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语言是族群组成的客观条件之有形特色之一,具有与他者最容易区分的特征。语言背后隐藏着各族群不同的文化习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任何语言政策的拟定与执行深刻反映着政治角力与权力较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以及语言权概念的提出,各英语国家的语言政策也作出相应调整,从英语独尊到尊重少数族群的语言和文化,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我们选择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既有原住民,又主要是移民的英语国家,从语言权的角度,对其语言政策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使用母语作为一种基本人权,通过法制和草根运动将母语和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加以保护,有效维护语言的生态平衡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这些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周娜 《前沿》2011,(8):148-150,158
文化全球化时代,汉语被强势的英语排挤,从我们的身边渐行渐远,母语生存危机四伏:英语发烧,母语被冷落,中学生的汉语答题令人啼笑皆非,大学生的汉字书写让人惨不忍睹,报考研究生的优秀人才被英语分数拒之门外,网络语言和西方话语引领时尚风潮并大行其道,母语大滑坡颓势日趋明显。面对全球化,通过对中国母语的生存情状的勾勒,引发我们对母语危机有更高的警觉和对母语的生存发展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老舍先生关于文学语言论述的分析,透视出他对汉语文学的认识、情感、态度以及对语言文学发展的期待,显示了他对母语文化的认同、坚持、维护并努力贡献回报的文化人格。对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母语文化有一定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4.
1、明确商业银行的企业属性,建立银企伙伴关系。商业银行是企业,这在商品经济社会应当是常识。但在实践中旧习惯的惰性仍起作用,政府可以指派银行贷款清理“三角债”,贷款给企业交税,企业可以拖欠大批贷款不还,等等。这就模糊了银行是企业的属性。不承认商业银行是企业,不尊重商业银行的企业利益,不维护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就不会有平等的、合理的、和谐的银企关系。作为政府,应象爱护国有工商企业一样爱护国有金融企业;国有工商企业,既然在经营中离不开银行支持,就更应当注意尊重、维护银行的权益,信守与银行签立的合同、…  相似文献   

5.
叶君 《长白学刊》2008,(4):142-144
语言具有双重身份,这决定了在语言接触中必然发生文化接触。母语者对母语与外来语的语言态度体现了其价值现,而对外来语的认同与对母语的忽略则体现了其价值观念的变化。汉语在与英语接触过程中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严重。需要人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你认得汉字吗?”在韩国。不少企业都会对应聘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汉字考试也出现在企业的招聘考试中;在日本,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接受汉字检定考试:在越南,尽管能够认识汉字的人已经不多,但汉语近年来成了仅次于英语的热门外语.汉字书法家也在当地社会受到格外尊重。在历史上.汉字曾经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各国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当年的汉字文化圈也开始出现了新一轮的汉字热。  相似文献   

7.
以邻为鉴     
记忆犹新的是在2002年第3期本刊本栏,曾经发出过“勿轻汉语”的呼吁。可是,近期以来,令人遗憾的是, 不够重视汉语教学的情况似乎已更引人注目。信手拈来的例证,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多到不胜枚举。“一个语文老师的困惑和苦恼”所产生的广泛共鸣, 是最近的事。一方面,国际汉语教学不断升温,“汉语水平考试”(HSK)日益推广,在全球创办100所以汉语教学为主的“孔子学院”计划正开始实施。而另一方面,在我们国内,具有天然优势作为母语的汉语教学,却未能与时俱进,水平还有明显下降的趋  相似文献   

