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梁奎 《党史纵横》2020,(2):19-22
1963年寒冬的一天,毛泽东在散步时,突然对他的英语老师章含之说:“我还欠行老一笔债没还呢!”毛泽东口中的行老就是章士钊,章含之是章士钊的女儿。章士钊字行严,湖南长沙人,人们习惯地称他为行老。“也许行老忘了,这笔债,早该还了……”毛泽东为什么会向章士钊借钱?这中间有什么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严农 《党史天地》2008,(11):10-15
1962年1月31日清晨,章士钊正在书房看书.有人送来一个鲜红的请柬,一看请柬上遒劲有力独有特色的字,章士钊便知道是毛泽东写来的。打开一看,原来是毛泽东请他到中南海小酌。章士钊立刻换好衣服,坐上毛泽东专门派来的车,高高兴兴地向中南海驶去。  相似文献   

3.
十五、身体力行尊行老,劝得含之学父亲行老是毛泽东对章士钊的尊称。章士钊字行严,湖南新化人,生于1881年。章士钊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清末曾任上海《苏报》主编,鼓吹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后,先后担任过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大学校长;也曾任过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教育总长。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他与毛泽东发生过一些不寻常的关系。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在湖南领导五四运动和驱张运动时,就给章士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泽东的岳父杨昌济与章士钊是很好的朋友。杨昌济在逝世前,曾郑重地向章士钊推荐了毛泽东和蔡和森。章士钊…  相似文献   

4.
王仕琪 《党史文汇》2010,(12):32-34
一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曾请了著名学者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担任自己的英语老师。在此期间,利用学习英语的间隙,毛泽东多次向章含之提到对章士钊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博采之窗     
毛泽东与他的英文教师 章含之 1963年对于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来说,是值得永远纪念的一年:她成了毛泽东的英文教师。 这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0寿辰。除了亲属,毛泽东只请程潜、叶恭绰、王季范和章士钊四位湖南老乡去赴家宴。毛泽东在邀请时特意说明:不带夫人,但可带一名子女。章  相似文献   

6.
晓农 《党史纵横》2005,(5):54-55
章士钊在关健时刻选择了新中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他做中共诤友的无悔人生。1949年春,毛泽东对即将到来的国民党和谈代表团并不抱太大希望,他清楚这是国民党的惯用技俩,打不过就谈,并不真谈,而是拖时间。但他对代表团的到来还是十分高兴的,因为,代表团的名单中有许多人已经是中共的老朋友了,其中就有自己的湖南同乡老友——章士钊。按辈份讲,章士钊是毛泽东长辈。他与毛泽东的老师、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是至交,杨昌济很欣赏毛泽东,章士钊当然也喜欢。1920年,章士钊拿出两万大洋,资助毛泽东勤工俭学,这笔钱实际上是解了毛泽东的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7.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1920年,毛泽东为筹备党的成立,湖南的革命运动以及一部分同志去法国勤工俭学,急需一笔数量较多的银款。毛泽东去上海找章士钊求助,章士钊立即发动社会各界名流筹集了两万银元,全部交给了毛泽东。"滴水之恩,涌泉相报"。40多年过去了...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与章士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 0年 ,毛泽东急需一大笔钱去筹备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和资助一部分革命同志去欧洲勤工俭学 ,他想了多种方法也无法筹措够。情急之下的毛泽东想起了湖南老乡、岳父杨昌济的同事好友章士钊先生 (字行严 )。这位章老先生乐于助人 ,在社会上颇有威望。毛泽东找到章士钊后 ,恳切地说 :“先生 ,有一批有志为国的湖南青年人想到欧洲勤工俭学 ,需要一笔不小的款子。一时 ,我们无法募集到这么多钱。我们这些湖南后辈想请先生帮忙。”正坐在书桌前的章士钊 ,虽清瘦但精神很好 ,听了毛泽东的话后 ,略微沉吟了一会 ,说 :“要多少 ?”“最好是两万…  相似文献   

9.
1920年,毛泽东为了送新民学会的部分会员去欧洲勤工俭学,急需一笔较大数目的银款。他赶到上海请湖南名流章士钊帮忙。章士钊自己当然不可能有这么多的钱,他就发动社会各界名流捐款。最后筹集了两万块银元。就是因为有了这笔款,蔡和森、李富春等人才得以成行,  相似文献   

