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精神上的富有者周延良毋庸讳言,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精神的而且有物质的。不过人之所以成其为人,主要不在于物质上的占有和享受,而在于有充实的精神生活。共产党员也是人,自然离不开对物质生活条件的追求,但更要有高尚的精神生活。我认为,共产党员的理想、...  相似文献   

2.
评刊用刊     
《军队党的生活》2011,(6):90-91
我现在是一名军校研究生学员,但我与《军队党的生活》已是不离不弃的老朋友了。初识《军队党的生活》,是在我刚任指导员的2008年初。当时我正为开展党务工作不得法而苦恼,在无意问“邂逅”了《军队党的生活》。它贴近基层的栏目设置,丰富、翔实的党建资料,不禁令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开展工作所需要的吗?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常赞誉不认输者是好样的,却鲜有人为认输唱赞歌。生活中需要不认输精神的地方当然很多,但不认输也不是放之“四海”皆对,不少时候我们更应该懂得认输。说应懂得认输,是因为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时时处处都是“赢家”,是因为凡事如果都死不认输最后反而会输掉自己。...  相似文献   

4.
盛世华章     
我们都知道要定期对自己的物品清理查点,哪些是生活必需的,哪些又是不太重要的,以此来决定对它们的取舍。其实生活也是如此,需要经常清点,在清点生活中清点着生命。  相似文献   

5.
感动·2014     
《廉政瞭望》2014,(24):40-41
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让人感动甚至是钦佩的故事。那些主人公或是为社会大家庭无私奉献,或是为小家庭奔波劳苦。生命需要正能量的滋补,社会需要正能量的接力。  相似文献   

6.
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调味品,是人体内氯和钠的主要供给源,号称“百味之王”。其实,氯与钠广泛存在于诸如肉、鱼、蛋、蔬菜和水果等动植物食品中,成年人每日从天然食物中摄取就足以满足人体对钠的需要,维持机体钠的正常代谢,不需要再添加食盐了。《内经》上曾有“多食咸,则凝经而变色”的记载。唐朝名医孙思邈也说:“咸多缩人寿。”我国许多著名医学家认为:咸人肾经,适量可补肾强骨,为人所必备。而多食则伤肾损肾,使人早衰。所以强调日常饮食中“味适中而不过咸”,特别是汤羹之味,更需淡而美。  相似文献   

7.
1为什么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人们的需求也不一样,我们要努力满足13亿不同层次的人的需要。同时还要看到,实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的生活情趣,是一个人内在情感和心理需要的集中表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情趣,生活作风如何,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可以是小事,无需过多地评说,但对领导干部来说,就不是小事。纵观那些贪官的堕落历程,几乎无一例外是从“生活关”被打开缺口开始,最终走上不归路的。切实过好“生活关”,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相似文献   

9.
特征之六:节约型社会是实行科学决策,做到建设与需要相适应的社会,而不是盲目决策,大搞重复建设的社会 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离不开建设。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搞建设的过程。目前,我国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如何搞建设有个科学决策、科学安排的问题。决策、安排科学,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决策、安排失误,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什么才是科学的决策与科学的安排呢?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供给,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科学决策、科学安排的根本原则和依据就是适应市场的需要,保障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做到建设与需要相适应,相协调,相平衡。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7,(10):109-110
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种常见精神疾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强迫现象只是轻微的,或暂时性的,当事人不觉痛苦,也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需要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为谁歌唱     
一位资深著名歌唱家说,这两年“气候”变了。老演员比歌星受欢迎。因为他们所唱的那些歌是从生活中来的,是历史的见证。现在流行歌曲唱的只是一个人心里的那点爱与恨,而时代需要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艺术品。这话很有道理,使人很受启发。每个艺术工作者都应重视“从生活中来”,重视艺术品的“时代需要”和“社会意义”,使之成为“历史的见证”。难道不正是这样吗?任何一首歌儿,并不完全是词作家和曲作家个人的作品,首先是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民所创造的时代环境、时代气氛、时代脚步、时代节奏、时代主旋律、时代最强音,为词曲作…  相似文献   

