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恩来与“文化大革命”初期的铁路交通陈扬勇“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尤其是动乱最为剧烈的前三年,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的铁路交通,经历了一场世界交通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劫难。为了维系最起码的铁路运输生产而不至于使国民经济全面瘫痪,身处政治漩涡中的周恩来费尽了心...  相似文献   

2.
历时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在这场内乱中,周恩来历经磨难,饱经沧桑,努力维护党的团结,维系国民经济的运转。 在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周恩来运用正确的经济思想,巧妙地引导着已经偏离航道的经济航船,绕过急流险滩,继续航行。周恩来在这个时期的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尤为珍贵。限于历史文献的不足,笔者可能永难深入周恩来在这个时期深层次的思想境界。然而,这并不影响笔者对这一时期周恩来经济思想的研究热情。  相似文献   

3.
历时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周恩来在这场内乱中以“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精神,维护党的团结,维系国民经济的运转,使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一定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就。”①周恩来在“文革”期间指导经济工作的主要思想和做法是:一、强调既要革命,又要生产,经济基础不能乱,生产绝不能停  “抓革命,促生产”,是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一个口号。从…  相似文献   

4.
孟红 《世纪风采》2008,(10):9-13
多少年来,反映周恩来总理的诸多影视、文学作品及回忆录,多是侧重展现周恩来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忍辱负重等品格,但有血有肉、真实全面的周恩来绝不缺少严厉的一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部长们不止一个曾说过:“我这辈子只怕两个人:怕主席的威严,怕总理的认真。”但这里所言的“怕”总理,缘于周恩来的严厉,缘于周恩来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极端负责。  相似文献   

5.
从新中国成立到周恩来逝世,周恩来对印度进行正式国事访问有3次。其间,中印关系曾经友好发展、高潮迭起,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友好交往的典范,首创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种举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受西藏因素、边界因素、国际形势等影响,中印关系也曾从友好走向疑惧、从论争走向战争、长期冷战对峙。为中印友好关系的开创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付出巨大努力的周恩来让人深切缅怀。  相似文献   

6.
孟红 《世纪桥》2013,(8):30-33
周恩来作为一位国家领导人,经常要下基层视察工作或进行慰问活动,在很多情况下,吃饭、住宿等是一件免不掉的事情。尤其是如何防止基层的领导同志设盛宴,避免大吃大喝问题,恐怕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出于对周恩来总理的爱戴,各地群众在适当的时候总想给他送上一些家乡土特产等礼物,这本属人之常情但周恩来却一贯严于律己,作到按原则办事,不搞特殊化,清正廉洁,在这方面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榜样。  相似文献   

7.
孟红 《世纪桥》2013,(10):30-33
周恩来作为一位国家领导人,经常要下基层视察工作或进行慰问活动,在很多情况下,吃饭、住宿等是一件免不掉的事情。尤其是如何防止基层的领导同志设盛宴,避免大吃大喝问题,恐怕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出于对周恩来总理的爱戴,各地群众在适当的时候总想给他送上一些家乡土特产等礼物,这本属人之常情但周恩来却一贯严于律己,作到按原则办事,不搞特殊化,清正廉洁,在这方面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榜样。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楷模.他总理国务26年,要求"人人都要关心提高我们国家的生产力",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繁荣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不断创造国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与此同时,他确定"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我们的经常性和根本性的任务",作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在十年内乱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维系国民经济的运转,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他忍辱负重,苦撑危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小平说:周恩来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要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9.
陈鲁民 《学习导报》2012,(14):40-41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出访归来,第二天在报纸上有消息说“周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看到此,周恩来找来写此报道的记者,指着报纸上的消息说:“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还‘神采奕奕’?”他还说,我们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现在,天灾人祸搞得我们连饭都吃不饱,我周恩来作为国家总管,居然还“神采奕奕”?这样宣传“上不合于国情,下不安于民心”。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科技发展战略思想论要陈杨勇周恩来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也是新中国科技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他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发展科学技术等问题曾进行过深入思考和探索,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长远...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与上海有看不解之缘。民主革命时期,周恩来在上海领导过举世震惊的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主持过数年中共中央的地下工作;解放后,周恩来对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工会工作十分关注,曾多次会见老工人、劳模代表,并亲临市总工会与全市工人代表欢度春节。在世纪伟人周恩来百年诞辰之际,上海部分工会工作者和劳动模范深切缅怀他们所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心里时时惦记着工人沈涵是原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周恩来在沪的几次与工人会见的重要活动他都参与组织及具体安排。忆及往事,年近80高龄的他仍十分激动地说,周恩来是我们国家的总理,日…  相似文献   

