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发展模式吸引力、机制规则的控制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质就是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在促进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上,软实力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我们既要充分挖掘和发挥既有软实力资源的优势,又要积极推进改革,坚持创新,做大做强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历史文化大国,中国发展文化软实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任重而道远。中国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就必须具有一个强大且富有亲和力的文化存在,承担一个世界大国的全球文化责任,为国际社会提供具有引导力的文化形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贡献力。在新时期,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如何看待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竞争力?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本刊记者特约请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主任季正矩研究员及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德定博士就新时期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国振 《当代世界》2010,(11):60-62
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软要素。两者紧密联系,各有侧重,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一国的综合实力。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中,各国博弈的形式更加复杂,而在软实力上的竞争更是日益重要。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也拥有相当规模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及其有本国特色的社会制度和治理模式,但她还远不是一个软实力强国。如同发展中国家身份一样.中国的国家软实力也处于“发展中”阶段。  相似文献   

4.
软实力是一套维护世界秩序的话语,它的合法性依赖于全球化、民主促进和人道主义。本文对乔治·W.布什总统、奥巴马总统和特朗普总统执政以来美国的软实力政策进行了总结,探讨了美国软实力的三种模式及其未来发展。作者认为,美国作为世界大国,不应当以军事或经济硬实力为世界带来战争或贸易摩擦,而应当更注重发挥软实力的作用,更多地强调人类合作、多边主义、相互尊重和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姜丽 《当代世界》2022,(2):26-31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瑟夫·奈首次提出"软实力"概念,认为软实力是通过吸引与说服而非威逼或利诱来影响他人从而达己所愿的能力,并将软实力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文化吸引力、制度吸引力以及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当今世界,国家软实力竞争逐渐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基本表现形态之一.奥运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体育赛事,在构建国家形象、提高国家软实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报告热点 胡锦涛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法国曾经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社会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对内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传播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许多做法甚至成为诸多国家效仿的模式,对外政策与文化要素的结合、政府主导与公民社会参与的结合以及承袭文化传统与鼓励文化创新的结合构成了法国构建文化软实力的突出特点。然而,近些年来,法国在继续建设文化软实力和发挥文...  相似文献   

8.
软实力是一种思想的影响力,虽然这一概念与约瑟夫.奈的名字相联,但人类对软实力的实践和认识可谓源远流长,追溯软实力实践及其思想的历史发展,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把握软实力以及约瑟夫.奈的理论实质。  相似文献   

9.
张丽 《工会博览》2014,(7):27-30
职工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职工文化建设所产生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尤其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时代精神,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活跃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会组织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性,确保职工文化建设始终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伴随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美国学术界对中国软实力的关注程度不断加深。对中国软实力进行研究的既包括普通学者,也包括美国国会、思想库和调研机构等。美国学者对中国发展文化软实力的目的、手段作了全面分析,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对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进行了评估,还对中国、美国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等。总结和梳...  相似文献   

11.
"北京共识"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北京共识"是中国软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北京共识"是未竞的中国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必须走持续、协调的发展之路,必须建立一个充满关怀的宪政国家,让世界分享中国的增长带来的益处,走一条和平、共赢、开放和自由的发展道路,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崛起已经呈现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在国际关系软化和泛化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回应软实力领域的挑战,营造中国和平发展有利的国际环境,牢牢把握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已经成为中国崛起方略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国际社会软环境包括国家软实力影响、世界体系、意识形态等及国际关系变化的最敏感层,反映了国家实力较量、综合国力竞争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实质性问题.2005年国际社会软环境发生显著变化,这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阶段性发展的趋变点,对于推动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特别具有方向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0,(9):31-31
<正>不可否认,文化"软实力"正在受到越来越强的重视。两会期间,围绕文化"软实力"开展的探讨之声不断。北京、广东、海南、甘肃、宁夏等省区陆续将文化产业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规划,湖南县体谋划以网络、动漫、会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文化消费前景,广西则明确提出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扩大消费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软实力资源及其局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刊《幸存》2006年第48卷第2期刊登了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学者贝茨.吉尔与人合写的题为《中国软实力资源及其局限》的文章。该文从文化、政治观念和外交政策三方面说明了中国的软实力资源正在逐步增强,但是认为,这些软实力资源不会自动转化成中国所期待的成果。有三个主要因素制约中国政府不能有效利用其软实力:软实力资源的不均衡性、外交政策的合法性受质疑以及外交政策的不协调性。文章内容如下。软实力这个概念出现在汉斯.摩根索(HansJ.Morgenthau)、克劳斯.诺(Klaus Knorr)和雷伊.克莱因(Ray Cline)的著作中。最近几年来,约瑟夫…  相似文献   

16.
加强软实力建设——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飞 《当代世界》2012,(4):37-40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世界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努力使中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1],是新形势下完善中国外交布局的客观要求.大力提升中国"软实力"是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大国中,英国是开展文化外交比较晚的国家,但是其文化外交模式独具特色,不仅成为文化外交领域的后来居上者,其与时俱进的文化外交战略、官方与非官方机构相结合的文化外交推介机制也成为许多国家效仿的榜样.冷战结束后,面对国际社会软实力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英国更加积极地对外开展文化外交,努力借文化外交提升其软实力,以期继续发挥其"帝国余晖"的世界影响力.梳理英国文化外交的历程、总结英国文化外交的运行机制和主要方式、探讨其成功经验,有助于全面了解英国的文化外交模式.同时,对于中国文化外交的开展和文化外交模式的建构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维护职能体现工会组织的生命力,实践力,时代的发展变化对工会发挥维护职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工会应顺应时代精神、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开拓维护工作新思路、新方向,增强其先进性、时代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关于"北京共识"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雷默提出"北京共识"是从新的视角研究中国发展模式,拓展了我们的思路.但"北京共识"不能取代"华盛顿共识",并不具有普世意义.对"北京共识"这一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有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研究"北京共识"需要对中国有确切的定位,要重视"新德里共识"的挑战,同时"北京共识"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