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与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运宏 《湖湘论坛》2006,19(5):5-7,38
政治文化支配着人们的政治活动方式,影响社会及其政治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政治文化作为政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经济政治以及当前国际国内的背景等因素,其基本格局具有多元并存、多元冲突、多元互动、多元融合的特点。立足中国实际,建设先进政治文化,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夏威 《青年论坛》2004,(2):21-22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青年的审美文化观念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因此对其应加以积极引导,使之向着利于青年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形态在其生存与发展的历程中必然会形成自身特有的审美文化。在目前地球成为一个村落的时代,一种文化形态内的审美文化能否独自生存是值得怀疑的。人们的审美标准与审美习惯尽管相对稳定,但却是不断变化的。中国以往的文化发展史证明,一种文化必须处于开放的格局中,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与交融中,才能健康地发展与生存。每  相似文献   

4.
要想建成文化强国,需要足够的文化自信。通过考察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在如今的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优势,从而说明我国公民对我国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自信的根基所在;同时对政治文化的自信还应该建立在我国公民政治文化拥有强大的凝聚人心的功能,在集体主义的精神引领下,集中精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是真正建立在坚实基础之上的。也正是因为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认同感,公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才能拥有无比坚实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当前大学审美文化深受大众文化影响的问题,从文化学、文化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大学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作为精英文化的大学审美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变异,并就借鉴大众文化、提升大学审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我们对传统文化采取了激烈的批判和否定态度。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人民的理性选择。可以从五个方面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当代舞作为一个舞种已被认可,得以与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相平列,并在创作和传播上都呈现出勃勃生机。究其原凶,与中国当代舞的审美趣味契合于中国传统审美取向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王丙珍 《前沿》2013,(2):110-111
在西方美学史上,审美文化的概念存在了220年;在中国文明史中,审美文化起源于各民族的远古时代,并且与生态理念紧密相关联.当下,美学从抽象走向日常生活、从中心走向边缘、从小区域走向大生态,在批判与继承中建构着当代中国生态审美文化,这不仅是文化研究与生态美学的转向,而且结合与拓展了两者研究的思路与维度.  相似文献   

9.
论当代中国公民政治文化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文化具有一致性,表现在领袖阶层与群众阶层的一致以及各地区、年龄、文化程度、民族及性别等方面的一致;但同时也存在差异性,这也表现在上述各方面,认真分析研究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整合社会力量,保持社会稳定,在21世纪顺利实现我们的第三步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曹冬英  王少泉 《前沿》2013,(9):25-29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学者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及中国行政改革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当代中国行政文化进行的研究较少,部分学者对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的定义、分类和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研究,极少有学者关注过"当代中国行政文化与行政改革的相关性"这一问题。实际上,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对中国行政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行政改革开展了30余年的今天,对中国行政改革方向和具体措施影响力最大的行政文化是集权型和分权型行政文化,这两种行政文化在行政改革进程中相互博弈——主要发生于中国政界和学界内四类持不同行政文化观的群体之中,这种博弈将促使中国的行政改革和行政文化朝着在"适度分权"和"适度集权"之间"摆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二人转     
作为一种地域性很强的艺术文化形态,二人转是指广泛流行于东北三省、横跨曲艺和戏曲两个艺门类、由一个人进入角色演的"单出头"、两个表演的"二人转"和三个或更多人物装扮方式进行表演的"拉场戏",共三种演出形式组成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2.
赵本山,辽宁开原人,1958年生,1978年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并业余表演二人转.1980年进入西丰县曲艺队当演员,1982年曾经主演二人转"拉场戏"节目《摔三弦》,获得全省小戏调演优秀奖和全国电视戏曲"金鹰奖",同年调入铁岭市民间艺术团.  相似文献   

13.
桑农 《思想战线》2007,33(2):19-23
当代学术界有关中国美学的研究既有一定的成绩,又存在一定的误区。中国美学资源的发掘、中国美学话语的重建、中国美学经验的阐释,三种思路各有得失。只有以当代中国的艺术与审美经验为理据,解决当代中国的美学问题,中国美学才能完成其现代建构,真正做到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代审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美学自身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即审美活动成为人的重要生存方式,成为人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的重要评价尺度和追寻目标。美学的这种发展逻辑又是由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决定的。美学的发展历史从审美层面映现了人的解放的步伐和程度。在影响当代审美文化的各种社会因素中,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规律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I am still painting the same subject I have always been drawn to,everyday people.They don’t have to be Chinese subjects,although I think that has been an expectation of Chinese artists for the last few years."  相似文献   

16.
伴随经济全球化运动和过程出现的“全球文化”是新世纪人类文化的主流 ,其主体形态则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工人阶级的文化 ,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 ,是规范人类实践活动的行动纲领 ,具有世界意义和人类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正步入全面的转型期,当代中国监狱也随之进入了转型期,监狱的转型本质上就是监狱文化的转型,而监狱文化的转型首先出现的是监狱文化的冲突。当代中国监狱文化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本土与外来的冲突;人治与法治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忽视,文化出现断裂的危机.高等教育特别是现代大学文化传承的社会机制在传承与创新方面应该发挥其作用.本文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进行考察,探究代表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中教育价值的实现,这对丰富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德胜 《思想战线》2004,30(3):107-110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这一话题的全部困难与希望,直接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活动的中国语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构需要确立一种基本信念: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构首先是理论自身的任务,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美学自我内在理论价值的存在方式。而提倡"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构的原创性",既意味着对于单一意识形态延伸理论形态的突破和对于简单意识形态话语的超越,同时也向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学者提出了一种与时代相符合的创造性理论活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