10.
1957年整风反右时,章士钊曾上书毛泽东陈述对自己的"批判不公";他的著作出版受到康生阻挠时,向毛泽东告状断然拒绝"改变原稿";"文革"时他反时打倒刘少奇,苦劝毛泽东"化豺狼为玉帛"……这些当时极为敏感和棘手的问题,在他和领袖的书信交谈中显得平淡如水,有的事情还奇迹般地得到解决。在那个大讲"阶级斗争"的年代,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和由此产生的传奇故事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1.
对于普通人而言,春节意味着阖家团圆,但对于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说,春节经常是最为奔忙的时刻之一。让我们重温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春节故事,从中管窥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厉行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关注民生、求真务实的施政理念。毛泽东:请与会者吃挂面;连续十年向章士钊"还债"1957年大年初一早上8时,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座谈会,40余位党外人士参加。会议一开始,毛泽东就笑着对大家说:"今天过年,临时决定把各位请来开会,主要谈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国后,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章士钊先生曾先后三次不顾个人安危,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向毛泽东上书,坦诚陈言自己的意见,忧国忧民之心溢于字里行间,充分表现了一个民主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诚挚关怀,堪称“中国共产党的真正朋友”。 1957年“整风反右”期间,章士钊在全国政协征求民主党派意见的座谈会上,诚恳地发言说:希望中国共产党永远保持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优良传统。他引用了一句古语“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他说譬如一个水果,表皮坏一些不甚  相似文献   

13.
还债     
1963年初。一天,毛泽东读完英语,对当时帮他学习英语的章含之(章士钊之女)说:我还欠你父亲一笔债没有还呢。章含之以为主席于闲暇之余同自己提起欠债之事是开玩笑,就回答说:父亲从未提及此事,若主席真的欠了父亲的钱,父亲是必定不敢催主席还债的。不料毛泽东认真地说:这笔债早该还了。回去你告诉行严先生(章士钊字行严),我从现在起要还他这笔欠了近50年的债了。一年还2000元,10年还完2  相似文献   

14.
报刊文摘     
1920年春,毛泽东为了送新民学会部分会员去欧洲勤工俭学,急需一笔大数额银款,他到上海找章士钊,请其出面帮助。章凭其名望(曾任过段祺瑞政府的司法部长、教育总长、  相似文献   

15.
苏成爱 《党的文献》2017,(2):122-123
毛泽东晚年喜读《智囊》,并留下珍贵批语。毛泽东批注大字本《智囊》,是章士钊通过其女章含之赠送的。据该书所钤"晚翠楼图书记"印章考证,其更早的主人并非章士钊,而是日本明治时期日本人仙石政固。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晚年喜读《智囊》,并留下珍贵批语。毛泽东批注大字本《智囊》,是章士钊通过其女章含之赠送的。据该书所钤"晚翠楼图书记"印章考证,其更早的主人并非章士钊,而是日本明治时期日本人仙石政固。  相似文献   

17.
章士钊(字行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学者.1973年他已92岁高龄,为致力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去香港.1972年下半年开始,章士钊先生向女儿章含之谈了想去香港重新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尽最后一份力的想法.章含之将父亲的愿望报告给周恩来总理,总理担心他年龄太大,身体不允许作此长途旅行.章士钊先生理  相似文献   

18.
正章士钊,字行严,著名爱国民主人士。1919年,经杨昌济介绍,结识毛泽东。从此,两人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交往和友谊。言而有信,"还债"十年1920年,毛泽东为筹备共产党的成立、开展湖南革命运动以及援助一批青年赴法勤工俭学,急需一笔数目较大的银款。资金紧张、走投无路的他,来到上海,寻求章士钊帮助。章立即答  相似文献   

19.
章含之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曾做过毛泽东的英文教师,是我国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夫人.在她的一生中,父亲章士钊、领袖毛泽东、丈夫乔冠华三位人物在她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中,毛泽东对她关怀有加,十分器重,并推荐她到外交部工作.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章含之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20.
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湖南长沙人,著名党外民主人士。他参加了辛亥革命和反袁斗争,反对封建帝制,但又出任过段祺瑞政府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要求学生读经并曾以武力镇压学生运动。1949年,章士钊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在和谈破裂后留住北平。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馆馆长等职。1973年春,经毛泽东、周恩来特批,以探亲名义赴香港做统战、对台工作,同年7月病逝于香港。毛泽东对这位师长辈的老乡十分尊重,二人私交甚笃。章士钊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时曾慷慨解囊,“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