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泼皮刘邦由一介布衣到当上皇帝,除了自身多谋善断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自起事伊始,便得到了一帮哥们的鼎力相助。但若论起私人交情来,和刘邦最要好的人当属卢绾。这哥俩的交情,非其他任何人能比:  相似文献   

2.
董仲舒 《政府法制》2010,(23):39-39
南唐后主李煜本不想当皇帝,他只想当个风流才子他擅长绘画,精通音律.他的书法学柳公权,甚得其妙,诗、词均有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若不生在帝王家,他一生过得可能很愉快.  相似文献   

3.
在封建社会里,能进朝廷做官,是光宗耀祖、福荫后代的一大幸事。可幸运指数高的职业风险系数也高,稍有不慎,打屁股是小事,降职、罢官、坐牢、流放等亦属正常,掉脑袋也不稀奇,所谓“伴君如伴虎”。因此,在皇帝身边混饭吃,须揣着十二万分的小心。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也有敢同皇帝开玩笑的人。  相似文献   

4.
许峰 《政府法制》2014,(8):12-13
民国后期,贵州传出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一个三十出头的女子当上了县长。翻检中网历史,女子当皇帝者有之,如唐之武则天;握兵权者有之,如明末起兵勤王的秦良玉;当状元者亦有之,如太平天困时期的傅善祥。但独掌一方当县长者,则要等到1948年许芳媛主政息烽。  相似文献   

5.
在封建君主专制时代,皇帝深居深寓,与外部世界长期处在隔绝的状态。而皇帝首先要了解国家,才能治理围家。皇帝要想不被架空权力,就必须得到臣子的回应,这就要求下臣们时刻了解国家大事、百姓动向,然后上报皇帝,等待皇帝作出相应的施政方针。  相似文献   

6.
亦铭 《政府法制》2011,(2):13-13
元文宗图帖睦尔是个饱读诗书的风雅皇帝。在《元诗选》中就选有他的名诗《自建康之京都途中偶吟》,诗日:“穿了毯衫便著鞭,一钩残月柳梢边。两三点露滴如雨,五六个星犹在天。犬吠竹篱人过语,鸡鸣茅店客惊眠。须臾捧出扶桑日,七十二峰都在前。”这首诗流畅明快,意境清新,吸引了后来在南京当皇帝的洪武帝朱元璋。  相似文献   

7.
从秦始皇嬴政"称帝"到窃国大盗袁世凯"驾崩",中国历史上一共出了408位皇帝。在这些皇帝中,有很多人的名字起得相当搞怪,生造字、冷僻字常常让人"畏名如虎"——皇帝们,连起名都追求"与众不同"、"超人一等"呢!  相似文献   

8.
小东 《政府法制》2013,(5):34-35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集神权、皇权、族权于一身,忠君是最高的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绳。在公众场合敢对皇帝大不敬,那是死罪,那是要杀头的,所以旧时有一句民谚,叫“关起门来骂皇帝”,但也有不怕死的,当面骂皇帝,或者写打油诗、编排戏剧等方式来骂皇帝的。骂皇帝骂得最热火朝天的要数唐代和明代两个朝代。  相似文献   

9.
辽东 《政府法制》2008,(4):52-52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集神权、皇权、族权于一身,忠君是最高的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绳。在公众场合敢于对皇帝大不敬,那是死罪,那是要杀头的,所以旧时有一句民谚,叫“关起门来骂皇帝”,但也有不怕死的,当面骂皇帝,或者用写打油诗、编排戏剧等方式来骂皇帝的。骂皇帝骂得最热火朝天的要数唐代和明代两个朝代。  相似文献   

10.
解读闻言     
闻言(文言)其人,若观其名,骐骥腾空,驰聘寰宇,身材峻拔,强健伟岸,博广好学,顾名思义,闻者听也,言者说也,遇事敢听、敢做、敢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1.
刘典 《法律与生活》2012,(14):44-45
在漫长的中华历史中,皇帝这一特殊的角色总是吸引了太多的眼球。皇帝管理宇内群臣,如此庞大的工程,没有“两把刷子”是干不起来的。做皇帝也有做皇帝的学问,这门学问被称为是“帝王心术”,是皇帝驾驭天下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2.
一国之君的皇帝,为了和下属搞好关系,也常常请客。只不过,皇帝请客称为“赐食”。所谓“赐食”,就是皇帝笼络或奖赏下属,而赏赐的一顿饭或吃的东西。不过,吃皇帝请的饭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敬业的皇帝     
王国华 《政府法制》2010,(16):37-37
一般人心目中,皇帝大多不成器,只知吃喝玩乐享受生活,工作则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像嘉靖皇帝,在位45年,大半时间躲在后宫。其实,历史上敬业的皇帝颇有一些,清朝中前期的几位皇帝都算得上够格,其中尤以乾隆为最。  相似文献   

