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人》2014,(6):90-92
在世人眼里,曹操是治世之能臣,更是乱世之奸雄,但其家书中隐含的惜财、用才、率真、孝亲一面,则证明曹操还是历史上最值得尊重的另类“土豪”  相似文献   

2.
文博 《政府法制》2010,(6):52-53
“说曹操,曹操到”、“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很少有哪位古人会像曹操这样,被我们随时提到。但是,现代人对曹操的了解实际上并不多。  相似文献   

3.
木子 《政府法制》2011,(32):31-31
鲶鱼汤 美食简介:《曹操集四时食制》记载了一道名菜是“羹鲶”,即用鲶鱼做的肉汤。  相似文献   

4.
何诚斌 《政府法制》2013,(29):15-15
哭最容易打动人,但有时候笑也是必要的。当初曹操抢占南方市场的计划失败,在赤壁逃走,本来是很狼狈的,但一路上每次稍有喘息的机会,他都会“仰面大笑”或“扬鞭大笑”,把手下的人都吓坏了,以为自己的老总受刺激发疯了呢,赶紧看住了,免得他跳楼或抹了脖子。  相似文献   

5.
《政府法制》2013,(36):4-9
学者宣布找到曹操家族遗传基因(DNA)密码。“曹操不是夏侯氏后代”之类的标题让这个学术成果看上去很滑稽。难怪多数人质疑这有何意义?其实,它一点不可笑,反而重要。当然,前提是了解这是怎么回事儿。  相似文献   

6.
曹操三令     
曹鸿骞 《政府法制》2014,(31):38-39
唯才是举《求贤令》曹操在《求贤令》里说,用人要“唯才是举”;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曹操手下有个叫丁斐的,是个很好的参谋人才,他在曹营任典军校尉时,曹操非常相信他,他有什么建议,曹操通常都能加以采纳。可是丁斐却是一个贪隔小便宜的人。建安末年,丁斐随同曹操伐吴,途中一时私心发作,利用职务之便,把自家的一头瘦牛换了公家的一头壮牛,被人告发后,受到了免官下狱的处罚。  相似文献   

7.
郭世东 《江淮法治》2010,(13):58-59
曹操(155-220)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学界研究曹操的思想,观点不一,有的认为他是法家,有的认为他是儒家,还有的认为他是儒法兼治。从他的著述与活动实践来看,其思想不仅有儒家思想也有法家思想,还吸收了道家等思想,是个融汇诸家思想为一体,突出儒法兼治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8.
扬子 《政府法制》2010,(20):44-45
汉末的曹操是历史上最牛的盗墓者。为保证盗墓有组织、高效率,曹操在自己的军中成立了类似"盗墓办公室"这样的机构。这是中国盗墓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军方盗墓机构。曹操盗墓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盗到黄金、白银,为自己的部队提供财源。  相似文献   

9.
"说曹操,曹操到"、"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很少有哪位古人会像曹操这样,被我们随时提到.但是,现代人对曹操的了解实际上并不多.  相似文献   

10.
阮卿 《政府法制》2012,(6):34-35
曹操是个浪子,无法奢求他回头,只能等着他心倦,或许到了两鬓斑白,才能等来几配夫妻的平淡恩爱,当然,依旧不会是简单的两人世界。不过,丁夫人还有一个心灵的寄托,那就是承欢膝下的儿女们,那是曹操长妾刘氏生育的孩子——长子曹昂和长女清河公丰。  相似文献   

11.
少有异才,大缺实干《三字经》中说:"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千古,是每一个中国人孩提时期学习的榜样。据说,孔融10岁时随父亲来到首都洛阳。当时,河南尹李膺名声极大,许多人想见李膺。但是,他"不妄接宾客",非当世名人和亲友不见。10岁的孔融却偏要见见李膺,李膺请他  相似文献   

12.
逆商(AQ)是人们面对逆境,在逆境中的成长能力的商数,用来测量每个人面对逆境时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的大小。逆商高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往往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锲而不舍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立体的人;相反,那些逆商低的人则常常畏畏缩缩、半途而废,最终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13.
朱国勇 《政府法制》2012,(32):45-45
北宋熙宁四年,苏轼去拜访宰相王安石,恰逢王安石在前厅会客,苏轼便来到书房等待。只见书案上写着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苏轼看了,不由哑然失笑。虽说王安石作诗喜作巧语多辟蹊径,但也要尊重自然规律吧。这明月哪里会叫,黄犬又如何能卧于花心?不通,不通之极!想着想着,苏轼不免技痒,他举起笔来,泼墨挥毫.把这两句诗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这改得还真精当,苏轼看笔墨淋漓的这几个大字,心中得意,把笔一扔,扬长而去。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才艺课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经之一.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探讨如何在高职院校开展才艺课教育.  相似文献   

15.
陈忠 《法制与社会》2011,(4):230-231
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才艺课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经之一。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探讨如何在高职院校开展才艺课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七步的距离     
谢清启 《政府法制》2012,(27):47-47
自从父王曹操说了“如果天下的文才共一石,曹植自己占八斗,我和曹丕占一斗。剩下一斗,由天下人分去吧”!我的亲兄弟曹丕和我之间的距离明显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7.
曹连观 《金陵法律评论》2006,42(2):121-126,149
文艺有着深刻的伦理学内涵,优秀的文艺作品的道德意义就在于它是人性的敞亮与主体性的高扬。缺乏伦理学的视野,就无法全面把握文艺的本真特质。文艺作品不同于道德教科书,文艺所传达的不应是抽象的直白的信条,而应该是活的生活———经过作家审美创造的生活。但文艺毕竟不是超人类的存在,文艺展示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提供测试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的光谱,文艺家的主观命意、文艺作品的客观意蕴以及受众的解读与再创造,本身就是一定价值的自觉选择和自然涵纳。伦理道德在文艺作品中必须是符合审美要求的存在,明晰的个性化(典型化)与生动的感性化,是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8.
顾建国 《金陵法律评论》2005,(2):123-127,149
张九龄是盛唐前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占其诗歌半数以上的应制和酬赠之作,在言事叙咏、运思取象等诸多方面,都已形成了自家体式,表现出或雅正俊爽、昭切畅达,或率真坦诚、性情毕现等特点.其创作为文质兼胜、情景交融的盛唐诗歌艺术风貌的形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礼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诗渗透、积淀在礼的各个环节,并暗暗地决定了礼的存在方式和礼的历史命运.而当诗变成了《诗》,"诗学"变成了"诗教"时,"礼"也变成了"礼教",礼的诗性特征逐渐消失.在礼的诗化进程中,《诗》也逐渐政治、伦理化.用诗与用《诗》的礼典意义贯穿于"礼"的诗化和"诗"的礼乐化双向互动演变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新近崛起的报导形式———深度报导———具有四个美学特征:报导视角“以大观小”,新闻事件的时空领域适度拓展,挖掘潜藏在新闻事件中的底蕴,主观感情寓于客观、真实的新闻事件的叙述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