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亲属,是指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一经法律调整,便在具有特定亲属身份的主体之间产生了法定的权利义务。通常在理论上又根据亲属关系的发生原因,将亲属具体分为配偶、血亲与姻亲。其中的姻亲,顾名思义,是以婚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关系,当然,配偶是被排除在外的。姻亲又往往因为  相似文献   

2.
论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不法行为人的行为多重性从而产生的多重请求权,称为请求权的竞合。责任竞合和请求权的竞合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从民法上看,竞合是指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而导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权利产生,并使这些权利之间发生冲突的现象。责任竞合作为法律上竞合的一种类型,它既可能发生在同一法律部门内部,亦可发生在不  相似文献   

3.
丁慧 《法学杂志》2013,34(1):37-47
身份行为作为与财产行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法律行为的一种特殊类型,然又与一般法律行为有诸多的不同.在学理上,身份行为可以区分为广义的身份行为和狭义的身份行为,身份行为在主体、意思表示、目的、效力和本质属性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质.研究身份行为即可以在理论上补正传统法律行为理论在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上的逻辑缺陷,同时在实践中还可以确定亲属之间的身份地位关系,明确其权利义务,进而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安定.  相似文献   

4.
职务犯罪中的共同犯罪,根据犯罪主体的不同可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共同故意实施犯罪,即共同犯罪人都具有刑法所要求的特殊主体条件。另一种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与普通人员(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及虽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但未利用职务之便的)共同故意实施犯罪,即共同犯罪人中有的具有刑法规定的特殊主体条件,有的不具有特殊主体条件,俗称内外勾结的犯罪案件。对于第一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称“重复申请”,特指同一主体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提出两项或者多项专利申请。作为一种专利申请策略,就一项发明创造既申请发明专利又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已经越来越为人所知、所用。当然,重复申请将增加申请人的费用支出,但申请人希望以此来换取专利保护方面的便利。然而,申请人是否真能如愿以偿呢?这还得从与重复申请关联的重复授权的法律效力说起。 重复授权,是指同一专利审批当局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授予了两项或者更多项专利,包括涉及不同(多个)专利权人的重复授权和涉及相同(一个)专利权人的重复授权。前者由于会导致不同专利权人行使权利的冲突,所以为各国专利法所明确禁止,我国也不例外。后者固  相似文献   

6.
学校双重主体身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学生将学校作为被告告上法庭的案件日渐增多。由此产生了这类案件诉讼程序的适用问题。而要解决此问题,首先必须对学校的法律主体身份做出界定。作者认为,学校相对于学生具有双重主体身份,即民事主体身份和一定范围内的行政主体身份。本文分两部分进行论述。在“学校的民事主体身份”部分,作者着重讨论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合同关系和学校的保护义务;在“学校的行政主体资格”部分,作者分别以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务法人理论和我国传统行政授权理论两种思路,分析了学校的行政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7.
《现代法学》2016,(3):71-82
在经济法主体制度研究中,长期以来存在一个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理论预设,即法律主体的专属性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法律主体与部门法之间具有对应关系,独立的法律部门必然有独特的法律主体。但法律主体的专属性理论本身是对法律主体理论的常识性误读。专属于某一部门法的主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同一个主体因参与的法律关系不同,会享有不同的权利义务,从而成为不同部门法的主体。某一主体成为经济法主体,仅意味着其参与了经济法律关系,并不是指该主体本身为经济法所独有。换言之,经济法主体只是该主体因从事经济法中特定行为而呈现的一种角色而已。基于此,我们不能从主体的具体形态而只能从角色角度来界定经济法主体的含义及类型,经济法主体由此可被分为管理主体与被管理主体两类。每类主体身份的获得,均应根据其从事的法律行为的属性来具体识别。  相似文献   

8.
任旋旋  杨坤 《法制与社会》2013,(35):188-189
政府官员作为一类掌握特殊权力的主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即公共性的官员身份与私人性的公民身份。而隐私权的要求在这两种属性中却是冲突的,由此,如何划定一条界限来界定在公民享有知情权的同时而不至于侵害到政府官员作为公民所应享有的最基本的隐私权,这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力图使这一界限的划定更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国际私法的对象和国际私法应包括哪几种规范,这两个问题,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国际私法的对象是指国际私法这个法律部门所调整的法律关系,即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法律关系,简称涉外民法关系,也就是在民法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权利与义务)这三个要素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为外国的因素,例如: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是外国公民或外国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物或财产位于外国境内;据以产生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等等。  相似文献   

10.
职务犯罪中的共同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国家工作人员相勾结,与普通人员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之便,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职务犯罪中的共同犯罪,根据犯罪主体不同,可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共同实施犯罪,即共同犯罪人都具有刑法所要求的特殊主体条件。另一种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与普通人员(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及虽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但未利用职务之便的)共同实施犯罪,即共同犯罪人中,有的具有刑法规定的特殊主体条件,有的不具有特殊主体条件,俗称内外勾结的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1.
(一) 贪污罪主体的基本特征问题。贪污罪是身份犯,即要求其犯罪主体必须具备特殊的资格,这是构成贪污罪的前提条件。但是,究竟什么人具备本罪主体的资格,认识不一,在办案中也常常因此而引起争论。有这样几种观点:有的认为,贪污罪的主体只能是具有公务人员身份的人,因为,只有他们的活动才是公务活动。没有公务人员的身份,虽然也从事一定的经营、管理公共财物活动,但不能成为贪污罪的主体。有的认为,《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下称《补充规定》)规定,贪污罪的主体是“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因此,不论是否从事公务,只要是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都可成为贪污罪的主体。这是贪污罪主体与受贿罪主体的重要区别。还有的认为,贪污只能发生在公务活动当中,但不限于具有公务人员身份的人,即使是劳务人员,同时从事公共财物的管理活动,也可以成为贪污罪的主体,例如,国营商店的售货员。  相似文献   

