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4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已于2月18日在新罕布什尔州拉开帷幕。美国总统选举的过程包括预选、总统候选人提名、竞选运动、全国选举、选举团投票表决以及当选总统的就职仪式。 预选阶段通常于大选年2月的第3个星期二在新罕布什尔州开始,到6月结束。其间,民主和共和两大政党将分别在全国大多数州选出参加本党全国  相似文献   

2.
华盛顿专电 美国总统预选战渐趋明朗。今年的美国总统预选,实质上只是在在野的共和党内进行。因为执政的民主党内迄今无人向谋求连任的克林顿总统提出挑战。在俗称“超级星期二”的3月12日,共和党同时在得克萨斯、佛罗里达等7个重要州举行预选,从而把共和党内争夺总统候选人提名的角逐推到了高潮。结果表明,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多尔在这场“决定胜负”的争夺中一举击败对手,获得全胜。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月之内,两党候选人提名究竟花落谁家,将基本水落石出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预选阶段最初两场关键性选举——艾奥瓦州政党基层会议和新罕布什尔州直接预选已经落下帷幕。虽然这两场选战的结局都颇具戏剧性,但没有改变目前总统预选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基本态势。对于两党具有实力的竞选人而言,究竟谁能最终在提名战中胜出,头两场预选,只是开局,远非结局。首场预选,同为政坛新人的民主党竞  相似文献   

4.
经过3月7日“超级星期二”的 关键一战,美国总统预选局 势已然明朗。副总统戈尔一举击败党内唯一竞争对手、前新泽西州参议员布拉德利,夺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资格。在共和党方面,得克萨斯州州长乔治·沃克·布什(因是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之子,而被称为小布什)战胜党内主要挑战者、亚利桑那州参议员麦凯恩,成为该党事实上的总统候选人。尽管总统预选要到6月份才能正式结束,总统候选人也要到今年夏天的两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宣布,但到目前为止的预选表明,持续一年左右的总统候选人角逐已经接近尾声。民主党两强相争戈尔出线 由…  相似文献   

5.
倪峰 《瞭望》2004,(10)
2004年的美国驴象之争仍将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政治肉搏战。 一位美国的选举专家曾经说过,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是“世界上最大的表演”。1月19日晚,随着艾奥瓦州民主党政党基层会议的召开,2004年“世界上最大的表演”正式拉开了帷幕。而随着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在3月2日“超级星期二”的全面胜出,这场由克里和布什主演的表演进入了更为精彩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华盛顿专电如果拿下围棋来比喻美国今年总统选举的预选阶段的话,那么,艾奥瓦州的预选会议和新罕布什尔州的预选就仿佛是开局后的头几步棋,下得好坏固然对全局有影响,却不是决定性的,而在“超级星期二”(3月8日)以后,就等于棋局进入了中盘,一种前途是再下若干着棋以后,一方就可能中盘取胜;另一种可能则是需要苦战到底,直到收官阶段还要激烈  相似文献   

7.
8月15日到18日,美国共和党在新奥尔良举行了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乔治·布什和丹·奎尔为共和党的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在这以前,民主党已在7月18日到21日的亚特兰大全国代表大会上推出了自己的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两党代表大会结束了两党内部竞当总统候选人的过程。从这以后,直到11月8日大选之日为止,美国两党争夺未来四年白宫宝座的斗争,进入了短兵相接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美国民主党七月十六日在旧金山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名蒙代尔为本党总统候选人,费拉罗为副总统候选人,从而结束了该党旷日持久的总统预选过程,进入了同里根及其共和党争夺白宫宝座的更加艰难和激烈的竞选阶段。蒙代尔赢得艰难今年民主党总统预选的特点是变化多,耗资大,竞争激烈。蒙代尔只是在同民主党其他竞争者  相似文献   

9.
焦点人物     
《瞭望》2004,(36)
布什:出选连任再冲刺 当地时间9月2日晚上,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发表了正式接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标志着美国选战进入冲刺阶段。布什在讲话中宣称美国反恐战争必将获胜,同时承诺将保证美国经济安全。他将在今年11月20日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代表共和党与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展开角逐。  相似文献   