8.
刘东彪  刘怡 《前沿》2012,(4):180-181
随着世界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被大多数不以其为母语的人作为通用语或者国际语言来使用。本文主要从英语语音方面探讨大学英语教师对“标准英语口音”以及不同英语口音的观点和态度。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英语已经成为国际语言这一当前形势,并且许多教师仍然认为标准英语口音只有美音和英音,而其他的口音并不标准,并且汉语式的英语口音是不被接受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以汉语、日语、英语为主要语言或者母语的中国、日本、西方各国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或习惯表达语 ,来反映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观念价值和思维方式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傅振国 《创造》2010,(8):108-109
当前,英语正以一种强悍的姿态侵入汉语,其速度可谓惊人。现在中国知识分子反思自己,都会大吃一惊地发现:我们的语言习惯甚至思维习惯已经有一部分变成英语文化了。倘若不重视英语侵入汉语的问题,再不采取有力措施制止汉英混杂的蔓延,若干年后,汉语将变成汉英混杂、不汉不英的语言;单纯的汉语将不再是单独能够表情达意的语言体系。防止英语侵入的问题,虽然没有解决就业问题、战胜金融危机问题来得紧迫,但它却是一个关乎国家语言安全、文化安全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人常常会议论,为什么他们在美国难以进入管理层。大家共识集中的一点是: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语言使我们在沟通上吃亏。所谓语言问题,不仅因为汉语不是国际通用语言,最重要的是我们华人当众言说能力差。在正式场合里做报告往往照稿子念,不是太罗嗦,就是不切要点,不生动活泼、不幽默,呆板没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党建研究》2011,(10):1-1
习近平强调,广大老干部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是建立新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功臣。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学习老干部就是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就是重视党的重要政治资源。  相似文献   

13.
母语和我     
母语与故土文化对我的影响 我是个纳西人,纳西语是我的母语,它对我来说,有一种魂牵意系的魔力.我觉得它是世上所有的语言中与我的精神和心灵世界关系最为密切的语言.尽管如今我当了教授、博士,并常有机会到国外讲学访问,在生活和工作中用得最多的是汉语以及英语,写作最多的是用汉文,但我不能想象,如果我不讲自己的母语,我的精神世界和人生会有多大的缺憾.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我们在探索考试文化人性化过程中,也陷入了“人性化崇拜误区”、“细节化崇拜误区”。“过分细化”不应成为流行考试文化,在全国各地的高考热还未散去之时,笔者这样议论似乎不太合时宜。但看到那些非常精细的考场设置和社会的过分爱护,笔者心里不禁有些不舒服。有论者说“惟有把细枝末节都想到、做好,才能让考生享有一个舒适的高考环境,而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最近,某县有位乡长,因为缺乏号召力而导致工作被动。由此他埋怨干部群众不尊重他,不支持他。果真如此么?恐怕未必。俗话说:“锅不热,饼不贴”。烙烧饼时,要把锅烧热,锅不热,饼就贴不上去。笔者认为,作为一乡之长,要使干部群众尊重你,支持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干部群众要“热”。“热”,就是要放下“架子”,切实信任、尊重、关心、爱护干部群众,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然而,现实中有的领导确实存在这样的误解:似乎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太随便了”就会失去领导的威信。抱着这种认识。一些领导遇事“三冷”(冷面孔、冷心肠、冷方法),使得领导与群众之间竖着一道“墙”。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 ,常把汉语的语言规则运用到英语语言中 ,受汉语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干扰和影响而说出的或写出的不合乎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称之谓中国式英语“ChinaEnglish”或“Chinglish”。本文拟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词汇、句式、语篇等层面来分析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17.
何谓“爱护”,《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其为“爱惜并保护”。任何人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一旦得到外界的点滴爱护就会逐步健康地发展下去,取得自我进步和成功,这种爱护于人于事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内在动力和外界支撑。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发现许多中途“落马”的领导干部,总是从自身思想出现偏差,失去监督,被一些人的所谓“爱护”包围起步,一步一步地被极具杀伤力的“爱护”拉向深渊、走向末路。因为“爱护”,有人便常在你跟前唱赞歌,套近乎,把你封闭在一个圈子当中;因为“爱护”,有人才帮你考虑“后路”,让你趁在位时大捞一把;因为“爱护”,才…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坚持工作目标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建立起新的工作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不断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手段;就是要通过尊重人、爱护人、充分挖掘人的潜能等方式方法,达到提高认识、健全人格、协调关系、和谐环境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它充分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坚强意志。这是一部和平统一法, 保护、爱护、关心台湾同胞法,法律条文充分尊重我们台湾同胞的情感和当家作主的愿望,字字句句饱含着对我们台湾同胞的关心和爱护,处处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  相似文献   

20.
邓金玉 《传承》2011,(7):46-47
以人为本、执纪为民是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反腐倡廉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定"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把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贯穿于工作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