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萌 《人民公安》2008,(17):6-6
2004年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上.一个美丽的中国女孩用优雅的手语代表中国向世界发出邀请:“感谢雅典,相聚北京。”2008年8月29目.她作为北京残奥会的圣火采集使者在天坛祈年殿前采集圣火.拉开了北京残奥会的序幕。她就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23岁的美丽手语主持人姜馨田。一时间。她的坚强不屈。她的勇敢执著.她的优雅大方都让人们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2.
今年22岁的石小敏是个漂亮女生。初中毕业后,她从老家山东来到北京打工。2006年6月底,她所在的北京房山区的一个制衣厂因为改建厂房临时放了假,便回老家休息了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3.
我在2012年第7期《同舟共进》杂志发表了《海峡两岸政要日记》一文后,想不到引起开国上将吕正操的女儿吕彤岩的注意。她从北京给我打来电话,说吕将军去世后,留下一大堆日记本。她说与我是北京大学校友,她当年考入北大生物系,后来转入中国医科大学,希望我来北京时到她家看看。  相似文献   

4.
孟兰英 《今日浙江》2008,(13):54-55
她是一位奥运会冠军,有着“女蛙王”的称号;她是第一个接过北京奥运会火炬的中国人,这和她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的金牌密不可分;由此她成为了中国泳坛的领军人物。在临近北京奥运会之际,23岁的她选择了退役。她说,自己还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参与北京奥运会。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改革开放30年妇女发展论坛”上,她获得了“十大女性改革新闻人物”奖。她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更是一个成功的女性,她就是长春电影集团的女掌门人,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长影世纪城的管理者——刘丽娟。  相似文献   

6.
心语 《文明大观》2003,(5):22-24
今年3月,一名英国女性被四川省妇联授予“四川省杰出妇女”的光荣称号,她的名字叫罗斯(Rose Acock)。早在1999年10月,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即授予她“友谊奖”,并特邀她参加了北京的建国五十周年庆祝活动,当时的朱总理还亲切接见了她,称赞她为“参与中国西部开发的美丽的英格兰玫瑰”。2000年9月,四川省政府也授予她“外国学者在川杰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7.
北京天坛有一“飞毽老人”老人,她叫刘新銮,今年65岁,是一位普通的退休女工。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毽子,竟使她的生活丰富多彩,在退休后成了受人关注的“名人”。刘新銮50多岁退休后,因多年工作和养育子女的辛劳,身体多病。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决定以踢毽健身。于是她拜“北京毽王”张德光先生为师,执着刻苦地学习和锻炼。一段时间后,她不仅练就了一身技艺,而且身体越来越健康,十几年没进过医院。现在她每天8点至11点在北京著名的游览区天坛公园里踢毽,许多导游带团前来参观,她的表演被称为“天坛一景”,外宾称这是又一…  相似文献   

8.
于秀 《民主与法制》2008,(10):62-65
程婧是2005年国庆节来北京参加中华女子高级修养班时的学员。她身材高挑,皮肤细腻,大大的眼睛很漂亮,所以讲课时我比较注意她。 修养班结束的那天,程婧约我单独聊聊,为此她推迟了当晚飞回深圳的机票。我觉得她是属于那种没有什么压力的幸福的女人。可我们的谈话刚开始,她就一脸疲惫地说她一点儿也不幸福,这让我对她的倾诉有了期待。  相似文献   

9.
苏宏 《台声》2009,(7):20-21
2009年5月21日,民进党籍高雄市长陈菊以“为即将在高雄市主办的世界运动会宣传”为由.来到大陆.在北京、上海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在此次访问期间中.她特意安排了一个私人行程,便是在5月22日下午,以生前好友的身份到北京福田公墓祭拜她的挚友苏庆黎。  相似文献   

10.
有人叫她“北京老太太”、“毛乌素沙漠上的北京额吉”,有人说她是个“傻子”,放着部长的房子不住,非要在千里之外的毛乌素沙漠上受这份苦。不管人们怎么说,她就是她,总是那么执著,那么忙碌,常年累月奔波在北京、呼和浩特、鄂托克前旗,象涓涓溪水默默地在毛乌素沙漠上流淌……她叫奇琳华,当地人都知道她是民族上层人士。伊盟的“大可奇”是解放前的贵族人家,她是地道的伊盟郡王旗西官府的二小姐。她从6岁在家读私塾,16岁到北京蒙藏学校读书。父母亲是蒙古族上层开明人士,对儿女管教很严。解放前夕,因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母亲和…  相似文献   

