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据西班牙《国家报》11月8日报道,由于西班牙各级政府机构公车私用现象严重,西班牙政府已立法,禁止公车私用。政府规定,使用公车的公务员必须遵守用前登记,用后归还的规定,并将逐步给公车安装卫星监控系统,让每辆公车24小时都处在卫星监控下。工作人员只要打开卫星监视系统,每辆公车的行驶记录和其当下位置都可明确显示并储存归档,不能删除,不能修改,供司法部门检查。  相似文献   

2.
《公民与法治》2014,(6):40-40
据报道,中国目前每年人均8瓶的输液量将发达国家抛在了身后。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其中,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保守估计,每年我国最少有10万人在输液后丧命。  相似文献   

3.
公车即将面临新一轮的“封存”——不只是春节假日期间,大部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公车进行例行的封存,还有中央颁布八项规定之后,一些地方政府也封存了超标购买的车辆。封存毕竟不是最终办法,公车腐败能否得到有效遏制,公车改革能否取得实效,车辆封存之后如何处置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4.
湖北随州市近日回应称,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湖北广水官员调任带走公车成惯例》情况基本属实,目前还有15辆公车没有退回。该市将责成相关单位或个人立即退还带走车辆,并予以问责。  相似文献   

5.
据新京报报道,针对其"违规"配备公车的质疑,2月14日,云南省红河自治州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伍皓通过官方微博作出回应。"乡镇长甚至村官都把公车专有化、私有化了,这是个不争的现实。"伍皓称"违规"配备公车的确是个问题,但"正省部级以下一律取消公车"的做法并不现实,需想出其他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法制史的下沿,从解放以来的教学和研究的实际来看,一般都是到1949年建国前夕为止。据不完全统计,解放以来,研究中国法制史的文章约有六百多篇(不包括中国法律思想史)。  相似文献   

7.
薛涌 《公民与法治》2013,(16):32-32
交通堵塞的一大问题,就是公车太多。公车太多,就禁了公车。有人会说,这种异想天开的主意,一旦实施,肯定乱套。没有公车,政府有急事办不成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最近两年,公车改革一直是人们议论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新闻媒体曾一度把这一话题炒得沸沸扬扬,一些地方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车改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整个公车改革还止步不前,估计让公车“下岗”,还有待时日。公车弊端,路人皆知 我国的公车制度从解放初的供给制产生。当时干部按级配车,控制得较为严格,县团级以下吉普车,局级以上轿车,70年代末规定,部长以上干部,每人配备专车一辆;常务副部长、外事和公安部门副部长及65 岁以上年春体弱的副部长,根据工作需要,每人可配备专车一辆;其他副部长一般不配备专…  相似文献   

9.
中国公车改革之难,一点不亚于上青天。屈指算来,从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中国的公车改革已经进行了17个年头。可结果是差强人意,甚至于公车越改越多、越改越乱。有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当  相似文献   

10.
据4月2日《新京报》报道,3月的最后一天。北京市财政局如约公布全市公车数量。截至去年底,北京市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有数为62026辆。其中,市级公务车20288辆。这在全国也是首次。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在海外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就有精品中国文物不下上百万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横遭侵略凌辱的近代以来被巧取豪夺走的。这些珍宝何时可以回国,则是历史遗留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江淮法治》2014,(14):4-4
15个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2014年全国已有15个地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从绝对数上看.上海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分别为1820元和17元。  相似文献   

13.
市管干部不再配车,处级每月最高车补3100元……全国陆续推进的“公车改革”中,温州车改因“大刀阔斧”备受关注。高额“车补”是否涉嫌变相福利?上千辆公车拍卖如何不被“贱卖”?褒贬不一的民声,反映了地方车改的复杂和艰难。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基层一些单位在“三公”即公车、公款、公物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节假日尤为明显。先说公车。节假日期间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干部,经常利用公车举家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等,有的一次外出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有的领导干部甚至利用职权向下管单位借车私用。有些单位领导或车管干部,担心过多使用本单位公车影响不好,便与关系单位达成默契,你借我的车,我用你的车。上述种种,使一些单位,出现了“逢年过节,小车不歇”,越休息越忙的现象。再说公款。近几年,一些基层单位经常利用节假日用公款互相请客送礼或邀请外出旅游。有的是为…  相似文献   

15.
南辰 《政府法制》2012,(7):19-19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提出的“让公车每周少开一天”的尾号“非强制限行”倡议近日引起社会关注。虽然这个政策本意是通过倡导限行使公车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在“史上最严公车改革?正在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公车自愿限行一天”显然与民众对公车改革的“终极期待”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6.
刘向上 《江淮法治》2011,(16):58-59
重庆大轰炸是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的中国重庆进行的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此段期间15本对重庆实施轰炸超过200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  相似文献   

17.
周英峰 《政府法制》2012,(23):40-40
党政机关超编超标配备公车、违规换车借车、摊派款项购车、豪华装饰公车、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称之为“车轮腐败”。针对公车配备使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中央从去年4月起启动了专项治理。一年多来,近20万辆违规公车被清理出来,170名干部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8.
据《江南时报》报道,南京市某区纪委在3月25日下达的禁令中明确规定,如有干部私用公车扫墓, 将由公安部门吊销违规驾驶员驾照3个月。 每年清明前后总有一批领导干部动用公车扫墓,老百姓对此十分不满。为了严肃政纪,该区纪委在清 明前夕使出这一"杀手锏",力度不可谓不大。在"吊销驾照"面前,想必会有不少人放弃公车扫墓的念 头,老老实实和大多数百姓一样自个儿花钱去祭奠亲人了,这个禁令应该是受人欢迎的。 且慢欢迎。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不妨用稍显苛刻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禁令。笔者认为,暂且不说干  相似文献   

19.
苯中毒事故的法律责任张汇春我县某镇共有鞋厂1200余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他们在缺乏足够安全保障的条件下,长期接触含有苯的胶粘剂,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者患再生障碍性贫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患者已达30余人,有的医治无效而死亡)。据了解,类似...  相似文献   

20.
张苗 《检察风云》2023,(1):66-67
<正>古有“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今有大学生闲暇片刻时,戴上耳机、聆听音乐,任思绪徜徉;古有才子友人“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今有大学生赏秋景、看落叶、观云卷云舒,享受校园生活。据教育部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13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达3700万人,202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909万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1076万人。目前在校大学生规模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