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研究》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始于1978年,至今已有十几年了。为了观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成效,并推进这一改革,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与英国、美国的大学合作,在福特基金会和社科基金的资助下,对中国国有企业作了广泛的调查,获得异常丰富...  相似文献   

2.
动向     
《廉政瞭望》2008,(8):5-6
7月11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发布了《发展和改革蓝皮书(NO.1)——中国改革开放30年》,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路程给出了系统总结。该报告称:30年改革,从进程上来看,是从农村走向城市;从改革的程度看,是从简单走向复杂;从改革的方式看,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三种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已有13年的历史。13年来,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同时,对外经贸体制不断改革,在市场准入、关税减让等方面作了极大的努力。今天的中国,经过20年的改革,与世界经济体系衔接、按国际惯例办事,对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中,中国是最早提出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国家之一。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7年的十五大,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取得的成果,都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和命运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改革的内容、认识和实践深入的角度看,以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为分界线,之前的改革属于传统体制外围的改革,之后的改革才由传统体制的外围进入到传统体制的深层。  相似文献   

5.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冲破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胜利,关键就在于我们党能够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走过26年的历程。本书以中国经济改革26年来的理论变迁为线索,并结合改革实践,全面系统地回顾了26年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历程,再现了改革进程中两种思想的激烈交锋和改革实践的艰辛曲折。 书页片断 从邓小平理论发展史来看,“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期,邓小平展开的一次集中的理论创造活动,其理论结晶在随后邓小平亲自指导起草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 这样,在邓小平、陈云等一批老一辈革命家的因势利导下,十届三中全会取得了出乎不少人预料的丰硕成果,作出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重大决策。这次会议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转折点。  相似文献   

7.
如果从1978年底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历时已有19个年头了、19年来.这场改革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今天、认真总结这些成就与经验.对于我们继承邓小平的遗志,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向前进.显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申国经济改革的主要成就经过近19年的改革,中国的现行经济体制已经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根本不同了。现行体制已相当接近于既定改革目标,表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首先,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转变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的改革.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而1975年进行的全面整顿,实际上是改革的试验或者序幕。谈起新中国的改革.人们会自然地想起邓小平和万里。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万里则是中国改革的开路先锋。两人以其共有的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品质和深入、果敢的工作作风.互相支持、互相信任,携手并肩、默契配合.共同推进了席卷神州的改革大潮的到来.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20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中国20年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历史回顾,认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实行两权分离阶段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继而全面总结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教训,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国有企业的发展进行了实事求是地探索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为标志.中国改革的第一个30年“这一页”已经掀过.开始进入下一个30年的新阶段。下一个30年.历史赋予中国所承担的.应该是类似奥运“五环式”的改革,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环境制度改革。这“五环式”改革,环环相扣,共进共荣。完成此任务,恐怕还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党建》1994,(12)
一九九四年中国的经济改革──国家体改委负责人答本刊记者问问:今年推出了哪些重大改革措施?运行情况如何?答:今年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一年,推出了财政、税收、金融、外汇等体制改革措施。实施顺利,运行正常,标志着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改革走过了30年,伴随而来的是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的30年。在当今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十二五”规划实施在即的新的历史时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更应弘扬改革主旋律。将改革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3.
世情     
2014年9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开始了访印之旅。中印两国者B是处在改革关口的大国。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中国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确定了15个领域、33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正在全面推进。而2014年出任印度总理的莫迪,则为新政府确立了改革官僚体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大优先事项,致力于建设一个团结、强大、现代的“杰出印度”。  相似文献   

14.
李有昌 《新长征》2008,(12):30-31
中国改革与开放的第一步发轫于农村,当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30年后,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这一次.人们的目光又将投向农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农村改革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思想目标、全新的机制创新体系、全新的改革任务和全新的发展方向,它确立了我国农村发展的具体目标就是实现2020年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严春明 《党课》2008,(11):10-15
前言 从1978年12月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8年10月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整整走过了30年的历程。30年的光阴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小浪花,但30年里中国所发生的一切,却足以使它永载史册。30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催生了农村改革并结下了丰硕的成果;30年后十七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农村改革30年的伟大实践和经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本课教学通过问答的形式,简单而系统地解读了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农民地权改革经历了30年的进程。家庭承包制解决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吃饭问题,这是中国当代的现实选择,也是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选择。突破家庭承包制的路径依赖,重新进行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赋予农民长久不变的、严格受法律保护的土地产权,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农村改革以及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刘尚希 《前线》2013,(12):52-55
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了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并为中国今后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这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过去35年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他改革都与此相配套;而这次提出的改革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08,(7):57-57
洪群联、杨俊在5月27日的《中国经济时报》上报道:经济学家辜胜阻指出,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是当今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时代背景,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进程走出了一条与前苏联及东欧经济转型国家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是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相结合,以渐进式改革为主。二是体制外改革与体制内改革相结合,以体制外创新“倒逼”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改革的起源,人们在大量研究中已有所涉及,因此,它是“旧话”了。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人们有可能在新的角度和不同的思考层面上,观察这场伟大变革的发生;或者,当人们需要回答有关这场改革发动的疑问时,它又变成了“新题”。1987年,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出版该院高级研究员哈里·哈丁的著作《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毛以后的改革》一书。在这本据称是美国“第一本全面考察中国改革的起源、围绕它所产生的争论、以及它的困难与成就”的著作中,哈丁对中国改革的起源提出了不同见解。哈丁说:“尽管中国在1976年毛泽东去世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改革“再出发”的总宣言 2013年11月12日,被海外媒体称为“值得期待的关键性会议”一一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由此宣告35年来的中国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历史新阶段,中国踏上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