大过错行政责任。行政追偿权行使的条件须是行政公务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行政公务人员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有直接因果关系,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已向受害人支付了赔偿费用或履行了赔偿义务,行政公务人员主观上须有故意或重大过失。要完善行政追偿程序,并放宽相应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7.
优先购买权是一种期待权 ,始于基础关系成立之时。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有四项条件 ,即 :标的物出卖时行使、同等条件下行使、在一定期限内行使和须以一定方式行使。另外 ,标的物出卖应当在拍卖前合理期限内通知优先购买权人。优先购买权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出价承诺购买 ,并以此作为拍卖底价 ,以价高者得为原则  相似文献   

8.
超期羁押现象普遍 ,危害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羁押权本身具有的双重性质。其次是观念上的原因 ,包括立法者、执法者和司法者。立法的疏漏给执法司法者留下了进行不法行为的空间 ,也使得公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法律的救济。要解决这一问题 ,最基本的还是要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规。  相似文献   

9.
防卫挑拨中防卫权的问题,一直以来是正当防卫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通说一般否定挑拨防卫中挑拨者具有防卫权,理由往往有二:其一,挑拨者完全是出于加害的意思而实施反击行为,主观上欠缺防卫意思;其二,基于权利不得滥用的考虑而限制挑拨者的防卫权。但是,无论是立足于正当防卫的本质,亦或是从防卫意思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实务部门处理防卫挑拨案件意欲达到的社会效果而言,司法实践中这种完全剥夺挑拨者防卫权的做法,是不值得赞同的。故而,为了真正实现正当防卫的规范目的和制度价值,需要对防卫挑拨的具体情状作出区分,并根据防卫挑拨的不同情状有限地赋予挑拨者以防卫权。  相似文献   

10.
修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道德教养的一个重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礼记·大学》就提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在这种“修齐治平”之中,“修身”又是最为关键的,所谓“自天子以至庶人,  相似文献   

11.
婚姻这个怪圈,对未婚的男女是个诱惑,而对已婚的夫妻则又成了困惑。 于是,人们千方百计要冲破这怪圈。 有人主张,婚姻实际上是爱情的“容器”,要让爱情在其中发展,必须使容器尽量完美充实。 也有人建议,干脆拆除婚姻的城堡,或者打破婚姻的容器。 第三种意见认为,既允许城堡或容器存在,也允许倘徉在城堡之外,徘徊在容器周围,进行形式多样的人生试验,和平共处,井水不犯河水。 生活就是这般复杂,有倡导者,自然有身体力行者。因此,未婚同居者、独身而不禁欲者、插足者、  相似文献   

12.
侦查阶段同刑事审判阶段一样,也存在对立的双方:控方和辩方。在侦查构造的控辩双方中必须要有一个中立的裁判者。法院作为侦查构造中的裁判方会产生对案件的实质审查,导致“先定后审”;由检察机关来担负侦查构造中中立者的角色,与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定位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检察机关的权力重叠、角色冲突,作为侦查构造的裁判者角色也有一定的障碍。因而必须改革检察机关的职权,确立检察机关只行使监督权,其侦查权划归其他部门隶属。检察机关通过行使对侦查活动的在场权、建议权、评判权、处罚权、司法审查权和消极侦查权等来实现对侦查机关的监督,从而成为侦查构造中的中立者、裁判者。  相似文献   

13.
强行剥夺人民财产的征收本质决定了征收权不是一种独立的权力,而是一种由公共利益认定权决定的从权力,并附属于公共利益认定权。在民主制度下,代议机关是人民利益的表达者,也就因为是公共利益凝结者的缘故而享有征收权。若其不亲自行使而委托其他机关行使,就需要明确的指示(法律),并存在审查受托者是否忠实执行的机制。而当前征收权既不是由民主机关行使,也没有中立的审查机制,难免导致征收权滥用,因而需要纠正这种机制。  相似文献   

14.
卫兴华 《理论前沿》2002,3(3):25-27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论述的深入分析 ,提出要澄清对马克思一个论述的误解 ,即雇八个工人不是划分剥削的界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政治功能突出,经济维护功能缺失。《劳动合同法》在《工会法》和《集体合同规定》的基础上,明确了工会的指导权,扩大了工会的参与权,强化了工会的协商权,明晰了工会的监督权,赋予工会更加明确、具体的代表权和维护权,客观上强化了工会的集体劳动关系代理人的地位,促使工会职能发生巨大转变。要切实贯彻《劳动合同法》,充分发挥工会的重要职能作用,其改进和改善的思路就是:在公有制企业积极进行工会职能创新,在非公有制企业要不断完善工会的维权机制。具体措施主要有:工会在劳动关系的形成中要充当公益指导人,做《劳动合同法》的推广者和普及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工会要做劳动者的利益表达人和维护人,自觉履行法律规定。在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中,工会要成为用人单位的制衡人,做《劳动合同法》的支持者。在劳动合同关系的执法监督中,工会要充当劳动行政部门的协助人,做法律执行的监督者。  相似文献   

16.
雇凶杀人犯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雇凶杀人犯罪是指行为人为达到某种目的,以钱财、利益等为条件,雇请他人谋杀与行为人有着某种特殊关系的人的一种犯罪行为。雇主的心理动因主要源于自我保护和借刀杀人的需要,雇凶的心理动因主要源于强烈的侥幸心理和贪图钱财或某种利益的欲望。对雇凶杀人犯罪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类。雇凶杀人犯罪具有犯罪行为的预谋性、暴力性和内隐性等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优先购买权作为一项特殊的民商事制度,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共有人优先购买权是一种财产权,既得权,形成权,但核心的性质应该是形成权。对于多个共有人存在的情况,在共有人内部之间转让标的物就不存在优先购买权的问题。对于在外部转让的情况下,会存在对外合同的效力瑕疵情形,同时还包括多个共有人之间在同时要求行使优先购买权时的效力。为了维护民事公平的原则,对第三人的利益也要做出相应的平衡性保护,这就有必要通过登记制度来确定共有人优先购买权的效力。  相似文献   

18.
日照权具有物权属性,日照权纠纷乃为圆满状态下所有权使用冲突之结果,欲明晰日照权侵权之边界,需要厘定当事人之间的容忍义务的限度;容忍限度的确定应跳脱一般人容忍限度之传统判断标准,应借助于理性的利益衡量。侵害日照权之责任承担,以利益衡量方法,谨慎适用排除妨害之责任承担方式。适用损害赔偿之责任承担方式时,应以房屋价值贬损额度为标准,但其赔偿范围应立于容忍限度之外。  相似文献   

19.
即便抵押、质押以及留置早已统一于担保物权成为我国物权法的囊中之物,但担保权的性质问题仍然为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着重从目前担保权性质的各类学说入手,深入分析并尝试评价了其“物权说”、“债权说”以及“优先权说”的本末利弊,欲提供一个更为清晰的思路,找准担保权性质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刑讯之所以盛行,是因为它属于"合法伤害权"的一部分.合法伤害权是拥有合法伤害权的官吏在自由裁量的空间之内,动用国家机器合法地对目标造成伤害.在探讨了刑讯盛行的制度原因和刑讯者的心理动因后,可以发现要祛除刑讯应当建立严密的制度并从消除刑讯者的心理动因着手.同时,遏制刑讯还需要寻求获取口供的理性可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