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视窗     
视点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清单"民有所呼,必有所应。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一项项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归纳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的这些惠民政策,一个新的民生"清单"跃然眼前。在人们越来越觉得动辄需要花钱的今天,一些公共服务方面的免费政策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引人注目的一个亮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新要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提出了要在"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山东省五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为把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落实到位,五莲县政府2018年1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敬老院管理工作的意见》,聚焦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对全县1728名农村特困人员实行政府托底供养,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3.
正民有所呼,政府必有所应。青海省"开门谋民生",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变政府"配餐"为群众"点菜",真正把民生工作办成顺应民意、贴近民情、排解民忧的"民心工程"。"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统筹实施投资于人和幸福民生战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1月27日上午,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青海省长刘宁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用这样一段话表达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09,(7):10-10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上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促进发展的报告,更是一个改善民生的报告,其中在促进就业、保障住房、完善医疗等六个方面回应了老百姓的期盼,受到全国人大代表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刊记者 《群众》2014,(3):22-23
<正>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从2012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到去年报告中"解民生之忧,谋民生之利",再到今年报告中"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江苏省始终把民生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形成全省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共进的生动局面。无锡:"菜单式服务"暖人心无锡锡山区9个镇(街道)114  相似文献   

6.
正打开《政府工作报告》,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完善煤炭等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等,作为2019年工作重点跃然纸上。1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小林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9年全区要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深入推进绿色内蒙古建设,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同  相似文献   

7.
<正>"百姓富、生态美"六个大字作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施政目标之一,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条。面对崭新的2014,如何在原有基础上继续进取,合力前行?代表们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带着人民群众的嘱托期望,一一谋划。编织"民生保障安全网"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问题着墨颇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民生讲得很具体,如保护历史文化、增加停车  相似文献   

8.
哲生 《浙江人大》2011,(4):16-18
"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改善民生贯穿始终。未来5年,政府将从提高劳动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入手,着力夯实民众的幸福基础,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和谐"诉求中度过"十一五"的中国人,将带着幸福愿景面向"十二五"。  相似文献   

9.
《今日海南》2013,(3):10-11
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不回避民生难题,直面民意关切,对会前民意捌查中涉及的热点话题一一作了“回应”。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的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镇政府工作报告里,有一长串的数字引起了镇人大代表的注意:农民劳动力人均收入达到12265元,农民退休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土地经济补偿到位率等均要达到100%,农村合作医疗投保率不低于去年水平,贫困家庭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面和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学费补贴到位率达到100%……这一个个硬指标,都被赋予了一个新名称:“民生指标”。“民生指标”成了今年闵行区浦江镇人大代表提及最多的一个词语,这一新名词是由浦江镇人大根据镇党委要求,经过深入调研后提出的,被政府采纳写入了镇政府工作报告。浦江镇是…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12,(2):32-33
天下之大民生为最。每年的"两会","发展"和"为民"始终是不变的主题。只有民生得到保障,民众不断走向富裕,政治更加文明,社会更加公平,一切的发展、建设、美好蓝图才有真正意义,才有坚实的基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随处可见一串串民生数字、一个个民生目标、一句句民生承诺,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到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  相似文献   

12.
<正>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不回避民生难题,直面民意关切,对会前民意调查中涉及的热点话题一一作了"回应"。【百姓期待】期待社保改革蓝图更细化,向纵深领域推进,成为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报告回应】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弱势群体受关注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人大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南昌市西湖区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民生这个主题,在监督工作中坚持关注民生、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排解民忧,为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民生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而"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则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着力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喜看今日神州大地,"民生"跃居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流行于官场和坊间的一大热词。翻阅各种红头文件,听取各类会议报告,查看各家媒体文稿,都鲜有不涉民生议题的。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当下一个鼓舞人心的政治口号,更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个被老百姓誉为迎来了幸福时光的"民生时代"里,各级党委政府千方百计化解民生难题,想方设法补上"民生短板",出台了一系列惠民规定,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16.
正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二五"期间,党和政府织就牢而密的民生保障网,为群众托住稳稳的幸福,让共享发展的阳光照到百姓的心坎上,温暖到群众的心窝里——当时间的钟摆指向2016,在决战"十二五"、谋划"十三五"的关键之际,回望过去5年的民生建设,总有一种"阳光打在脸上,温暖留在心中"的感觉。"十二五"期间,我区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入手,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共享发展成果。一个个温暖的数字,一幅  相似文献   

17.
王礼人 《乡音》2013,(2):24-25
民生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重头戏。党的十八大报告辟出专题《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讲民生,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今年我省两会上张庆伟省长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讲到今年工作目标时指出:"真心实意办好惠民利民实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并列出了十件惠民利民实事。这十件实事涵盖了有  相似文献   

18.
在吉林省政府向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确立了2007年全省民生工作八个方面的任务,其中三大任务直接涉及到劳动保障部门,一时间,劳动保障工作成为与会代表和社会公众关注的话题。为此,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厅长臧忠生于1月22日下午和23日下午,先后出席了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为省委书记王珉举行的新闻记者集体采访见面会和由政府七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媒体记者招待会,介绍了2007年劳动保障民生工作方略。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制定实施了三轮儿童发展纲要,有力推动了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是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提法,也是民政部门保护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保障改善民生、精准全面补齐民生"短板"、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思想内涵。2017年是儿童关爱保护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国家密集出台政策统筹推进儿童关爱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20.
自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国家政策的层面首先提出民生概念以来,民生逐步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从实践层面来看,各级政府亦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生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