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汉语感叹句结构中的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受语用、文化、认知、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体现出一定的附加信息和附加意义,并且表现出对所属文化语境及语法条件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2.
根据音近、用法近的特点把“恶”、“安”、“焉”三个疑问代词放到一起考察它们的使用条件,通过对它们各种用法的描写分析,判断出“恶、安、焉”应该标记的是同一个词,是一个词的三种不同书写形式.  相似文献   

3.
蒋书红 《求索》2011,(2):201-203
"乃"可以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究竟用作第几人称代词,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文言虚词具有虚而活的特点,意义和用法灵活多变,"乃"的所指不一,也正是这种多变性的集中体现。"乃"用作第二人称代词是广为人知的,但用作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却鲜有人知,且目前最为权威的工具书中,也没有能够对此进行全面归纳,存在遗漏和欠缺。考察"乃"作人称代词的历史,最早出现的是"乃"作第二人称代词的用法,其后出现的是作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最晚出现的是作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4.
廖逊 《新东方》2008,(1):1-1
2008年,将是全国人民的经济收入和消费率明显提高的一年。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这么做,就不可能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从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的重大转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第二次有类似的提法。  相似文献   

5.
在先秦汉语中,“以”字的用法极为复杂。它的基本用法包括做动词、介词、连词等。本文采用分类研究的方法,对先秦“以”字的用法做系统的描述,以期管窥先秦时期“以”的各种用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6.
时至今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财产理念、劳动权利、资本逻辑与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关系上依旧存在着种种误读与误解,由此派生出一系列模糊的、片面的、不科学的认识,并进而构成了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掣肘。回到马克思的原初语境,从辩证否定观审视"资本""劳动"视阈中的财产,澄清种种附加其上的错误认识,有效界定财产理念、劳动权利、资本逻辑之间的关系,就成为超越对这一问题原有认识中的藩篱、合理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达成进一步改革开放共识进而实现改革开放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蕊 《求索》2013,(11):141-143,195
本文通过对目前已著录的甲骨卜辞的穷尽性考察,佐以商周金文以及传世文献的例证,对殷商时期虚词"之"的用法进行了深入考察,发现:卜辞中"之"作第三人称代词尚处于萌芽状态,并未出现作主语的用法;"之"作助词的用法也已经在卜辞中出现。殷商时代是"之"字语法化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唯物辩证法认为,逻辑与历史是辩证统一的,两者既有一致性的方面,也有差异和对立的方面。"两个不能否定"论断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不能否定与当时当下历史相统一的逻辑及其实践;第二,应当否定和校正与当时当下历史相背离的逻辑及其实践;第三,在尊重实践的基础上,把握两个历史时期之间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
《人大建设》2007,(10):55-55
《中国改革报》近日报道,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民生问题专家胡星斗认为:“小产权房”只是处在法律的模糊地带,并没有违背《宪法》,所以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10.
邓小琴 《前沿》2013,(20):136-139
粤方言否定副词“咪”(mei13)来源于古汉语词“莫”,经由分音“莫个”,在“莫”以保留“m”声母为主要特征以及入声韵尾“个”逐渐脱落的语用条件下,“咪”(mei13)以其历时文献的高频使用地位,在多项韵母变式中被选用并定型;当代粤方言否定副词“咪”随着否定语义的虚化,呈现出语素化、连词化的语法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1983年至1987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整党。为彻底清除党内存在的"左"的思想,真正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全党达成共识,进行彻底否定"文革"的教育便成为这次整党中思想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整党中彻底否定"文革"是军队提出的,进而得到中央的认可和推广。彻底否定"文革"的教育是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继续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程言君  王鑫 《淮海论坛》2010,(3):14-17,1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党“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政协公报》2011,(10):59-59
<正>兮字,在《楚辞》中很常见,普通话读如希,是语气助词,同现代汉语中的啊。兮字是在战国时代民间普遍使用的口语,特别是楚国(今湖北一带)使用很广泛。一般地说,它在《楚辞》中作语气助词使用,以调整音节,舒缓语气,更好地表达感情。  相似文献   

14.
“我”与“他”的用法是不同的 ,“我”不是用来指称我自己的 ,不具有指称的语法功能 ,在不同的情况下它有不同的用法。“我”的用法和“他”的用法是不同的 ,如果说 ,“他”可以用“张三”来代替的话 ,那么我绝对不是我自己的永恒的名字 ,始终有确定的所指的名称。唯我论的错误的语法根源是把“我”看作是始终指称我自己 ,特别是我的心理过程 ,或者心理实体。  相似文献   

15.
2006年6月19日16时50分.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刑警大队值班室接110电话指令:“江宁路6号某小区602室发生一起伤害案件.伤者现在市某医院抢救,可能有生命危险。”接指令后,大队领导立即带领侦技人员赶到医院了解案件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6.
张焕利 《时事报告》2012,(11):66-67
日本非法对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实行所谓“国有化”的行为,其实并非简单一场“闹剧”,而是蓄谋巳久的。日本多届政府很早就想把钓鱼岛“国有化”,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这次,日本政府借机公然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国际法效力,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公开挑战。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制定对日战略的基础之一,就是通过美日联盟来保障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利益。美国这一决策始于战后《旧金山和约》的对日安排,其次是《美日安保条约》的签署。60多年来,美国的亚洲战略始终紧锁着“把日本变成美国的附庸”这一设想,其目标是“使日本在战略和行为上与美国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7.
"於是"古籍中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用法也较为复杂的词语。《论语》、《孟子》中的"於是"的用法很有代表性,有的用在句首,有的用在句中,有的则用在句尾,位置不同用法不同,体现了当时汉语的特点,对后代汉语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丁勇 《湖北社会科学》2012,(12):137-140
方式标记"着"一般出现在"X着V"结构中,X的成分主要是动词,还可以是形容词、副词和代词。后接方式标记"着"的动词一般具有[+虚化]、[+静态]的语义特征,一般可以进入"以……方式VP"的框架。唐宋时期的"V1着V2"结构中,"V1着"已经可以表示V2的方式,但只是一种自然的契合。直到元代,"着"被用来对译蒙古语并列式、联合式副动词附加成分,在动态助词的基础上,进一步虚化为方式标记。因而,方式标记"着"的产生既有汉语内部的动因,也是语言接触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任报海 《台声》2011,(10):13-13
9月14日,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在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事实证明,民进党否定“九二共识”、坚持“一边一国”的“台独”立场并没有改变。如果坚持这样的立场,所谓的“善意”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20.
“(X)真是”与“X也是”都用来表示埋怨,其用法差异表现在:组成成分上,二者在主语“X”是否省略,“X”与“真/也是”之间是否可以添加语气副词,之后除“的”外是否可以添加其他语气词的限制存在差异.语义表达上,二者表达的埋怨类型不同,语义自足性也存在差异;同等情况下,“(X)真是”所表达的埋怨程度高于“X也是”.造成二者用法差异的原因是“真是”与“也是”语法性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