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世海 《群众》2011,(10):75-76
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张家港市坚持把加强城乡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作为高起点建设“文化张家港”、“协调张家港”的重要抓手,抢救性挖掘、整理城乡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开辟多元化保护、传承途径,大力培育富有时代气息、区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彰显了城市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展现了城市的个性和魅力。  相似文献   

2.
张家港以全新的面貌跨入了新的时代。不断追求超越的张家港人,又把更高的时代标准——率先创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自己新的发展目标。省委书记回良玉同志在张家港集体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把“张家港精神”精辟概括为要有“敢于争先”的锐气,“自加压力”的勇气,“负重奋进”的志气和“团结拼搏”的士气,这是对“张家港精神”更  相似文献   

3.
杨芳 《群众》2013,(6):35-3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内涵的中国精神。“团结拼搏、负重奋进、白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是几代张家港人只争朝夕、敢拼敢抢、勇创大业的精神写照,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历史时期,张家港人在“两个率先”征程中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正凝聚着一股实现壮丽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经济是一座城市的形,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神。近几年,张家港一直在探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新时期,应该如何按照文化的先进性和独特性的要求,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的“软实力”,建设神形兼备的现代化城市。去年11月,张家港市以长江文化展示为抓手,以弘扬灿烂长江文化、促进流域文化交流、展示港城明珠风采为宗旨,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张家港·长江流域戏剧艺术节”、“2004年(张家港)长江流域地方戏剧发展联盟暨研讨会”、“长江人·长江城——长江名城文化风情电视片展播”、“欢聚一堂·相聚张家港”大型文艺…  相似文献   

5.
姚林荣 《群众》2013,(8):53-54
党的十八大提出,人才工作要“以用为本”。张家港因港兴市,但人才资源却一直是张家港发展最可依靠、最值得信赖的要素。“人才工作做什么”,“人才工作怎么做”一直是张家港上下求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经历二十年文明创建,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三甲,成为唯一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县级市。从“张家港文明经验”到“文明张家港品牌”,从城市文明样板到城乡一体文明典范,始终保持攀升态势,始终作为高扬全国的一面旗帜、一擎标杆。张家港文明创建历程,归纳一句话:大境界成就大文明。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充分肯定、并亲笔题写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是张家港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代张家港人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气质的具体体现。张家港精神在实践中产生,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赋予了“争先、创新、务实、富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只做不说”、“做了再说”、“先上车后买票”是苏州张家港、昆山等地人们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还是苏州园区经验,都透着这样一股劲儿!  相似文献   

9.
王翔 《群众》2006,(2):12-13
张家港作为唯一的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两个率先”中必须实现新的历史跨越,再造创新型文明城市。与时俱进,创新城市精神。不断赋予张家港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创新创优、超越自我”作为新时期加快发展的新理念,全面推进创新型文明城市建设。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0.
张家港,亘古富庶,现代宜居。几干年文明土地,孕育了这座年轻而充满传奇的城市。连续20年,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三甲;峥嵘18载,“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是张家港人的时代素描。  相似文献   

11.
张家港经验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向张家港学习,就是要把张家港经验同本地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步伐,加快奔小康和建设现代化的进程。在具体实践中,我体会,要做到三个“有”: 要有斗志高昂、艰苦创业的精神状态张家港的经验告诉我们,干现代化事业,没有一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张家港市政协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协工作,紧紧围绕加快构建"协调张家港",争创全省"第二个率先"示范区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发挥政协在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中的重要作用,为开创政  相似文献   

13.
“全国学张家港,张家港怎么办?”今年元旦刚过,我带着这个问题来到了这个美丽港城采访。张家港人的回答:我们要谦虚谨慎,继续努力,再创新局面,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4.
张家港市之所以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最重要的一条就在于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自身实际出发,塑造了一种地方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受到江泽民总书记充分肯定的,并亲笔题词的“张家港精神”——“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这正是张家港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张家港精神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地说这是一种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共创大  相似文献   

15.
参观、学习、取经及其它杨屹泰八月的南方,“秋老虎”依然不饶人。记者应邀去张家港这个全国精神文明的典型采访,收获颇丰。张家港的确美丽,一个小县级市创造出如此现代和文明,这是张家港人的骄傲。然而,张家港人也有他们的无奈,蜂涌而至的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代表团...  相似文献   

16.
1997年底,为张家港建设呕心沥血、选创辉煌的老书记秦振华光荣退出领导岗位,新的领导班子表示:“对于前任领导开创的事业,我们一定要一张蓝图画到底,用实际行动弘扬张家港精神,积极主动开创新的业绩。”四年多来,张家港新的领导班子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历了国内市场产品过剩、通货  相似文献   

17.
曹徐 《群众》2023,(4):32-33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这是党中央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对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提出的重要任务。张家港市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法治与文明同行,在健全行政执法制度、推动行政执法向基层拓展、坚持行政执法以人民为中心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探索新时代行政执法的张家港样本”项目获评“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成为又一张靓丽的“张家港名片”。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全国海事系统第一家“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11届24年的江苏省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张家港海事局始终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责任型和服务型“四型”海事为目标,坚持把精神文明创建的落脚点放在务实办事、服务口岸开放上,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尤其是近年来,张家港海事局以打造品牌化服务为着力点,积极推进VTS“天弩”品牌、“党建桥·心港湾”“船员驿站”三大品牌创建,有效提升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去年年底,该局再次被授予苏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并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09,(5):26-29
张家港的前身为沙洲县。改革开放之初,因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条件较差,一度被称为“苏南的苏北”。30年来,张家港人坚持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不甘落后,急起直追,历经艰辛,终于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协调发展之路,取得了不同凡响的区域发展业绩。  相似文献   

20.
文明,是一种道德风尚,更是一道深植人心的历史印记。1995年10月,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在张家港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开启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新的里程碑,张家港市也以“两手抓、两手硬”,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闻名全国。2005年10月,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张家港被授予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区)荣誉称号,成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全国文明城市。2011年,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张家港坚持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总抓手,在20年的文明城市创建历程中,让文明新风吹遍了港城大地,滋养了万千市民,不断丰富了惠民育民、全民参与、常态长效的创建工作内涵,创造了城乡一体文明的新特色和新经验。如今,张家港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立足张家港精神传承,提升文明城市品牌内涵,让文明城市创建与港城现代化建设交辉相应,全力争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