10.
王平 《瞭望》1984,(39)
民主党、共和党分别开过全国代表大会,推出了正副总统候选人后,从去年就拉开战幕的美国总统选举进入了两党的拚搏阶段。从九月三日劳工节至十一月六日选举日,这场战斗将越来越趋白热化。七月间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消除了多方角逐的局面,选出蒙代尔为该党总统候选人。蒙代尔选择了女众议员费拉罗夫人为他的竞选伙伴,这在美国历史上确实是没有先例的。但蒙代尔想借费拉罗之东风,问鼎白宫,也并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东部时间10月3日晚,在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波士顿市的肯尼迪图书馆,代表民主党角逐下一届总统职位的戈尔副总统,与其共和党对手乔治·W·布什(被称为小布什)州长进行了为时90分钟的第一次电视辩论。2000年美国大选由此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按照美国的政治惯例,从9月4日劳工节开始,美国大选就算进入了正式选举阶段(此前分别为竞选筹备阶段、预选阶段和政党代表大会阶段)。但是,自1960年电视辩论首次被引入总统大选之后,两党候选人的电视辩论越来越受到重视,辩论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中立派选民的投…  相似文献   

12.
亚特兰大专电 7月20日晚,在南部重镇亚特兰大市举行的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气氛热烈。提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唱票在唱完一轮之后,再唱到头一轮故意不报的“超级大州”加利福尼亚州时,这  相似文献   

13.
华盛顿专电 10月底,美苏双方同时宣布,布什总统和戈尔巴乔夫主席将于12月2日和3日在地中海美苏军舰上举行“非正式”会晤。 这一宣布颇使人们感到意外。刚在一个月前,美国国务卿贝克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美国西部杰克逊举行会议时宣布的是,布什和戈尔巴乔夫定于1990年春末或夏初在美国举行最高级会谈。何以时隔不久又插进一个“非正式”会晤? 布什在白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不厌其烦地解释说,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超级大国首脑会谈,而只是一次“会谈”,是一次“临时性的非正式会晤”,没有固定日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1月5日举行的全国大选中,获得379张选举人票,以在总共538张选举人票中得票率超过70%的绝对优势,战胜了他的对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多尔和改革党总统候选人佩罗,成为美国第53届白宫主人。 作为一位民主党总统,克林顿竞选连任成功,这在美国近60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决定美国总坑竞选胜负的因素很多,但“天时”是诸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1991年,美国与伊拉克打了一仗。大获全胜。当时,作为美国总统的布什其声望在美国如日中天,选民支持率一度高达60%以上,人们普遍认为,共和党总统布什在1992年大选时,保住总统位置将犹如“探囊取物”。然而,由于当时美国经济情况不佳,使得布什连任失败。  相似文献   

15.
第三届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大选已进入倒计时阶段。12月19日,代表不同政治倾向的27个竞选组织和联盟的约3600名联邦候选人以及约2300名单一席位选区的独立候选人,将在全俄除车臣选区以外的224个选区竞争447个杜马代表席位。鉴于此次杜马大选结果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俄罗斯今后的政治走向,并直接对定于明年6月举行的下届总统大选产生影响,俄各派政治力量均不遗余力地投入竞选运动。然而,由于起点不同、实力各异,一些竞选组织和联盟显然难以在大选中突破5%得票率“大关”而进入下届杜马,这就使得人们把目光聚焦在…  相似文献   

16.
绝非逞一时口舌之快,实质上是综合国力提升后大国心态的流露俄罗斯总统普京2月10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四十三届安全会议上,抨击美国的单边主义和“过度武力”。他说,全世界都看到,国际关系中出现“无节制的过度使用武力”倾向,“某个国家,美国,在所有领域都跨出了自己的国界”,他警告“这将促使更多的国家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相似文献   

17.
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很可能会拖到8月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才见分晓经过3月4日在得克萨斯州等4个州的预选,来自亚利桑那州的国会参议员麦凯恩在共和党提名战中最终胜出,并获得总统布什支持。但在民主党方面,目前呼声最高的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奥巴马,却未能在4  相似文献   

18.
<正>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22日晚和2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和第四次会议,通过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草案),提交各代表团酝酿。习近平同志主持会议。会议通过了经各代表团差额预选产生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律  相似文献   

19.
经过6个月的激烈角逐,美国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奥巴马6月3日晚最终力获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他不仅将成为有史以来首位非洲裔美国主要党派总统候选人,而且自此踏上了争夺总统宝座的新征程。但从各方面因素看,奥巴马通向白宫之路并不平坦。作为一名政坛新人,奥巴马能够后来居上,击败强大的对手,是今年美国总统选举的一个戏剧性结果。其中原因一部分是由于纽约州国会参议员希拉里的严重失误,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奥巴马提出的变革口号深得人心。  相似文献   

20.
华盛顿专电 11月3日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比尔·克林顿击败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和独立人士佩罗,当选为第52届美国总统,为民主党人夺回失去12年的总统宝座。 在大选中,克林顿在32个州获胜,赢得370张选举人票,超过了当选总统所需的270张选票,布什在18个州中获胜,得票168张,佩罗没有得到选举人票。 一年半以前,布什总统因海湾一仗,声望大振,他当时的选民支持率曾高达90%以上。随后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