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税费问题,既是个经济问题,又是个政治问题,它是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着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今年,中央确定在安徽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广大农民普遍拥护。在农村大包干发源地的安徽凤阳,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村第三次伟大变革——税费改革,再一次激发了农民种田的热情。凤阳小岗村106户人家共计420人,村党支部  相似文献   

2.
自2005年以来,党中央持续关注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但目前学术界关于农村、农业信息化的研究尚存不足。对湖北省758户种田农民有关信息化问题开展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存在种田农民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有限、信息化在种田农民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不足、政府在信息环境建设方面的支持不够等问题,与种田农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迫切形成鲜明的反衬。调研发现,要推进种田农民信息化环境建设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培训等手段提升农民信息利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把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3.
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是减少农民,加速城镇化。温家宝副总理指出:“小城镇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农村各种资源合理配置、调整和聚集的过程。”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在农村工作中应该适时地推进“三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 “三集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辩证统一。不失时机地推进“三集中”,有利于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改善,有利于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三集中”,走有中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的农业农村改革观主要包括:肯定了农业家庭承包制能够与先进生产力和现代农业相融,必须长期坚持;长期坚持和稳定家庭承包制度的核心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提出农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从理论上提出如何不断完善和创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理论,找到了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保持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内在机制基础上实现农业外部规模经济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坚持农业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提出了我国农业农村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改革措施,并概括了我党领导农村改革的经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出发,进一步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农业农村改革思路和决策。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后期,我国农业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今后,应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依据农民的自愿,逐步选择适度规模经营方式,才能确保我国农业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形成市场经济农业所谓农业“适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农民对“白条”现象和日益加重的负担,反应越来越强烈。“白条”指的是地方农副产品收购部门在收购时,不能及时付给现金,而向农民打的“欠条”;日益加重的负担则是指名目繁多的乱收费和乱摊派。加上粮食生产收入的偏低,不少农民开始涌向城市打工,不愿意在农村种田了。这些情况已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是继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次总揽农村改革和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农业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鄂州市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探索在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地区实施农业产业化的路径。我们的体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曲折,终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找到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个经济体制,坚持了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促进了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开辟了一条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宽广大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联接“统、分”两个层次,既进一步激发家庭经济的活力,又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9.
母亲这30年     
即使是平凡的人,身上也承载着历史,经历过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人或多或少会留下时代的印记,我的母亲就是其中的一个。母亲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种田,三是开店。母亲出身在农民家庭,从小就学会了干农活,农村集体制的时候,母亲和大伙一起种田,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1978年,母亲已经30多岁的时候,农村实行了承包责任制,我家分到了5亩地。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工作,  相似文献   

10.
“越来越逼人”的农村养老形势 千百年来,家庭一直都是保险的一个基本单位,家庭互助式的养儿防老几乎成为农民的唯一选择,“每一个农民都想有个孩子,等老了之后可以有人照顾”。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空心化与老龄化愈演愈烈的现状也日益明显,现在农村的养老形势变得“越来越逼人”。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把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必须“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使广大农民从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实惠。”1998年9月25日,在安徽考察工作时发表的《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重要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强调“农民的积极性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对此,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把它作为农村改革二十年的基本经验予…  相似文献   

12.
2004年4月,受县委委派,我从县委组织部下派到距县城45华里的双溪乡梓誉村任指导员。一年时间,我与村民同吃同住共谋发展,工作进展顺利,赢得了群众的尊重和欢迎,自己也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对如何当好农村工作指导员有了更深的体会。一要带着感情做工作,不当“看客”要做“主人”。下农村是要帮助解决困难的,不是去做客的。下派干部要舍弃“城里人”身份,始终记住自己是所驻村这块“责任田”的主人身份,与农村干部一道“耕种劳作”。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父母亲是地道的农民,对农村、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春播正忙,我去帮劳力少的困难户种田;…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定了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农户最大程度上的生产自主权和产品支配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农户生产规模受限于自然人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联系起来的家庭规模,存在生产技术水平低、专业分工水平低和社会化程度较低的“三低”状况,为了克服这一矛盾,80年代中期以后,广大农民群众在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兴办了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根据我们对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调查研究认为,要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二要以农民为本,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三要有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能人和大户当领头人;四要立足于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打造特色产品和品牌价值;五要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生产基地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六要各级政府全面组织、指导、扶植农民。  相似文献   

14.
见闻 《创造》2004,(8):37-37
我国是一个世界农业人口大国,面对 民得到全面的发新时期农村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要 展。面对新世纪,围绕土地这一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 农民已不再是传统题,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使农民成为现 的农民,而应成为代农业的“东家”,相应调整生产关系, 农业产业工人、农使之不断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促进 场工人;农民不再“三农 " 问题的解决。 是无产阶级,应该 ——农村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 是有产阶级之一;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我们是社会主义国 农民不再是种田的家,土地这一…  相似文献   

15.
范怀超 《求索》2005,(1):38-39
一农地业主经营制是农业产业化一种实现模式面对影响丘陵区农业产业化的种种制约因素以及诸如农业生产规模小、比较效益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等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强化管理权”的思路,引导、鼓励农民在农地经营机制上大胆创新,通过租赁、转让、互换、抵押、拍卖、入股等方式,让农地使用权进入流通领域,加快农地适度规模集中,从而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扩大经营规模,有效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走出农地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业主发财、生态优化及农村稳定的“六赢”之路,是当前乃至今后一…  相似文献   

16.
取消农业税在确保为农民减负增收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基层财政困难,降低了基层政府对农村公益事业的供给能力以及农民自我供给制度的缺乏。湖北省部分地区在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益事业出现了“国难主”与“民难辅”的两难处境,为此,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益事业应从转换政府职能、调动农民积极性、拓宽融资渠道以及完善“一事一议”制度等方面着手来发展农村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7.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应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被征地农民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一旦被征占,农民就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处于“种田无地、就业无技、社保无份”的境况。对此。吉林省劳动保障厅等四部门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就《意见》的贯彻落实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北京有个高井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近郊,城乡结合部,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人数不断上升,甚至有的还失去了自己世代居住的村庄,成了另一种“移民”。同时,城乡结合部又往往是流动人口大量涌入、聚居的地方。两种“农民”共同面临着“种田无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的  相似文献   

19.
《楚天主人》2013,(5):30
建议人:刘明才(省人大代表、仙桃市西流河镇水利管理站站长)案由:党的十八大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了加快推进小康进程,加快土地流转,意义重要。一是有利于农民持续增收。湖北农民人均耕地少,靠几亩田地奔小康是很难实现的,只有走土地规模化经营之路,一部分农民以种田为主,一部分以二、三产业为主,才能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二是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农村家庭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确保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农民收入的较快增加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为此,必须在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一、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在现阶段,土地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谋生的主要手段,更是农民最大的社会保障。如果农民失去了土地,生活没有保障,后果不堪设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最基本的制度,对农民来讲,家庭联产责任制长期不变,就要体现在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上。因此,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关系到整个农村、整个大局的稳定。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首先应将1993年中央11号文件关于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落实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