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及存在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理论,关联理论揭示了单元文化内语言交际的本质属性,但它对跨文化交际翻译的解释显得力不从心。文章从关联理论本身,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与关联理论在解释翻译时的局限性等三个方面讨论了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应当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理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文化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阐述文化与社会和人类自身相互关系及其一般规律的理论。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第一,马克思主义对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关系的论述,为我们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中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唯物史观揭示了一个简单的…  相似文献   

3.
赵新叶 《唯实》2013,(8):78-79
联系群众如鱼得水,脱离群众如树断根。只有自觉贯彻群众路线,主动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才能更好地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基固本的重要作用。在具体工作中,要深入研究把握群众的理论需求、文化需求和文明需求,用群众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在深入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切实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一、语言与文化 著名人类学家Goode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因此,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基础,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深刻总结党的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科学解答新时代文化建设新问题、积极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内涵丰富,既阐释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点与根本要求,注重从方法论层面总结文化建设的具体原则,又明确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方案。就理论方位而言,这一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形成的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既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又为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它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邓小平的和谐思想对实现我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世界和平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习语即惯用语,它与文化密不可分。习语是语言中文化内涵积淀最深厚的部分,集中了语言和语言使用者的历史和文化,是语言的精华,是达到语言学习目的的重点和难点。要真正理解习语,恰到好处地运用习语,就必须了解和把握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企业管理理论,它的产生与发展,为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机,在研究、借鉴企业文化理论的时候,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就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进行探讨.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9.
段胜军 《学习月刊》2014,(14):90-91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覆盖世界的许多地方.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产生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所谓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以人类最新科技成果的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宣泄情绪意识.垒筑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形成一道崭新的文化风景。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企业管理理论 ,它的产生与发展 ,为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机 ,在研究、借鉴企业文化理论的时侯 ,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的企业文化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一、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1)、二者的工作内容不同。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层次则更高一些 ,它包括基础性的政治理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人际关系的协调工作等。在精神因素方…  相似文献   

11.
人具有共性与个性,是国家与社会的细胞。满足生存需要与繁衍后代,是人与动物的先天共性;通过学习语言、文化表达思想,在社会教育中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后天共性。建国初期的政治思想工作是针对社会共性的思想教育工作,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被公认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毛泽东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与纲领性教材,发挥了“纲举目张”的主导作用。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指导下,中国有了“两弹一星”;  相似文献   

12.
文化创新思想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包含着文化创新的内涵、文化创新的基本特征以及文化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在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强对江泽民文化创新思想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中西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想活动,它处于文化的最深层次。翻译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方式,本质上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思维活动。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在翻译时应该考虑诸多因素,尽可能使译文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达到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凝聚了毛泽东和共产党人对于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的思索和探讨?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了那个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并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5.
申文  梁丽曼 《党史纵览》2023,(12):15-16
<正>2023年10月7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出它是对新时代以来文化建设领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凝练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在当代的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回答了文化发展的主体与动力是谁、发展文化为了谁等重大问题,具有深刻的人民属性。把握与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16.
蒋平 《世纪桥》2012,(7):58-60
语言是属人的、实践的产物,是人的现实的意识。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具有工具性与价值性的双重意蕴。思想政治教育应全面挖掘和实现其寓于语言之中的工具性与价值性意义,积极创建和运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语言,以提高其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入学习观的根本问题。立足中国文化土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基本态度,也是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所持的基本态度。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从产生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不仅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还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从内容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从形式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中国的民族文化概念和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核心思想的理论表达形式。从实质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最高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语言使用者对话题和语言形式的选择往往夹杂着其个人或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思想信念和利益旨趣等,从而使语言的意义表征蕴含着意识形态因素,并对他人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这无疑对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外语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前活动中导入中国国情与文化知识、在词汇和语法教学中批判性解读语言运用背后的意识形态指向、在课堂活动中实时监督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变化等,潜移默化地消解学生外语学习中外来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异同之处人手,理论分析得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产生互动效应,才能使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本文就此有针对性地浅析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这种新型文化观植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是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研究文化问题的光辉典范,是对近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科学总结和创新发展。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对国外文化的开放性之高度统一,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把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提升到全新境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化发展繁荣中愈益彰显其真理品格与历史意义。这不仅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发展,也是对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