12.
李晓丹 《法制与社会》2014,(13):276-277
"人格"与"民事权利能力"这两个词是民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人格起源于罗马法对自然人身份关系的确定,权利能力概念起源于德国实证法学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罗马法上人格之间的差异性已不复存在,因此大多数学者用"权利能力"一词取代了"人格",尽管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3.
一.以行政机关为被告的诉讼未必是行致诉讼把以行政机关为被告作为行政诉讼不同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一大特点,已被广泛地接受。然而,这一较为统一的表述,给人们带来了这样一种误解:以为只要是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则必是行政诉讼。以行政机关为被告的诉讼未必就是行政诉讼。行政机关并不只参与一种法律关系,它可以成为不同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是身份和法律地位不同而已。在民事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是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即法人出现的,它可以进行诸如购买商品、租用会场之类  相似文献   

14.
在线经营主体身份认证——论我国在线交易安全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富平 《河北法学》2007,25(4):11-18
电子商务成为当今社会主宰的商务形式,而电子运营环境的特殊性,使得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成为威胁电子商务的首要问题.而电子商务安全首要问题是交易主体的识别问题,即如何确认交易主体是否真实存在,对应于现实中的哪个特定的主体问题.将在线经营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经工商登记的商事主体;一类是未经工商登记的从事在线商事活动的个人,进而讨论这两类经营者的身份认证问题.对于取得工商登记的在线经营者,以我国三个地方的实践为基础,提出可以通过工商登记信息电子化(数字化)实现在线验证,是可行的解决方案;而对于未经工商登记的个人,则采纳形式上匿名体制--即以身份验证为条件的注册,但允许匿名从事在线交易行为--以确保未经登记的个体商户人身份真实性.这种体制充分平衡了在线交易安全和个人商户的隐私利益,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一 .关于价值的一般理论价值是当前相当热门的话题。通常而言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最基本的存在的两种关系 ,一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认识关系。二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关系。所以 ,价值关系是社会实践中的一种基本关系 ,是指外界物 (即客体 )所具有的满足人 (即主体 )的需要的特性和功能。所谓有价值 ,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所具有的用途和积极的作用 ,其积极效用的程度越高 ,满足主体需要范围愈大 ,其价值也就越大。反之 ,价值也就越小。当然 ,如果某一种存在物不能满足的需要 ,甚至对主体产生消极的作用 ,那么 ,它对主体就无价值而言。由此…  相似文献   

16.
行政契约是游离在行政行为与民事契约之间的一种特殊形态 ,它包含着两个变量 ,一是合意的程度 ,二是存在类似于行政行为的权力因素。基于此 ,应将行政契约定义为“以行政主体为一方当事人的发生、变更或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合意。”在同时兼有这两个变量中的因素时 ,行政契约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7.
宋茵 《天津律师》2004,(6):18-21
我于1986年入党,是一位有着近2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觉得,在新时期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执业律师、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事务所的主任,同时又是党支部书记.其角色具有多重性,工作职责也是多重的,而各种角色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怎样同时做好这几项工作,认真完成好这几项不同的任务?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共同犯罪作为多个参与主体的一种反社会的交往合作形式,每一个参与者对整体行动的控制与影响的施加并不一定能够实现他所预期的结果,既可能因主体间认识的差异而产生错误,又可能因合作关系的破裂而导致行动的停滞,还可能因主体身份的区别而违反不同的法律规范.由此,形成了传统共同犯罪理论中必须面对的三个基本的交叉问题,即共犯与错误、共犯与中止和共犯与身份.  相似文献   

19.
《法学》1986,(5)
实际生活中,对什么是家庭共有财产,许多人认识比较模糊,就连一些审判机关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也存在界限不明的情况。那么,什么是家庭共有财产呢?一般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财产共有关系可有两种,一种是夫妻共有财产,另一种即家庭共有财产。本文试提出四个条件,以作为认定家庭共有财产的依据。家庭共有财产,是指全体或部分家庭成员共同所有的财产。要形成家庭共有财产,应具备以下几个要件: 1.家庭关系的存在是形成该项财产的前提。这就是说,该项财产的几个所有人都是同一家庭的成员,他们之间存在着亲属关系,并且共同生活。如果已经分家析产,或者有的家庭成员已脱离该家庭,如被他人收养,结婚并单独生活等,则不能作为该项财产的共有人。  相似文献   

20.
专利代理是专利代理人根据委托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为委托人的利益而进行的专利法律行为。这种法律行为体现在专利代理人的行为中,其法律主体仍然是委托人。然而代理活动全过程中,却涉及到三个主体——委托人、代理人和第三人(审查员或者专利利益相关人)。这三者之间构成了两种关系:专利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内部关系;专利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外部关系。关于外部关系,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审查指南、专利管理条例等法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