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 《政府法制》2012,(20):41-41
今天你认“干亲”了吗?近期判处的一些腐败案例,常可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很多人走上贪腐之路,背后往往有着“干儿子”、“干亲家”、“干女儿”的身影。在认“干亲”的习俗掩盖下,一些人别有用心地进行感情投资,与受贿人“合伙经商”、“共分利益”,心照不宣地进行权钱交易。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国朋党之争,最大的诟病是认“奴”不认“才”。腐败透顶的晚清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亦与党争有关。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重用的两个将帅——海军统帅丁汝昌、陆军统帅叶志超皆属无能之辈。丁汝昌在水师提督这个位置上,  相似文献   

3.
江中帆 《检察风云》2011,(18):56-57
汽车被撞沦为事故车,“贬值费”法律认不认?从两级法院截然不同的判决来看,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争议。  相似文献   

4.
阿计 《政府法制》2013,(11):22-24
经济学家说:“商标是永动的制钞机”,平凡百姓说:“买东西认牌子”。无论是何种说法,其实都道出了商标对于市场竞争、公众权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仲裁认驰”,是指仲裁委员会在裁决商标纠纷案件时是否可以对涉案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的问题。理论界一直有学者主张应该赋予仲裁机构认定驰名商标的合法主体资格。文章认为从法理角度看,“仲裁认驰”具有未来可能性;但是从我国当前驰名商标认定实践看,出于治理驰名商标认定乱象的考虑,将来一段时期内仍不适宜以仲裁方式认定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6.
张斌生 《中国律师》2000,(10):21-24
发愤消除担忧和焦虑短短十年来,我们有个别的律师蜕变得很快。“唯钱是图”胜过了资本主义土壤上成长的西方律师。什么理想、情操、宗旨、信念,都被“市场经济”庸俗化了。一言蔽之,不再是律师而成为了“钱奴”去附合那种“侯大款”的粗俗文化,趋炎附势,投靠权贵。不认及,只认对,不靠法,只靠钱。有的律师被人讥为“暴发户”还当作桂冠,自鸣得意地说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来自残酷掠夺性的“原始积累”,律师的发家和创业也同样少不了这个过程云云。就像在电子信息网络的时代还有人要模仿中世纪的海盗行径一样,这种言论实在是不堪入耳的…  相似文献   

7.
2010年4月15日,深圳市公安局宣布:深圳办理居住证明取消“不受欢迎的黑名单”。这些“黑名单”共7类,大致就是两类人员,一类是有犯罪记录或者涉嫌犯罪的人;一类是所谓的“非正常上访人员”。笔者为深圳市公安局这一尊重公民权利的举动叫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图示耐特的“大众宪法”观进行了全面的评述,认为图示耐特主张“人民宪法”的时候,主张取消司法审查权的时候,主张国会和总统的妥协,和形成共认的时候,事实上是在取消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最终剥夺了人民大众通过司法审查程序来制约“人民代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古人倡导“择善固执”,意即在善与非善之间,一旦选择了善,就笃信笃行,终生不改;虽颠沛造次,仍不放弃。这样认“善”为真为理而守礼护礼的人,是中国传统社会里的功臣,“礼治”或“德治”秩序的建立或存续,正依赖他们。今天我倡言“择法固执”。我主张,在法与非法...  相似文献   

10.
李经梧的门人们更希望,闫芳能出来认个错,说声“那是表演,是假的”。门人们说,“小辣椒”芳从学拳之初,每有小成,体宣传。的个性,便是张扬的。闫便四处炫耀,她很喜欢媒体宣传。但如今,她已不接受任何采访。  相似文献   

11.
骗保迷案     
一个自私、贪婪的男子,因财迷心窍而泯灭人性,精心策划了一起杀人骗保迷局。 他选择了一对老实巴交的夫妇不满10岁的小女孩的对象,主动上门认“干女儿”,热心地拿钱为“干女儿”交了学费,事后不到两个月,“干女儿”便遭厄运……  相似文献   

12.
胡剑 《中国律师》2009,(2):84-85
在我国古代法律史上,有一种专为别人打官司而代写诉状的人,名为“代书人”。早期的“代书人”还有“珥笔之民”、“佣笔之人”、“茶食人”之称,即不在官府登记,专在民间代写诉状,招揽诉讼的人。“官代书”则是由官方对散居民间的“代书人”通过考取和认呵后,遵守官方规定的司法程序.为人代写诉状并收取一定费用以自养的一种职业“捉刀人”。  相似文献   

13.
于霄 《检察风云》2011,(11):6-7
“食物”和“可以吃的”本来指的是同一类东西,但那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14.
丛林 《检察风云》2013,(2):60-61
一名女子婚外偷情生下儿子,不知丈夫、情人谁是孩子生父,便采用“排他法”甄别,在排除丈夫非孩子生父的情况下,女子要求情人认下儿子,却遭到情人的否认,并拒绝进行亲子鉴定。2012年10月13日,这一亲子谜案,经江苏省南通市两级法院审理,终于有了结果。并告诫世人,亲子推定并非破解亲子纠纷的“万能贴”。  相似文献   

15.
“迷信犯”是指行为人出于极端迷信、愚昧无知而采取没有任何客观依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产生实际危害结果的手段、方法,企图实现犯罪意图的情况。“迷信犯”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行为人基于极端迷信;二是出于极端愚昧无知。有著述以此为标准,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典型的“迷信犯”,另一类是愚昧犯,从本质上看,“迷信”行为也是“愚昧”的表现,将“迷信犯”分为典型“迷信犯”与“愚昧犯”,这种称谓与分类关系不过是服从于传统的刑法理论上的习惯称法,在逻辑上有种概念与属概念关系混淆之误;从实践上看,“迷信”行为与“愚昧”行为也是难以截然分开的。  相似文献   

16.
林见森 《检察风云》2013,(23):26-28
想住大房子直接从开发商那儿拿钥匙,收到假虫草要求送礼人换成现钞,女儿装修婚房购物带着老板刷卡,主动让女儿认老板为干爹就为了名正言顺收礼……很难想象,这些“下三滥”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实施依法治国维护社会稳定司法行政机关必须发挥“预防”功能作用上海市司法局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建立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长期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必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司法行政部门必须认...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阜阳地区纪委书记张雪亚从事纪检工作20多年中,有一个深切体会,那就是,同违法违纪人员做斗争,必须有“不怕得罪人,不怕丢乌纱,不怕打黑枪”的大无畏精神,做到这一点,再复杂棘手的案件也不难突破,也才能无愧于党风卫士的光荣称号。认法不认情1991年,张雪亚组织联合调查组查处地区乡镇企业局原局长马某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给国家造成240多万元损失的重大问题。谁知这一查却捅了“马蜂窝”。就在案件紧张查处时,当事人马某来到地纪委检查室,自吹说:“我北京有人,你们查不倒我。”张雪亚得知这一情况,义正辞严地说:“…  相似文献   

19.
王爱军 《政府法制》2014,(35):14-15
我们都熟知一个成语叫“德高望重”,它最早是司马光称赞宰相富弼的。富弼是个很有魅力的人,有一次他坐着轿子经过洛阳天津桥,恰巧被人认了出来,一时间人们奔走相传,把他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简直比当今的明星粉丝还要疯狂,以致原本热闹的街市空无一人。  相似文献   

20.
面对泣不成声的雨涵和哇哇大哭的孩子,尚子建沉默片刻后,长叹了一声说:“我们上一代人欠下的孽债就别让下一代人为我们偿还了,不用作亲子鉴定了,我认这个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