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刑法第311条规定:“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统一罪名的司法解释,该条的罪名被确定为“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 一、“间谍犯罪行为”的含义 对刑法第311条中规定的“间谍犯罪行为”的理解,与“反革命罪”类罪的修改紧密相关。在1979年刑法中,第97条规定:“进行下列间谍或者资敌行为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一)为敌人窃取、刺探、提供情报…  相似文献   

2.
佚名 《政府法制》2013,(12):12-13
朝鲜是个神秘的国度,之所以神秘,源于它的对外封锁,以及极为出色的情报间谍工作。 朝鲜的间谍机构被称为东亚的“克格勃”,它培训的间谍水平一流,他们曾刺杀过韩国总统,追杀过叛逃韩国的劳动党总书记,制造过百余人死亡的特大空难,它的美女间谍能让众多韩国官员死心塌地……朝鲜间谍的无孔不入,  相似文献   

3.
“间谍战”是一个带有浓厚冷战色彩的词汇,然而在冷战结束20年后的今天,这个已经被人们逐渐淡忘的词却又再次引起了各国媒体的关注——自美国和俄罗斯于2010年7月达成“冷战式”间谍交换协议以来,从中嗅到久违的冷战味道的人们已逐渐发现,原来表面上笑脸相迎的美俄两国之间仍在继续着钳制与反钳制的暗斗,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职业间谍”的身份败露,足见新一轮的间谍战早就悄无声息地重新开始了。  相似文献   

4.
文摘     
也许你不相信,当今美国成长最快的行业之一,竟是经济情报行业。 新出版的《间谍对抗战》一书强调,“白”间谍和“黑”间谍不再为东方或西方政府服务,而是为环球经济中相互角逐的大公司服务。电脑网络成了他们较量的主要战场。各公司竟相利用新的方法挖掘具有竞争力的  相似文献   

5.
间谍作为国际法问题起源于战争。因为没有关于敌人的武装力量、意图及军事行动的各种情报,战争是无法进行的。战争产生了间谍,间谍也就成了战争的重要手段。因此海牙章程第三十四条承认了这样的习惯规则:使用为获取关于敌人和敌方的情报所必要的方法被认为是许可的。也就是说,国际法给予各史战国以使用间渫的权利。为了获取必要的情报,使用间谍,不论是采取行贿的方法,或是他们自愿无偿地提供情报,一向都被认为是合法的。如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于战线外进行的间谍活动始终相当活跃。但另一方面,当这种行为是敌国士兵或敌国私人在交战国战线后方所做的时候,国际法又给予交战国权利把它们当作不合法作战行为,可以加以惩处。较早的《英国法律汇编》中把间谍行为称为“奸细”,已明确规定予以严惩。各国或以刑法、保密法,或以国家安  相似文献   

6.
1944年夏,组织上要我去宁波,化名徐国芬,加入已打人日寇宪兵队的“400反间谍小组”。  相似文献   

7.
西方媒体不久前报道称,英国军情五处(M15)于2010年11月底拘捕了25岁的该国议员助理凯蒂娅·扎图利韦特,指控她是俄罗斯对外情报局(SVR)的间谍,存在通过色诱方式接近英国好色议员以刺探该国军事机密的嫌疑。  相似文献   

8.
“帝国之花”潜入南京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国主义为了配合其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曾向中国境内派遣了大批的特务、间谍,深入到各要害部门,刺探情报,进行破坏活动。在这些间谍中,除了赫赫有名的川岛芳子外,还有一个被称为“帝国之花”的老牌女间谍南造云子。  相似文献   

9.
周玉华 《法学评论》2022,(6):120-130
间谍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的重要罪名。我国《刑法》第110条主要列举了两类传统间谍行为,一是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二是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这一规定严重不适应反间谍司法实践需要。本文在比较各国间谍罪立法基础上,提出修改间谍罪的相关规定:一是在刑法分则第一章增加经济间谍罪的规定,同时,删除刑法分则第三章“第219条之一”规定;二是强化对间谍预备犯的打击力度,对进入“禁止区域”行为作为间谍罪(既遂)提前严厉打击;三是强调不仅要打击间谍组织、间谍组织代理人,更要将一切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或非法提供国家机密、情报”的行为作为间谍罪定罪量刑;四是将“针对第三国间谍活动”犯罪化;五是优化间谍罪的刑罚体系,包括犯间谍罪,又犯其他罪的要数罪并罚、犯间谍罪而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相似文献   