11.
逗点 《台声》2001,(11)
当最美丽的季节来到北京时,魏海敏和她的同仁带着改自莎翁名剧《麦克白》的京剧《欲望城国》也悄然而至。悄悄地来,却没能悄悄地走。此出充满新视听、新感觉的新编剧在北京的京剧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北京绚丽的京剧舞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演出间隙,我和魏海敏相约在北京饭店见面。在西楼大厅的一角,没有桌椅,没有茶水,伴着一场不大不小的秋雨,我们席地而坐,聊着她和她的京剧艺术。(以下记者为○,魏海敏为●。)○请问您这次来北京是做什么?●这次来,很骄傲地把台湾的艺术经验带到北京。1986年在台湾,几个年轻人成立…  相似文献   

12.
社保:五大缺憾亟待修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对于重庆市的冯群林来说,不仅是北京要召开奥运会,更让她开心的是终于可以拿“社保”了。那年她正好50岁,按照有关规定她可以直接领“社保”而不用再缴钱了,如果按照该市目前的低保标准计算,从2008年6月开始,冯群林每个月可以领到1200元左右的社保金。  相似文献   

13.
柴静 《今日浙江》2008,(5):59-59
一 我从拉萨回北京的飞机上认识她。江苏人,30年前援藏。为了治病第一次出藏。下了飞机,北京大雨,我送她去了一家旅店。  相似文献   

14.
亚运记忆     
程应峰 《现代领导》2014,(11):53-53
老妈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体育迷。她告诉我。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的时候,自己刚三十出头。想当初,为了支持北京办好亚运会,老妈积极响应号召.硬是从微薄的工资里挤出二十块钱捐给了国家。  相似文献   

15.
爱的味道     
周礼 《人民公安》2010,(9):64-64
我的邻居是一位退休老干部,姓王,曾做过某局的局长,熟识后,我叫她王阿姨。王阿姨的家道殷实,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加拿大工作,女儿在北京一知名医院上班。本来儿女都想把她接到他们自己身边生活,可王阿姨无法舍弃故土,死活不愿去,儿女拿她没有办法,只好一年回来看她一次。  相似文献   

16.
风扬 《民主与法制》2014,(28):53-55
单身女孩深夜加班黝黑小巷危机四伏 2012年7月,23岁的河北保定女孩张青从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来到北京闯荡。 作为家中独女,父母原本不同意她去北京求职,总觉得一个女孩子在外不安全。可张青铁了心要出去闯闯。到北京后不久。她应聘成为北京沃金制造有限公司的仓库管理员。月薪3200元,包餐不包宿。刚参加工作,没有积蓄,张青在东城区一处城中村租了问十几平方米的小黑屋,一个月房租800元.每天上下班都要转好几趟公交车,来回得三个小时。虽然辛苦,但张青咬牙坚持了下来。  相似文献   

17.
艾诚 《中国残疾人》2014,(10):30-32
郝悦是《中国残疾人》杂志2007年第11期报道过的人物,那个时候,这个刚刚从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毕业的小姑娘已经在志愿助残的道路上奋斗了整整5年。从跨进大学校门开始,她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身边的残疾人,于是利用业余时间到北京各高校开展手语培训,到福利院救助孤残儿童……渐渐地,一批爱心人士汇聚到她身边,成立了鸿雁助残志愿者服务队。2005年,她被北京市团市委评为“北京市十大志愿者”。如今她供职于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帮助弱势群体成为了她一生的事业。  相似文献   

18.
陈舜英同志于1957年6月,随刘建勋同志一起奉调来广西工作,刘建勋任广西省委第一书记兼广西军区政委,陈舜英任广西省委妇委书记。1961年5月,他们二人又一起奉调到河南工作。1982年1月2日,陈舜英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讣告传来,广西的妇联干部悲痛不已。回想她在广西工作四年,为提高妇联干部的素质、开创广西妇女工作的新局面、促进广西建设事业的发展竭尽心力,她的崇高的思想品德和优良作风,深深地铭刻在我们心中。一陈舜英是福建省福州市人,1912年生。她三岁丧母,由祖母抚养,10岁时随父到北京,与继母共同…  相似文献   

19.
王靓雯 《台声》2011,(2):70-70
2008年,最受全世界瞩目的焦点,毋庸置疑的定是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地——北京,这个自15世纪开始屡屡在世界史上每一个世纪。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古都,在那年的夏天,在北京奥运会举办的前夕,我终于第一次与她会面了。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来自白山黑水的东北女孩讲述的一个亦恨亦爱警察的故事。说她到北京的第二天就遭遇过一次抢劫,简直是恶抢,连一元钱的公共汽车费都没有给留下。那天她去人才市场应聘,穿了一套最亮眼的衣服,坤包里带着下岗母亲12个月在街头卖报攒下的5000元钱。当然这也是她进京半年的生活保障。出了人才市场,顺便拐进旁边的三利商场,为自己买了一瓶洗发露一瓶面霜。出了商场,华灯初放,走在天桥,望着天上人间的流光四溢,她想,北京是多么的富有,北京的夜是多么的美丽,它将接纳每一份光每一种热。当然她还看到了贫穷,那个带着残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