12.
孟素 《党史文汇》2013,(2):18-23
各级领导干部对待亲属的态度和做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家事,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关系到党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周恩来作为国家总理,一以贯之从党、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不仅一心为公、执政为民,严以律己、廉洁奉公,而且还把无限的关怀和浓厚的爱意融人对家属亲戚的严格要求之中。为此,周恩来亲自制定了十条家规:一、不准晚辈丢下工作专程看望他,只能是公差顺路看看;  相似文献   

13.
在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前夕,吴小宝同志出版了他的新作《周恩来1946年在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版)。这本书反映的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周恩来革命生涯中的一段重要时期。研究这段历史,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夜,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争取国内和平,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同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集团进行了怎样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同时也有助于人民了解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怎样积极贯彻党中央的正确方针,  相似文献   

14.
老海 《党建文汇》2006,(2):25-25
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中国社会上突然广为流传开一份《周恩来总理遗言》,并且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手抄本,在亲朋好友中秘密传着。接着又流传到境外,世界上有130多个国家的电台、通讯社刊播了《周恩来总理遗言)。《周恩来总理遗言》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5.
廉洁清正彪炳千秋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柴玉英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周总理一生廉洁清正、公私分明、艰苦朴素、严于律己,是我们每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丝毫不沾国家和群众的便宜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朱德都亲切地称周恩来为“好...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志向远大,立志献身於祖国的解放事业。但是他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前,思想上有过许多曲折。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周恩来在青少年时代所崇拜、引以为楷模的人物。从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代写的文章和留日时的日记来看,周恩来所崇拜的人物是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家梁启超。梁启超出生于1873年,1896年23岁时在上海主编《时务报》,以通俗易懂的文笔介绍西方近代国家的社会制度、思想而名噪一时。1898年周恩来出生,正值梁启超协助康有为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梁启超自当往日本。在日本长期的流亡生活中,梁启超在《清议报》…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出身于旧时代的官宦之家,受儒家思想影响.也是遵循“厚葬祖先,光宗耀祖”这一道德规范办事的。但是,周恩来自从投身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成长为一位坚定的共产党人后,对旧家庭的这一传统观念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建国后,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已充分认识到我们国家人多地少.旧的葬俗早已成了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一个不小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精神与风范研讨会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1998年3月23至27日,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和重庆市中共党史学会在周恩来进行过特殊斗争的山城重庆联合主办了"周恩来精神与风范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与会代表本着严肃认真、积极求实的态度,对周恩来精神风范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主要围绕下列议题展开:一、"周恩来精神"与"周恩来的精神"与会学者一致赞同把"周恩来精神"作为一个科学的历史范畴来研究,认为周恩来精神博大精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对如何界定这一概念的内涵产生了不同意见,进而出…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军事家周恩来》序言(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四日)江泽民《伟大的军事家周恩来》一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组的同志请我为之作序,我欣然应允。周恩来同志的才识全党皆知。他“才兼文武”,“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他是以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赠款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劳病逝。周恩来同志赠送的花圈缎带上写着“伯芬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论”。张伯革逝世后,周恩来同志一直惦记着张家人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周恩来同志给张伯各夫人送去五百元人民币,嘱咐有关部门的同志好好照顾张夫人和她的子女。周恩来赠款@巴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