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星期,两只驯服的长尾鹦鹉在一座西柏林楼房的平台上盘旋,这是最近东德实施“人道主义”离境避难的一个象征。三个月来,(东德)已允许17,000个东德人——每天超过200人——越过几乎无法穿过的边境进入西方。(到5月份,迁居西德的人数已达23,000人——译者)由波恩政府偿付的赎金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政府制订了名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八十年代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科学技术成就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将新加坡变成发达的工业国。 新加坡政府致力于优先发展利用现代化工艺的非能源密集的制造业部门,即生产电子计算机、航空仪表、通讯设备、医疗设备、海上钻油台主件及船舶的部门。按十年计划制订者们的设想,劳动密集部门(包括纺织与缝纫业部门)的产品将转移到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资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在印尼的累积投资额从1967年到1989年12月共达6.82亿美元,是印尼的第九大投资国(地区)。其排列顺序为:日本、香港、美国、西德、台湾、荷兰、南朝鲜、澳大利亚、新加坡。 新加坡在印尼的投资涉及64项工程或者是印尼批准外国投资的1290个项目中的5%。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的外国直接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仅620平方公里,人口260万的小国。可是自独立以后,其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目前,新加坡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在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中,外国直接投资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外资不仅占新加坡全部资本形成(不包括石油化工)的三分之二以上(见表一),而且雇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在英国殖民者统治的140年间,是一个主要依赖转口贸易的岛屿城市国,经济基础脆弱,生产力发展落后。但在1965年宣布独立以来,经济增长甚快。1965—1984年,新加坡的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10%,国内总产值从1965年的9.7亿美元增至1985年的174.7亿美元。增加17倍,人均国内总产值从800美元增至7420美元,增加8.3倍。新加坡已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一跃而为引人注目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进入90年代,新加坡继续朝着现代化工业国的目标前进。据专家估计,1990—1997年,新加坡年均国内总产值  相似文献   

6.
(一)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国投资者是否具有吸引力,吸引力有多大,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投资环境的优劣程度。因为利之所在,趋之若鹜。凡是投资环境优越可靠,利润高,前往投资的人就多,投资额也大;反之,则投资者肯定兴趣索然,裹足不前。可见,价值规律在支配着投资活动。 投产环境,通常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前者由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劳力供应等构成;后者主要包括社会政治背景,有关优惠投资的政策措施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等,战后,很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一年七月一日,新加坡的章宜新国际机场正式启用,其总面积为一千六百三十三公顷,约为成田机场的一点五倍,机场大楼占地面积二十二万平方公尺,居亚洲首位,大楼内的装饰甚至比成田机场更为豪华。该机场从决定建设到启用仅仅用了六年时间,这是新加坡重视办事效率一个典型的例证。目前,该机场和成田机场一样,有一条四千公尺的跑道,一九八三年将建成第二条跑道,届时该机场一年将可接待一千万名旅客,这个数字为新加坡人口的四倍。 这个东南亚最大的新国际机场的启用,乃是八十年代反映新加坡干劲冲天、意气风发的  相似文献   

