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70%以上人口在农村,农民问题在整个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研究和掌握农民的思想状况和心态,对于全面推进改革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当前农民思想主要变化趋势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民的思想觉悟、法律意识、文明程度、进市场闯市场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出现了以下四个转变:一是由追求温饱型向追求富裕型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进市场、闯市场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农民已不满足单一的种植方式,逐步向加工业和饲养业延伸;不再满足单纯搞…  相似文献   

2.
致富园地     
订单农业”好处多   所谓“订单农业”,就是先找销路,订了合同后再去生产,从而使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时有的放矢,降低风险,增加收入,长期以来,农民种什么,只是跟着感觉走。由于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出现了农产品滞销、效益不佳、丰产不增收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 生产积极性。实施“订单农业”不仅可以把产销连接起来,确保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出去,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可以增强农民的市场观念,促使他们主动去分析、研究市场。实施“订单农业”,政府可以根据市场的要求,向农民传递信息,合理安排农民的种植规模…  相似文献   

3.
调整农业结构的目的就是让农民发展高效产业,增加收入,尽快富裕,农民岂有不高兴之理,尤其是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纷纷深入到基层,帮助签合同。找市场,更让农民拍手称快。但经调查了解,广大农民面对农业结构调整心态并不稳,喜中有忧。有盼。农民忧的是:结构调整后,新产业、新产品如果无市场将会‘读难”;面对名目繁多的特色产业品种“选项难”;市场经济条件下假货。水货、冒牌货多,“买好种难”;特色产业一上,不管收入如何,你收税,他收费,“挣钱难”。农民盼的是:有关部门能全面准确分析农产品市场需求形势,把市场信息及时送…  相似文献   

4.
农业的多功能性,推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同时,农业生态功能的外部性,使农业生态补偿极具必要性,并成为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经济利益平衡的关键。基于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探讨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认为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应采取相关的调节手段,使“政府+市场”型、“有效性”型,“造血”型等补偿方式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为农民进入市场创造体制基础孙玉桐,夏江海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市场化为方向的改革。就其实质来说是挣脱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而农民进入市场则是这场改革的主旋律,又是这场改革的难点。一、农民进入市场的主要障碍1....  相似文献   

6.
《理论建设》2007,(1):37-39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使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同度与政府一致,才能调动农民积极性。欠发达地区工业经济落后,这点显得尤为必要。池州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借鉴池州经验,我们认为,政府在推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农民个体与市场、主体内强与外移、农村自主创业与外部支持、发展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分步建设与长期保障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宁夏农民的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经过不断的变化,水平提高,层次上升,但目前与城市相比,仍然是份额小、水平低、潜力巨大,所以,扩大内需应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开拓农村市场应提高农民有效需求,增加有效供给,改善市场环境与消费环境,培育市场开发人才。  相似文献   

8.
以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最能体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本质,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社会化生产的组织者。乌苏市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了农民组织化发展进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民进入市场,向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已逐步显现出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乌苏市如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吴连涛 《奋斗》2002,(9):23-24
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组织化,是指农民在生产经营小(规模狭小)、散(经营分散)、弱(经济实力弱)、低(市场程度、科技水平低)的情况下,以政府有效引导、农民自愿为原则,运用新的经营方式,采取新的经营手段,把农民组织起来,为加人世贸组织后农民合力闯市场,提供载体。其重要意义有以下5点。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围绕农民、土地以及市场三者的关系经历了两次根本性转型.第一次是由"平均地权"转为集体所有制,生产关系体现为农民与土地资格隶属关系的义务型公有制,经济活动依据的是平等权利.但没有市场因素.改革开放实现了第二次转型,生产关系体现为拥有使用权的利益型公有制,经济活动依据的是责任市场,但缺失平等交易.现在,现代化对土地制度第三次转型的要求,是真正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运作,即创制一种单一代理的选择型公共制.在这个转型中,身份资格只是农民与土地关系的逻辑起点,经济活动的依据是由市场机制保证的选择性权利,制度和政策所要保证的,主要是市场交易的公平性与各种统筹的道义性之间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支部生活》2008,(12):29-30
改革开放,津郊铸就新辉煌!城乡互动,市委描绘新蓝图! 改革开放始于农村,城乡繁荣始于农村。30年来,我市农业、农民、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实现了由生存型到发展型、由封闭型到开放型、由计划型到市场型、由高度集中型到民主法治型的历史性跨越。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掀起了我市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高潮。蓝图已经绘就,愿景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2.
发展资本市场,推进“财产性收入”大众化,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战略性要求的重要途径。采取推进“职工持股计划”、开发投资连结型养老保险产品、鼓励企业发行小额股票等重要措施,让广大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实现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带动农业,吸收失地农民参股,发挥农业加工企业的作用,把广大农民也纳入资本市场网络,分享“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商品短缺现象已经成为历史,广大农民正由温饱型生活向小康型生活迈进。但在这一进程中,农业的生产、经营、流通等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广大农民在实践中又提出一些新的问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现,最为突出的是农民增收的幅度相...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农民问题的核心尹选芹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问题的核心,现在理论界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有人认为是解决农民与市场矛盾,还有人认为是生产经营自主权,等等。在深入基层、充分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后,笔者认为当前农民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张翘楚  潘鸿 《奋斗》2012,(6):53-55
黑龙江省是粮食生产大省,农民粮食生产缉织化水平高低是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核心问题。调研中发现,“大市场、小农户,大机械、小田块,大群体、小服务”,是基层对全省农民粮食生产组织化水平的总体评价。一、农民粮食生产组织化水平低,障碍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农民粮食生产组织化是组织主体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将以生产经营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较弱、科技水平滞后为生产特征的农民转变为有组织生产和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6.
过去的一年中,长治县南宋乡南宋村在党支部书记李保富的带领下,全村人民正确把握形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认真落实长治市委百强调产和县委“三五”战略,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党总支、村委会始终把农业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并根据市场形势,逐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鼓励农民市场为导向,把粮食生产与市场消化紧密结合,让农民放开手脚,到市场中去竞争,稳定和完善了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一改过去的传统模式,由指导型转向了服务型。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落实了农业税费政策,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实行了一次性全免的办法,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林业生…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4,(3):9-9
《前线》2013年第12期“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栏目着重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其中,党国英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认为农民拥有生产要素权益并日益市场化.将给农民更大的支配生产要素的自由权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将在农村这一层面真正发挥。  相似文献   

18.
实施农民购买家电财政补贴政策,是当前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服务民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惠及广大农民的又一重要举措,对引导建立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生产和流通体系,促进国内外和城乡市场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繁荣农村市场,促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国家财政部、商务部的部署,我省从去年12月1日起,全面启动了家电下乡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胡锦涛同志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突出重点,就是要“根据需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这些重要论断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仅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也是当前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因此,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现行体制下,非常有必要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的问题深入进行研究,从…  相似文献   

20.
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生产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科学生产经营素质,在推动乡风文明、改变村容村貌、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经济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对农民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经营理念以及思想观念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也对农民专业合作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