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华 《农村青年》2006,(6):45-45
真正结识《农村青年》是在我参加工作不久的那年秋天。乡团委书记到我们单位,要求我们订阅《农村青年》杂志。那时我还不知道《农村青年》杂志是本什么样的杂志,于是找到团委书记借了几本样刊。刚看了一本,我就喜欢上了她。她的内容丰富多彩,十分适合我们这些农村青年,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2.
揣付华 《农村青年》2006,(12):46-46
“十一”利用放长假时间和朋友聚会,结识了《农村青年》杂志的编辑杨传山老师。随手翻看他带来的杂志,不觉之间,被其中的文章深深吸引住了。特别是“大地之子”“人生之旅”“人间真情”等栏目,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使我爱不释手。,没想到《农村青年》杂志文章里的思想性、教育性那么强。有的文章让我热泪盈眶,有的文章让我哑然失笑,有的文章又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凭着我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我发现它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里面有的文章太感人了。特别是2006年第10期中的《励志童话:草原孝子退学打工拯救慈父》一文,更让我心绪难平。  相似文献   

3.
《农村青年》创刊三十周年,我爱了它十七年。为什么还有十三年没有爱上,是因为我没有接触它。没有接触,就没有相识。没有相识,就没有相知。如果每年的报刊订阅目录,能见到《农村青年》这样一句广告词:如果你是农村青年,或者你曾经有过农村青年的经历,你都可以在这里得到精神的抚慰,获得精神的重生……我敢断定,它的订阅量一定大增。  相似文献   

4.
父亲打电话说要请我到村里的红运餐馆吃饭,我顿时就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你想,儿子请老子吃饭,那没说的,天经地义。可老子请儿子喝酒,就有点乱,至少在我们那个村里没有这个规矩,要是让村里人知道了,还不被人指着脊梁骨骂我是不孝子孙。  相似文献   

5.
胡晨 《农村青年》2007,(7):43-43
与《农村青年》初相识时,我刚刚从校园步入社会。时光飞逝,转眼,我已经在农村这块广博的土地上走过了8个春秋。回头看看与《农村青年》相伴走过的路,我觉得,与《农村青年》的相识真的是一生中最美好的邂逅,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幸运。  相似文献   

6.
说起我和《农村青年》十几年难以割舍的情缘,这得由上世纪90年代说起。确切说应该是1997年吧,那时我刚刚走出校门,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村干部的爸爸把村里订阅的报纸杂志带回家看,在厚厚的一摞报刊当中,我邂逅了《农村青年》。心中寻思:竟然还有这样针对农村青年创办的杂志?我饶有兴趣地翻看着,一下子就被其中的内容和贴近自己生活的文章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年》2007,(6):52-53
农村青年杂志社编辑部: 我们是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永一村中围、舍昌、合兴三个村民小组的村民代表,我们在今年的《农村青年》杂志上看到了许多为农民说话,曝光非法倒卖农民土地的文章,心里都感到十分高兴。我们也想借此机会向贵刊反映我们村原村官等有关人员多年来利用职权强征、占用、倒卖农田与耕地等有关问题,希望贵刊能帮我们找到一些法律方面专家给我们进行分析和正确的指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尽快收回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相似文献   

8.
我是《农村青年》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自从责刊创刊起,我就与责刊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84年7月杂志创刊至今已有30年了,它从一个婴儿成长为一个三十岁青壮年。它从诞生起就把“为农村青年服务,满足农村青年的求富,求知,求乐的要求”作为办好刊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初次认识《农村青年》是在2003年春天,当时团区委给我们订了一份。从此,我如获至宝。每次看到她时,我都非常兴奋。细嚼慢咽之后,再借给早已等候在旁的知音。最近,我惊奇地发现,周围许多青年的生活都依照《农村青年》来安排,大到选择脱贫项目,小到处理个人间的矛盾。现将我们对贵刊的一点肤浅认识归纳出来,供更多的知音交流。  相似文献   

10.
刘晓 《农村青年》2014,(7):69-70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我到《农村青年》杂志社工作已经20年了。20年对人的一生来说不算短,当初那个懵懂无知的年轻人现在也成了拖家带口的中年人。我把20年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农村青年》杂志社,现在想来也是无怨无悔。回想走过的这20年,很多事情还历历在目,像刚发生过一样.20年来,每一个感动的瞬间我都在心里珍藏着,铭记着。  相似文献   

