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文明问题上坚持“西方中心论”和“西方优越论”,在实践中倡导“普世价值论”和“文明冲突论”,这种等级性文明观给世界带来巨大动荡和灾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要想避免陷入新一轮战乱,亟需从“文明冲突论”转向“文明交往论”和“文明互鉴论”。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全球文明倡议应运而生。这一倡议主张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对构建和平发展的世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科技革命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科技革命所引起的思维方式和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巨大促进作用。科技生态化思想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引;绿色科技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支撑;生态管理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3.
“两型社会”是在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的基础上建立的、可以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一种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建设“两型社会”,在观念层面上必须实现由“浅绿色”资源环境观念向“深绿色”环境观念的深化;在实践层面上必须实现由资源环境“收益趋小型”思维向资源环境“收益扩张型”思维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简讯     
日前,顺义区总工会提出2005年工作实现“三个转变”和“五种能力”的提高。“三个转变”是:转变管理理念,树立科学管理和宏观管理的思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转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努力做到在本职岗位上创出一流业绩,把工作标准放在全市来衡量;转变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全球南方崛起是当代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事实,它已经导致而且必将持续造就国际秩序的巨大变革。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殖民化进程以来,全球南方崛起先后经历三个时期,即非殖民化(1945—1989年)、全球化(1990—2008年)和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2009年以来),全球南方自身也相继经历“体系内的反抗者”“审时度势的融入者”和“积极的能动者”的身份变化。在以上三个时期,全球南方崛起所引起的国际秩序变革,在不同层次、地区和领域均各有不同表现,但都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权力结构、交往方式、国际规则和制度。在纵横两个维度上揭示全球南方崛起与当代国际秩序变革的互动关系及其机理,有助于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世界政治的大变革和大方向。  相似文献   

6.
葛印国 《工会博览》2009,(2):124-125
“中庸”既是一种伦理学说,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思想方法和行亨原则,它注重的是内心之“中”与外在之“节”的精确契合,以达到“和”的目的;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体,两者有不同的内涵,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纯”知识;技术则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知识,对整个人类而言,技术既是主体彰显自我的力量的象征,也是自我毁灭的力量,这是技术的二元性决定的;因此,致中和,恰到好处,追求“中道”,内外协调,保持平衡,这种思维方式与行事原则在人类追求科学及其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速度型发展呈现波浪式增长、起伏式增长与台阶式增长态势,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从速度型发展转向科学型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领导实现了“三个转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成功解决第四个转变即发展方式转变,其历史性意义将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8.
唐桦 《台湾研究》2013,(2):6-10
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的轨道,军事对抗风险降低,但共同面对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却有日益升高的趋势。非传统安全合作在两岸关系中的提出不仅是对两岸交流在合作领域的扩展,也试图动摇两岸关系中长期存在的国家中心主义立场。对比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合作涉及到两岸的共同利益,将安全价值基点从国家中心逐步转向“多重化”中心,更体现“人的安全”、“社会安全”与“全球安全”的价值取向,要求两岸之间的互动体现人类的普遍安全。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的意义在于使两岸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稳定和有序,使非合作性的两岸集体行动成为可能和现实。  相似文献   

9.
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长久之策,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法治意识是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是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目标,对全体公民开展以法治方式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国家安全法治教育要以大学生为重点,目前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还存在内容上“重法律条文宣讲轻法治思维运用”“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形式上“笼统单一”的问题。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应当从价值养成、政治方向、法治精神三个维度出发,将国家安全法治教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与强化政治认同相协调、与提升法治素养相适应,不断增强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1996,(2)
与突破性思维相对应的是常规性思维,也就是只承认常规、止“思”不前的思维。以下的5个例子堪称常规性思维的“代表作”。*1876年,美国波士顿一家报纸的社论谈到电话时说:“有识之士都知道,通过电线传导声音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这一做法也没实际价值。”*1878年,一位英国教授在世界科学博览会上参观了电灯之后说:“巴  相似文献   

