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以城市为主导的市域经济发展形式和竞争格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把握市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路径,优化城市区域发展格局,增强城市的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加速空间整合和优化,将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构建以德阳为中心的小城市经济建设是德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跨世纪战略目标,如何加速培育德阳市域小城市群,以实现市县经济的协调发展?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转移区域经济工作重点,调整区域经济工作思路;二、加速德阳市区为基础的市域中心城市的发展;三、以中心城市发展带动和辐射县域经济和小城镇经济群。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发达的金融业是一个区域经济体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本文首先从资本形成能力和经济结构调整功能这两个维度阐述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其次,通过对杭州地理区位、产业现状、中心城市功能、金融基本禀赋与特征,以及杭州与上海之间联动关系等进行分析,论述杭州在中心城市功能逐渐弱化的形势下,如何通过构建区域金融中心来提高中心城市竞争力,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分别发挥动力功能和调控功能,共同决定着经济增长方式。如果经济运行机制是正常的,经济增长方式就必然是高效率、高质量的。本文主要从市场机制方面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阎亮 《当代党员》2008,(2):28-29
重庆已初步形成“市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建制镇镇区”的等级结构。1个市域中心城市,即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南岸区、渝北区、北碚区、巴南区等9个行政区构成重庆都市区。6个区域中心城市,即万州区、涪陵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黔江区等6个行政区。25个县域中心城市,是指除都市区及区域性中心城市外,其余4个区、21个县(自治县)的党政机关所在地的区县域城区(城镇)。  相似文献   

6.
刘世丽  赵天石 《新长征》2006,(10):62-63
资源型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运行逐渐与区域母体相融合,它包括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调节机制的形成,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区域的发展开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资源型城市开始更多地依托区域来获得发展,并受到区域条件的更多约束。从区域的角度看,城乡经济一体化是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重新回归区域并依托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与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是缓慢的,因此,加快资源型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对山东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东林 《理论学刊》2005,(12):54-55
2005年5月12日,备受关注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规划方案在《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评审会上通过专家评审。按照规划,半岛城市群以青岛为龙头城市,以青岛、济南为区域双中心城市,以烟台为副中心城市,规划范围包括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淄博市、东营市、威海市、潍坊市、日照市等8个地级市市域和邹平县县域范围。半岛城市群的总体规划与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山东经济的发展,也将明显地改变山东区域经济格局。一、促进区域经济中心的崛起中心城市的确定符合经济实际,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结果。青岛是山东对外开放的门户和中心城市,是区…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中心是从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各类区域经济现象运动的具体特点与发展变化的规律,据此为合理进行生产要素的空间调度与组合,按地域组织经济活动,以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奠定科学的依据.本文拟结合浙江省金华市的实际,就如何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城市化进展,建设发展中心城市的定位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基本关系(一)区域经济的区位优势与城市最优聚集规模的关系城市建设,是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中心城市在诸个城市建设中处于枢纽和关键的地位,担负着带动中小城市群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任务.中心城市建设问题,实质上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90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与资源、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自身的性质与作用,决定了其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的地位与功能。城市圈作为区域经济运行的平台与竞争的载体,旅游业的合作发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旅游欠发达区域的城市圈旅游业发展呈现竞争有余、合作不足的现状,需要在“十二五”开局进行战略研究,更新发展理念、秉承发展原则并正确处理发展过程中的“十大关系”。通过一体化整合的战略引领,实现城市圈内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孙久文 《前线》2023,(4):57-60
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是跨地域的,以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紧密联系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区域。都市圈核心部分,是由辐射带动功能强大的超大城市或者特大城市担纲;都市圈空间范围,是由以交通线为纽带的辐射区域构成;都市圈联系通道,是由经济联系所形成的产业链条构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框架下打造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初步形成了由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组成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未来,可以从推进空间一体化、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消费中心城市和推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等方面入手,推动首都都市圈建设取得更多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内陆经济崛起成为重大新特征,将对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内陆区域中心城市是内陆经济崛起的极核,内陆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内陆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样本。本文以成都为例,在深入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内陆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对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性概括:加快"双重"开放,发展内外源相结合的开放型经济;保持投资高速增长,培育投资与创新相结合的增长动力;建设超大城市区域,提升经济空间组织的一体化水平;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构建政府与市场相协调的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2.
市委决定把江津等六个城市建设成为大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对六个城市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既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既有难得的机遇又有严峻挑战,要想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中争先创优,发挥好拱卫重庆主城,联接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三个关键。  相似文献   

13.
周明生  李猛 《唯实》2007,(2):40-43
强县扩权顺应了市场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其内在合理性。在强县扩权的过程中,区域中心城市和县级之间存在着通过“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所进行的双重博弈。只有在区域中心城市与县级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竞争合作关系,才能构建起市、县共赢的格局,从而促使区域中心城市乃至整个区域经济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归纳双核结构现象的共同点,可以发现一方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区域中心城市,或是省会城市;另一方则是重要的港口城市,行使着区域中心城市的门户港城的功能。据此,我们可以对双核结构模式作出如下定义:在某一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那么,在一个区域中,港口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是如何走向空间耦合的?  相似文献   

15.
国际大都市总部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逻辑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军 《理论学刊》2007,(12):48-52
总部经济作为新崛起的经济形态,已成为国内各大城市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成为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以纽约、新加坡和香港三个城市为代表分析了国际大都市总部经济发展的实践,探析了总部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对山东省济南市应用这一逻辑规律发展总部经济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探索一条符合中国中心城市资源特点和区域优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区域中心城市银川市目前面临着城市功能相对单一,产业化程度还不够高,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功能仍不够强等问题。解放思想,实现创新;加快经济建设,增强经济实力;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区域经济联合无疑成为提升银川市城市功能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王兆斌 《奋斗》2000,(4):10-11
按照省委和地委的总体部署,我们安达市2000年将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突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发挥资源、资产、区位“三大优势”,构筑化工、食品、医药、建材“四柱擎天”格局,建设资本扩张、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市场牵动、环境宽松的“五型经济”,不断开创区域经济协调增长、城乡经济一体发展的新局面,大踏步加快市域经济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耿天龙  贾诚先 《奋斗》2006,(9):44-45
北安市地处我省北部区域中心,全市市域面积7194平方公里。市域耕地面积385万亩,其中市属耕地面积168万亩;林地面积365万亩,其中市属林地150万亩;全市总人口48万,其中农业人口19.6万。市辖6个街道办事处,9个乡镇,62个行政村,8个市属国营农林牧场,10个部队农场,其中7个乡镇与农垦北安分局3个农场相邻。北安市是农业大市,是黑龙江省大豆商品粮基地之一。农业主栽品种以大豆为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曾出现两派:一派认为要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另一派则认为要积极发展大城市,尤其是要发展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组团。实践证明,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建设使土地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城市的聚集效应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发展大城市虽然难免带来种种“都市病”,但却更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笔者认为,贵州城镇化应体现三个梯度:一是大、中城市以做强为主,稳步提升接纳民工的能力,稳定和增加民工进城定居。其二,加大中心城市对县城的辐射,倾政策、资金、技术、规划、…  相似文献   

20.
刘占富 《理论研究》2010,(4):64-64,F0003
区域中心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空间系统中的一个极核点,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看,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控制中心和文明辐射中心。乌海在自治区西部这一区域中,在区位、资源、交通、环境等方面优势比较突出,具备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和制约着乌海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因此,要树立"四种意识",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加快推进乌海市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