11.
曹祖兴 《农村青年》2007,(10):39-39
编辑您好: 我是于1997年结识《农村青年》的,那时我刚刚走出校园,暂时还没有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村干部的父亲从村委会给我带回一本1997年第9期《农村青年》。随手翻了翻,我就被其中精彩的内容和贴近农民生活的文章吸引住了。记得那天中午,我都没顾上吃饭,用两个小时的时间一口气就读完了。  相似文献   

12.
父亲打电话说要请我到村里的红运餐馆吃饭,我顿时就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你想,儿子请老子吃饭,那没说的,天经地义。可老子请儿子喝酒,就有点乱,至少在我们那个村里没有这个规矩,要是让村里人知道了,还不被人指着脊梁骨骂我是不孝子孙。  相似文献   

13.
在遍野芬芳的山岗上,我给远方的《农村青年》写信。 久违了《农村青年》,我心照不宣的弟兄!我一直习惯和你这种零距离的称呼,因为这样更自然,更易于淋漓尽致地袒露心曲!我们有过形影相随的日子,有过刻骨铭心的遭遇。  相似文献   

14.
《农村青年》2006,(11):64-64
在2006年《农村青年》杂志宣传发行工作中,各地团组织紧密配合,努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对共青团北京市昌平区委、共青团天津市蓟县县委等66个团委进行表彰。受表彰的团委,积极协助办刊,发刊,用刊,为促进《农村青年》的办刊工作,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推动农村团的工作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希望受表彰的团组织再接再厉,做好2007年《农村青年》杂志的宣传发行工作。同时也希望各级农村团组织加大《农村青年》杂志的宣传发行工作力度,共同促进《农村青年》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磊嬉皮笑脸说喜欢我的时候,我总会义正辞严地辅导他:黄磊先生,请你放尊重点,俺和你不来电,我信奉一见钟情,如今,俺和你少说也见了八次了,我对你硬是培养不出一丁点儿爱慕,你不是俺想要的那种人。开始的时候,这句话让黄磊老实了好一阵子,但这句话重播的次数  相似文献   

16.
偶尔在学生的手里看到几本《农村青年》杂志。它朴素的封面在众多装帧精美的期刊中并不引入注目。可是翻开文章阅读,一下子就把人的思想抓住了。 可以说,貌似土气的《农村青年》杂志,上面刊载的文章感人至深。与某些时尚刊物的文章对比,立刻显出后者的苍白、浅薄与媚俗。《农村青年》杂志以真实的笔触,火热的情愫,深刻的洞察,广阔的视野,整体揭示了我国农村青年的生存现状和勇敢迎接命运挑战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17.
《工友》2011,(6):27-27
《工友》编辑部: 我是一名农村打工青年,在我们这些打工族中,因为身份证丢失等原因,借用他人身份证、冒用他人姓名、甚至买假身份证打工的大有人在。我觉得劳动者与实际身份不符有麻烦,可有些人不以为然,说无所谓。劳动者与实际身份不符,可能发生哪些对劳动者不利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王雨菲是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东北区的业务总监,她也是这家保险公司在全球几十个分支机构里年龄最小的大区业务总监,她小到今年只有23岁。1997年,从一家商业中专毕业的王雨菲到现在就职的这家保险公司做起了推销员。一天,她去一家公司联系业务,看大门的年轻人朗读英语的声音让她心机一动——一个看大门的外来打工青年如此上进求学,这种困境中的坚强让她和这个叫解铭的年轻人交谈起来。解铭告诉她:“我想自己种一棵果树总比在别人的果树下等果子掉下来要好。”解铭那有些乡土的话让她很震动,她暗想:我也可以自己种果树的啊!并且,一…  相似文献   

19.
王颖 《农村青年》2009,(5):48-49
日子过得飞快,每天忙忙碌碌,顾不上回头看一眼自己留下的脚印。直到给《农村青年》杂志写文章,才觉得应该静心梳理一下这段经历了。 刚当“村官”时的情景历历在目,让我无比激动。岁月如梭,一晃两年过去了,我为常庄村的乡亲们做了什么?细细想来,刻骨铭心的事情有很多。最难忘的,还是筹建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20.
《农村青年》杂志创刊30年了。现任总编辑姜万信同志让我写点东西。我当时答应了,可真动起笔来却费劲了。花两天时间把我在任期间所编的杂志粗粗翻看了一遍,虽然是20年前的面目,但仍有一种亲切感扑面而来,当年编辑中的有些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