11.
坚定历史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重大命题,就其内涵而言,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科学的认知体系和坚定的政治信念,本质上是政治自信和政党自信;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既是国家自信、民族自信、政党自信和人民自信的统一,也是科学历史思维、高度历史自觉和强烈历史主动的统一;既是历史中国文明特征、当代中国实践特色和未来中国发展愿景的统一,也是民族文化特性和世界文明共性的统一。面向新的伟大征程,坚定历史自信对于塑造国家政党标识、增强新时代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凝聚共识以推动社会整合以及对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有着重要意义。这要求我们从实践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基础和话语基础等多个方面探索新征程坚定历史自信的战略进路,使其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时期,是大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深刻变革、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十二规划纲要”作为大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纲领,不仅对于促进未来大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对于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的走向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类文明丰富多彩,不同文明各具魅力.推动各种文明交流互鉴,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实现世界和平发展、人民美好生活的重大课题.2022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所属的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第二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以视频方式出席对话会开幕式,围绕"秉持文明多样性理念,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主题发表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吉炳轩作主旨讲话.中联部部长宋涛主持开幕式.柬埔寨常务副首相兼内阁办公厅大臣宾成,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主席、前总统莫拉莱斯,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等来自40多个国家的政要、前政要、驻华使节、知名学者和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负责人等共约260人参加.中外方与会代表围绕如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如何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等话题深入交流探讨,取得丰富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也迈上了新台阶,开创了新局面。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共产党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提供了全新机遇与宽广平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守正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指引着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科学全面地谋篇布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不可或缺的绿色维度实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认知,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执政理念和执政策略等维度为世界其他国家执政党特别是各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崭新视野与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5.
阳敏 《南风窗》2007,(5):12-14
只有在亚洲的维度里,中国才有了缔造全球新秩序的可能性。“中国崛起”不是一个新话题。然而,当“亚洲崛起”的图景浮现时,“中国崛起”就被赋予了新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社会运动,"现代化"范畴包含内容广泛,反映问题深刻,并以极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研究价值,成为学界的一种研究视阈.现代化视阈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变迁包含文化现代化和产业现代化两个维度,经历了孕育萌芽(1949-1979)、初步发展(1980-2000)、快速发展(2001-2010)和提质增效(2011-2020)四个阶段.其变迁动力既有中华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有世界文化产业的外来影响,内外因素的动力组合决定了不同阶段中国文化产业现代化的特征.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文化产业将始终坚持三大特色: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高质量、高标准的文化市场特色,以人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特色.  相似文献   

17.
廖雨兵(本期市民研讨会主持人,海关干部管理学院哲学教师):八月底,新华社记者写的《广州人经受了三次冲击波》的报道发表以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对此,人们有不少议论,不知在座各位有些什么看法? 冲击是有的杨建燎(市劳动局办公室):我们那里的人对此议论很多,不少同志说该文基本讲出了广州这几年在外来冲击下的社会变化。但是这种冲击也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变革,连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我觉得这篇文章没讲冲击的积极意义是很遗憾的。廖雨兵:在冲击下,人们的人际关系从“金字塔”结构变为“网络”关系,而经济上的变革是这种社会思维变革的物质基础。看来,冲击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关键在于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创新型政党。改革创新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然要求建设创新型政党实现科学领导;中国社会发展的转型必然要求党在治国理政方式上实现变革;党自身建设的发展必然要求党在管党治党方式上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经历四个历史阶段。1840年以前,可以说是基于帝国逻辑的中国中心与等级化的世界整体观,体现了对普遍性一定程度的认同。1840年以后的三个阶段,逐渐转向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换言之,转向对特殊性的认同。其间,在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出现了世界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浪潮,而在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整体性和共同性得到明显倡导与发扬。这个历史脉络表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经历了从认同中心论的普遍性,向国家主义的特殊性乃至当今特色性思维的转变。改革开放促使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同与定位向世界主义转向,从而进一步凸显了中国与世界关系中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筹与协调问题。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知与实践进行总结、反思,维护改革开放的价值与理念,推进中国继续沿着人类文明的大道前行,是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0.
签订两岸和平协议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党的马英九先生已于今年5月20日宣布就职,其所发表的“就职演说”,总体上是好的,各方对于他充满期待。自1949年以来,两蒋主政台湾近40年,李扁主政20年。从“两蒋”到李扁,这是一个转折点,两岸由“争天下”到“分天下”,即由“正统”之争转向“主权”之争,由“一个中国”之争,转向“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之争。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关系和国共关系会否成为一个新的转折点,两岸将由“两个主权实体”之争,再转向“一个主权实体”之争,并进而转向一个新的统一的中国呢?这是大家非常关注和期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