10.
高欣 《政府法制》2012,(30):24-26
英国公务宴请要明确记录 因伦敦奥运会而再次回到世界焦点的英国,公务宴请向来以从简、实用为主。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英国人公私分明,“公务”和“吃饭”并不是被联系在一起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李俊峰 《检察风云》2010,(17):44-46
事实上,英国历史上曾经也有过一段政治腐败横行的时期,被称为英国政坛的“中世纪”。但随着国家民主化、法制化的进展。痛定思痛的英国政府开始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从那之后,腐败问题在英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在近年“透明国际”组织公布的廉政排行榜中,英国一直处于前茅。在86个国家中排名第11位。总的看,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犯罪的法律思考郎俊义一、计算机犯罪的主要特点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公安机关查处了数以千计的计算机犯罪案件,其花样繁多、手段新奇,如“特洛伊木马术”、“意大利香肠术”等等。不仅涉嫌盗窃、诈骗、贪污、侵占、敲诈、破坏、间谍等绝大部分犯罪现象,而且涉及...  相似文献   

13.
《公民与法治》2013,(14):47-48
每年初是英国火车票价调价的时候,因为今年涨价幅度可能较大,在英国民众中引发很大争议。英国自从上世纪90年代实行铁路改革后,虽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但票价的45%仍由政府调控。这一体系充分体现了英国铁路的运营特点——车路分开,即铁路设施国有化,火车运营私有化。 历史 英国铁路几经轮回英国铁路运输始于1825年,是世界铁路运输的鼻祖。走到今日,英国“火车”已经经历了“私有化一国有化一私有化”的轮回。二战前,英国铁路在自由竞争中发展为多头垄断,最后以全行业亏损而终结。二战后,英国工党政府建立了国有化铁路管理体系,国家财政的负担同样颇重。  相似文献   

14.
“雾都”、“阴霾”、“昏暗”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的开篇就细致描述了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进入20世纪中期,英国人为摘掉“雾都”的帽子,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努力治理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5.
提到间谍、情报、人们立即联想到叱咤欧洲的007、前苏联克格勃的“千面人”阿贝尔其实,就在司空见惯的经济生活中,特工的活动愈加频繁……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时,我公出到英国,结识了两位英国的公务员:迈克和普雷斯。 迈克是伦敦市政府内的一名“文官”。在英国人的印象中,文官是较为清闲的一类职员,但迈克却并未感到轻松——政府有很多“规矩”让他不敢越雷池一步:英国公务员每周有五个工作日,日办公时间为8小时15分钟。迈克和政府其他公务员必须按时上下班,  相似文献   

17.
孟红 《政府法制》2011,(2):28-28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败退在台湾的国民党认为反攻大陆的时机到来,便乘机向大陆派遣了大批间谍特务。他们开出的价码是“杀死一名部长,奖励十条黄金”。被谋杀的重点对象之一就是时任广州市长、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叶剑英。  相似文献   

18.
丘吉尔刚刚回到伦敦不到30天,英国潜伏在德国的间谍就把德国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约德尔将军在1940年6月30日的讲话送到了白厅首相府:  相似文献   

19.
英国宪法中的议会主权与法律主治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议会主权”被认为是产生英国宪法的第一条大义。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英国行政力量的加强和欧盟法体系的加入,“议会主权”受到了来自国内行政集权和欧盟法效力的限制和冲击。尽管如此,它依然保留了其在宪政体制中的核心地位。“法律主治”是以“议会主权”为前提的,其作为“英吉利制度的要素”和英国宪法产生的第二条大义,与“议会主权”共同构成了英国宪法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20.
美国《经济间谍法》对商业秘密的超强度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间谍又称工业间谍、商业间谍、经济“鼹鼠”。他们受国家专门机构的指派 ,或受公司以及金钱的驱使 ,使用各种非常手段搜集有关经济情报 ,以此争夺商机和技术 ,击败竞争对手 ,从而获取一定时期的商业优势。美国是世界上经济间谍最多的国家 ,由于其经济、科技的发达 ,也受到其他国家间谍的威胁。美国为了有效地保护商业秘密 ,于 1 996年 1 0月通过了《经济间谍法》。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规定窃取经济秘密法律责任的联邦法律。在此之前 ,美国保护商业秘密主要通过判例法来实现 ,在 1 979年《统一商法典》颁布后 ,此任务便由《统一商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