8.
在不少人的眼中,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即是中央公积金制度,老年人的各种保障都源于此,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国内学界对新加坡养老保障的研究也多是基于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分析。笔者基于在新加坡的几年学习和生活经历,在本文中尝试解析中央公积金制度之外的老年社会福利。本文在探讨新加坡老年社会保障六大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快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政府、基层社区和各类社会福利性组织所提供的福利及服务。总体来讲,新加坡老年社会福利以补缺型社会福利为主体,且无法和社会救助完全分开,在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其目的是帮助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此外,新加坡政府也鼓励老年人为社会再做贡献,参加各类志愿者团体,参与社交活动,积极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的语言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语是人在幼年时期主要通过模仿而掌握的语言.新加坡目前的主要工作和教育用语--英语并非大部分新加坡人的母语.这种实际的工作、教育用语与多数人的母语相背离的现象给新加坡年轻一代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语言问题:(1)语文能力未能全面发展.(2)未能对与语言血肉相连的文化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3)影响语言艺术的创造.(4)对自己所说的语言缺少发自心底而且得到他人尊重的自豪感.新加坡未来有调整语言政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加坡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目前,新加坡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第六大来源地.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新加坡企业积极调整投资与经营战略,新加坡对华投资呈现出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梁若冰 《当代亚太》2006,2(11):16-21
政府对本地资本的境外投资活动会因政治或经济原因而有所倾向,本文旨在考察这种倾向性产生的效果,并分析导致这种政策效果的原因。本文比较分析了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的案例,发现无论是新加坡政府的大力扶持还是台湾当局的极力阻挠,都无法从根本上决定两地投资者对中国大陆的投资行为。政策因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作用,从长期看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13.
Singapore has achieved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has also managed to maintain a stable social order, characteristics that make it attractive to China as a model for future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Professor John Wong, Research Director of the East Asian Institute (EA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has played a vital role in foste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hile it has eschewed mandatory economic planning in favor of support for free enterprise and open competition, it has nevertheless been very active in providing macro economic guidance for the economy, and in managing a number of economic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The success of the government's particip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made possible by a strong political leadership dedicated to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growth, an efficient and incorruptible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an effective legal system.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Government's Role in the Market Economy, held at the China Institute fo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CIRD), Haikou, Hainan, China, in January 1997.  相似文献   

14.
Dahles  Heidi 《East Asia》2007,24(2):173-193
East Asia -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on the strategies applied by Singapore Chinese businesses upon failing in their China business ventures.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both the increase in...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的职业再造计划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林清 《东南亚研究》2006,(5):43-46,87
为降低日益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新加坡工会、雇主、政府三方合作推出职业再造计划,试图通过提升职业形象、改善劳动条件、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提高工资的方法增加这些职业的吸引力,并在现有职业的基础上识别和发掘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利新加坡人就业。新加坡的经验对中国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与同时代的英国法律相比,美国法律从殖民地时代到19世纪给了自由劳工以较大的流动自由,但是普通法的不可分合同原则和合同中的丧失条款对劳工的自由流动仍然施加了限制.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于各州工资支付法的通过、任意雇用原则的广泛应用,以及西北条例、州宪法和美国宪法修正案对自由劳工的保护得到了愈来愈多的立法和司法支持,劳工自由流动的法律障碍才得以基本扫除.美国法律在19世纪对劳工自由流动的限制显示:将19世纪的美国视为"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传统观点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以其经济发达、社会稳定、政治开明闻名于世,国内外对新加坡的关注引发了解读新加坡成功之谜的浪潮,各种角度的解读方式都有,唯独从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执政模式的角度解读尚缺,而孙景峰教授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一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新加坡的发展离不开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孙景峰教授系统地阐释了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模式如何运作,又是如何带领新加坡走向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ingapore has been such that it is frequently cited as a model for capitalist development. One of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s of the Singapore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been its distributional consequences. Rapid economic growth has produced remarkably equitable outcomes and the average Singaporean has had little cause for complaint — or at least until recentl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latest trends with respect to inequality in Singapore, and attempts some assessment of the policy responses and the potential for social instability.  相似文献   

19.
Yeow-Tong Chia 《圆桌》2016,105(2):149-160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particular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shaping the Singapore electorat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 helps to shed light on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culture in Singapore. The extent to which democratic citizenship education has been taught in schools since 1958 is explored. Singapore’s citizenship education has consistently stressed the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citizenship, patriotism, national identity and moral values—with the goal of nation-building and legitimising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state. This reflective historical piece on Singapore’s educational history adds a relatively unexplored facet to the discussions on the general election 2015 results as well as Singapore’s subsequent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of the 2015 general election in Singapore, seen in this light, are not so surprising, as they reflect the success of the state’s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shaping the current political culture.  相似文献   

20.
新马华侨女子教育在二战前,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获得初步发展,其表现在接受英文教育和中文教育的女生人数增多,女子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机会增多,华侨女子英文教育已形成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而华文教育也从小学发展到高中教育.战前华侨女子教育的发展,为华侨妇女争取经济独立、社会参与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