14.
安子 《政府法制》2012,(18):22-23
唐中宗李显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武则天生他时刚刚当上皇后,高宗李治给他起名“显”,后又赐名“哲”,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结果.他比他的父亲更怕老婆,更没出息。李显的父亲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儿子是皇帝,侄儿是皇帝,更要命的是,他的母亲也是皇帝。在这样一个超级强大的阵容中,李显是最普遍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皇帝乃九五之尊,即使吃饭也大有讲究,清朝皇帝吃饭有“菜不过三口”的规矩。 清代,皇,蒂吃饭叫“传膳”。太监们分立两旁,各司其职,有侍膳太监、布膳太监、执法太监。一旦老太监喊一声“膳齐”,院内的乐手便开始鼓乐齐鸣,皇帝在太监们的簇拥下到膳桌旁用膳。.皇帝吃饭不能说话,全凭侍膳太监的眼力。皇帝的眼睛瞧到哪个莱,侍膳太监就要赶紧把哪道莱挪到皇帝面前。但侍膳太监不许献殷勤,比如说“这道莱时兴”、“这道菜味道好,您尝尝”等等、.皇帝如果吃哪道莱超过三口,执法太监就会高喊一声“撤”,这道莱就必须撤下去。这之后的十天半个月皇帝都不会见到这道菜了,即使馋得流口水也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16.
一般来讲,守业皇帝都比创业皇帝的胆量要小。这是因为创业皇帝的天下大部分是马上天下,南征北战,东伐西决,一寸一寸的疆土都是靠体力和智慧赢来的,  相似文献   

17.
张玄素,生于隋初,河东蒲州虞乡(今山西芮城虞乡)人。其人为人忠谨,精于吏治。武德四年(621年)五月,秦王李世民打败了窦建德。张玄素因有清名,被李唐任命为景州录事参军。武德九年(626年)秦王李世民即位,是为太宗。久闻张玄素贤名,即命召见,问以治国之道。玄素不远千里从景州赶到京城长安,带着对黎民百姓的深刻同情,向太宗进谏,陈述形势:隋太大乱,争夺天下的人不过十来人,绝大数的人都在等待有道明君发号施令,真正想背叛朝廷有意作乱的人很少。由于皇帝残暴专断,国法日乱,不能使天下人安居乐业而迫使他们作乱罢…  相似文献   

18.
环球 《政府法制》2009,(10):45-45
查看清代文献,朝廷对贪污行为的公文记载一直是直言不讳的.如索额图“贪侈倾朝右”等类似记载,历历在目,为何偏偏对贪首和坤在皇帝的谕旨中惜“贪”如金呢?这其中暗藏雷人玄机。当时,嘉庆对和坤位极人臣、揽权索贿、乱政祸国的狂妄行为,早有耳闻目睹,此害不除,难稳江山。只是因为即帝位后,老爹乾隆仍然控制朝政,爱和如痴,一时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9.
吴越 《政府法制》2013,(32):19-19
许多文艺作品描写,清代皇帝在金銮殿上早朝,其实,这都是虚构的。“金銮殿”,指的是北京故宫三大殿中的“太和殿”。其实,它不是皇帝上朝处理国政的地方,而是皇帝登基和举行大典的地方,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大会堂。  相似文献   

20.
罗西 《政府法制》2010,(12):50-50
中国古代的皇帝之中,有才华的不少。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皇帝雄才大略,且多是开国皇帝,才华似乎与生俱来。像唐明皇精通音律,李后主醉心诗词,宋徽宗能书善画,明天启帝最喜欢木匠活,这是偏才。与这些皇帝相比,清朝的雍正帝既不能说有雄才,也不能说有偏才,那说他弄权“有才”又从何说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