12.
魔方     
我常常感到生活是一块复杂的魔方,而对生活进行文学性的叙述则是各种旋转的方法———把一大堆零乱的哪面儿都有的小色块归置整齐。我知道拼出一个侧面的色彩比较容易,只要不去管其它色块的前途只专心地经营一种,很快就会拼出来。难的是各种颜色都能各得其所,那实在需要天赋的聪明,我知道对于聪明的人来说没有那么难的事情。可我在各个方面都是很笨拙很低能的人,因为深知自己的这个弱点,我从不猜别人给我出的谜语,也不做任何智力游戏和脑筋急转弯之类的提问,因为我总是直接奔向“圈套”和“陷阱”。有时我却不过同事们的邀请和他们…  相似文献   

13.
社区作为相对独立完整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有其自身的自组织机制,即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强制性干预,社区通过自身就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进而实现社区公共生活的有序化,这种自组织机制同时也是一种自组织能力。但是应该说,这种自组织能力还只是一种潜能,不仅需要立足社区共同体自身加以发掘和培养,也需要改善其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系统,为其发展创造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4.
游宇明 《奋斗》2009,(6):56-56
没有一个人愿意放弃幸福。追求快乐幸福的生活是人的本能,那道理,就像鲤鱼需要青草、麻雀需要谷粒一样。个人的幸福与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构成我们人生的基本目标,舍掉任何一项,一个人的生命都不完整。  相似文献   

15.
一品大百姓     
在封建社会里,最高等级的官位是一品,而万千小民百姓,从来就是无爵无位,无等级。在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却提出要做“一品大百姓”的口号,今日听来仍令人耳目一新。“一品百姓”中的“品”就是人品。人品是每个人处世的精神支柱。自警自励,守身如玉,穷且益坚,富而愈俭,凭理智支配欲望,用正气战胜邪恶,这一切都需要人品来支撑。要做“一品大百姓”,凭的就是一流的人品,时时处处不忘为自己生活的这个社会尽一份义务。“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  相似文献   

16.
陈学书 《当代贵州》2008,(17):54-54
恬静、秀雅、温婉、亮丽,是湄城的景色气韵。她就像一个充满了古典气质的大家闺秀,不惊不诧,安闲而惬意、平静而舒心地生活着,任湄水陶洗着她的性灵……  相似文献   

17.
向“京骂”说“不”,第一声,最好先从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口中说出。世间的人,需要多多。关于这多多之需,最有名的一论,当属马斯洛的“六层次”说:生理的需要(最低层次)、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层次)。显然尊重是人的需要且属较高层次的需要。对心智正常者来说,在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受到亵渎时,往往会不满、会抗争。徐高先生,因到燕莎中心凯宾斯基饭店东花园休息被驱,而起诉,而“胜诉”,而上诉。这一番折腾,便是尊重这种情感受到伤害后的理性说“不”与抗争。首都教育界…  相似文献   

18.
徐浩程 《廉政瞭望》2014,(22):23-25
又一名官员死于“心病”。11月4日,广东惠州市人大常委会正科级主任科员宗先忠,从18楼一跃而下。当场死亡。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称,宗先忠10月31日刚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近年来官员非正常死亡案例多发,死因大多指向心理问题。人食五谷杂粮,难免生病,官员也不例外。不过,当一些病症源自特定群体中不健康的心理与生活方式,这就需要警惕了。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 20年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但是,要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仅靠现有的法律法规是不能够满足需要的。就市场经济的伴随物——腐败而言,笔者认为,防腐重在监督,监督必须依法,依法必先立法。因此加快监督立法,出台《监督法》是防腐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需要。  一、监督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必要保障  (一 )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  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价值生命实现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生活,为了建构人生的生活方式,为了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生活德育旨在生命不息的时空中,塑造学生的心灵,促其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创新。生活德育既是一种德育理念,它倡导德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关注儿童完满的现实生活的同时,为儿童建构可能生活打下良好的德性基础。同时,生活德育也是一种德育的途径和操作模式,即在儿童生活中育德,为了儿童的生活而育德,把德育作为儿童生活的本身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