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流》2000年第2期刊登萧柏兴的《由曹思源的“改革”思维所想到的》。文章说,正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这个主权国家进行狂轰滥炸并公然袭击我驻南大使馆,中国人民对此表示极大愤慨之时,曹思源在美国柏克莱大学作了题为《中国政治经济改革走向》的讲演。他演讲的内容和时间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曹先生此时此刻仍然念念不忘的是要用他的“改革”思维进行浑水摸鱼,将我们的改革引到邪路上去。用不着细加琢磨曹先生的意思,他讲得很明白:就是经济制度上“促进中国私有化”。这与他过去说要在宪法上写上“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是一脉相承的。在政治上他要“促进”按照这个思维修改宪法。他设计的“改革走向”是要将中国共产党“改名为中  相似文献   

2.
广西玉林地区供销合作社是全国供销合作社改革试点单位。几年来,我们按照江泽民、李鹏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紧紧抓住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这条主线,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为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办成农村经济综合服务组织,扎扎实实抓好每一项改革,强化为“农”服务功能,取得了农兴社旺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周霜梅 《党史天地》2007,(12):42-45
1957年莫斯科会议上,中国共产党首倡“以苏联为首”,经毛泽东的努力,获各国党的支持,这一观点写进了《莫斯科宣言》。然而,因中苏矛盾的激化,到1960年的莫斯科会议,“以苏联为首”就再没有出现在《莫斯科声明》之中。这一政治术语成了过眼云烟。  相似文献   

4.
1987年6月,苏共中央全体会议通过了《根本改组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肯定了《苏联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以下简称《企业法》);7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又通过了11个具体决议,与《企业法》配套。这表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已从准备阶段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一、“根本的改革”方针的提出  相似文献   

5.
杜正艾在《北京日报》发表文章说: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改革认同感的不断加深,逐步出现了对改革行为盲目崇拜的现象。这很容易造成改革的片面化、简单化,甚至会扭曲改革,这种“异化”了的改革,势必败坏改革的声誉,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时髦化”。改革“时髦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一些地区、部门、行业和个人在推动改革时,不是从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内在需要出发,而是为了赶时髦,进行无目的的形式化改革,改革缺乏针对性。“强制化”。任何改革都会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是,改革的强制性一旦超出了实践需要和民意的范围,改革就可能走向反…  相似文献   

6.
再谈“首都意识”任炳1986年我们提出要树立"首都意识",并写了一篇短文《北京人和"首都意识"》,发表在当年8月份出刊的《支部生活》。此后这个新概念,陆续被有关方面接受并吸收在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些文件和有些同志的文章中,也被...  相似文献   

7.
《南方日报》刊登朱健金的文章说,改革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得”与“失”的权衡和取舍过程。要想市场与计划完美结合,世界上尚无成功的例子。我们必须要看这些年在经济中的成功究竟是市场带来的还是计划带来的,出现的问题是市场的弊病还是计划的弊病使然。要找准“得”“失”的根子,不能号错了脉,开错方子下错药。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90年代初,在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由乱到治的过程中,理论界在改革方向这个关键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出现了改革的“市场取向”和“计划取向”之争。正当人们对改革方向莫衷一是、存在颇多迷惑的时候,1991年,“皇甫平”在《解放日报》上相继发表了4篇呼唤改革的评论文章,引发了一场思想交锋,  相似文献   

9.
深入学习领会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做好新世纪首都维护稳定工作,保持首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具有重要的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深入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增强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保持首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做到三个“进一步明确”。 首先,要进一步明确首都维护稳定工作的指导思想。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就是要求首都维护稳定工作最终都要体现在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上,体现在促进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上,体现在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这是做好首…  相似文献   

10.
1920年8月17日,维经斯基给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处写信,其开头说:“我在这里逗留期间的工作成果是:在上海成立了革命局,由5人组成(4名中国革命者和我).下设3个部。即出版部、宣传报道部和组织部)”①最后部分说:“《中国社会主义报》出版者李同志是我们上海革命局成员.他收到了沃兹涅先斯基从莫斯科发来的电报,要求给莫斯科邮寄他们出版的各期报纸。今天我们就把现有各期寄出。”②这段话还有另一种译法:“沃兹涅先斯基从莫斯科寄来了李同志的《中国社会主义报》,李是我们上海革命委员会的成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权制度改革,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5月25日,北京市体改委、《学习与研究》杂志社和北京章光集团公司共同举办了“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会”。参加会议的首都理论界和企业界的人士有:杨志德、梁雨亭、周绍朋、朱平壤、范恒山、李连仲、陈福生、贾康、王颖、于鸿君、谢晓凌、刘英骥、吴小求等。与会者各抒已见,就当前产权制度的现状及改革思路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俄罗斯人也流行在“吉利日子”结婚,人们相信“幸运数字”会使婚姻美满长久。不过,首都莫斯科相关机构于7月9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3.
完整、科学的改革意识,应包含“参与意识”、“目标意识”、“成本意识”这样三个部分。改革伊始,我们向人们列举了传统经济体制的众多弊端,以显示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无疑有效地激发了人民对改革的“参与意识”;我们也曾描述了未来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及其优越性,描述了它将带来的国家经济的腾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又迅速培育起人们对改革的“目标意识”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使人们多年来积累而成的强烈的改革愿望,迅速转化成拥护改革、投身改革的实践活动。然而,我们忽略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冯治 《唯实》1994,(12)
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多次讲过:“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见了成效,我们才有勇气进行城市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30页),“虽然城市改革比农村复杂,但有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我们对城市改革很有信心”(《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82页),“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3页)。因此,农村改革的源头也就是中国全面改革的源头。  相似文献   

15.
《前线》2006,(5)
《“十一五”时期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于3月15日经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并作为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专项规划公开发布。这是我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人文社会指标、突出公共服务内容的重要体现,也是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规划》的实施,对于大力加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为配合《规划》的学习贯彻,本刊摘要刊登其中有关“十一五”时期首都精神文明建设主要任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报告指出 :“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 ,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 ,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关键在党。这是对我们党 80多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我们党长期奋斗得出的基本结论。最近 ,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印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 ,《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我们要按照《纲要》精神 ,深入学习、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针对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出现的重大变化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相似文献   

17.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盟市、旗县市区、苏木乡镇机构改革正在进行。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机构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怎样巩固机构改革的成果﹖这些改革前、改革中、改革后经常遇到的难题,如果不及时破解,必将成为机构改革的拦路虎。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努力实…  相似文献   

18.
赵紫阳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改革是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直接动力。”学习这段话,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首先,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是增强企业活力。当前深化改革的中心,具体要求就是增强  相似文献   

19.
“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默默望着我不声响”,假如你喜欢吟唱这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你在此时此刻唱出来或许有些不合时宜,因为在莫斯科的数万华人华商刚刚经历一场风暴,正如惊弓之鸟,簌簌发抖,他们哪有心思领略静谧平和的“莫斯科郊外”。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郑重地指出,“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温总理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全面改革,如何继续地坚持全面改革,如何科学地推进全面改革,都蕴含着深刻的含意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