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最近10年来频发贪腐大案,越来越引起政治学者关注,他们开始运用理论工具,寻找贪腐官员的思想变迁、信仰扭曲的蛛丝马迹,求解在整个社会道德规范和政治制度改革背景下的“防腐、反腐”之道。然而,对官员群体的思想状况研究,却受限于少得不能再少的科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杜甫来需要用11年的牢狱之苦去洗刷他贪污30万元的污点了。杜甫来贪污案与众不同的特点在于他是一个我们很少关注的“带钱下派”的官员。  相似文献   

3.
王戡 《政府法制》2014,(25):48-49
古代御史制度高度依附于中央权力,或者说皇帝的权力。但无论哪个朝代,那些来自监察院,被称为御史,或者在戏剧里被称为八府巡按的监察官员,都很难真正解决贪腐问题。历史学家吴晗曾说,“一部二十四史充满了贪污的故事”,此话固然不假,但是五千年的贪污史也是五千年的反贪史,中国人还是发明了许多反腐惩贪的制度,监察御史制度便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4.
有人问:反腐肃贪,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喊了几年,现在究竟反得如何,肃得怎样了? 回答是:不能说我们已毕全功于一役,丑恶的贪污腐败现象都已全部肃清;但事实至少是这样的:不管哪里出现腐败,也不管他是谁,只要他贪污了,或者受贿  相似文献   

5.
2012年新年伊始,副部级贪官周镇宏落马。周镇宏贪腐案除了与茂名腐败窝案有关外,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此人具有理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头衔,是个爱出书的学者型“雅腐”贪官。近几年来,中央加大反腐肃贪力度。大力加强制度化反腐,加紧构建科学反腐体系,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像病菌抗药性一样,一些贪官的“抗反腐”伎俩也在“升级”,官员贪腐的花样不断出现新的变种,不仅有送名贵字画和艺术品的“雅贿”现象,还有一些可以称之为“雅腐”的行为,比如这些年蔚然成风的官员出书热现象。周镇宏的落马,引发了公众对“雅腐”官员爱出书乱象的担忧和抨击。  相似文献   

6.
尝读《清史稿》,在康雍两朝中有些政情似与肃贪污、倡廉洁有关,值得借鉴。 康熙49年,户部亏空侵蚀购办草豆银两大案被康熙帝发觉。十余年间历任户部尚书、侍郎凡120人.亏空侵蚀银子达44万两.其中户部堂官希福纳贿贪污20多万两。康熙帝没有逮捕审问他们.但是责令限期偿还。这个集体性的大贪污案件,使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刘青山、张子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起腐败大案的两名主角。在他们被执行死刑后的两个月,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贪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公布施行。而这起案件的主控检察官,便是孙光瑞,当年查办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委员会的委员,时任河北省检察署检察长。  相似文献   

8.
吴克利 《检察风云》2012,(17):23-25
一张看似普通的发票,其实有三大疑点。经过讯问,不但发现了党员干部违反禁令进入色情场所的违法行为,而且发现了地方官员和开发商勾结利用开发项目圈占国有土地、转手加价倒卖的线索,从而发现了一起涉嫌收受巨额贿赂的贪腐大案。  相似文献   

9.
沧海 《江淮法治》2010,(18):28-29
渭南市临渭区交通局原局长雷建民,最终栽倒在自己所修的“腐败路”上。这着实在东府大地引起了极大的震动。雷建民利用职权在人事安排调动、工程项目建设上大肆贪污、受贿,其贪污数额达378.88万元,受贿数额达42.9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额达433.32万元,从而创下了渭南已查处官员的贪腐之最。  相似文献   

10.
谭赋 《法治纵横》2011,(12):30-33
受贿1.45亿余元、贪污5300余万元、违规返还土地出让金7100余万元一随着号称“三多”的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案的开庭,国内官员贪腐的纪录被刷新。  相似文献   

11.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高人民法院《关于贪污、贿赂、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告》发布之后,在二个半月的限期内,全国共有三万六千一百多名贪污、贿赂等违法犯罪分子到检察机关投案自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全国上下也由此而大开倡廉肃贪、加强廉政建设之风气。形势令人鼓舞,民心亦为之而大振。然而,成绩之下也隐藏着几个不平衡:投案自首者中,基层干部、经理、业务员多,党政机关干部少,中、小案件多,大案少,经督促后自首的多,主  相似文献   

12.
刘俊 《政府法制》2009,(1):24-25
十年来,中国不断与国际接轨,摸索出一条中国式反腐之路。 2008年10月,中国官场刮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肃贪风暴:文化部党组书记于幼军被免职;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朱志刚、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主任吕国友被“双规”。其中,黄松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因涉嫌贪腐被查处的最高级别司法官员。  相似文献   

13.
说到反腐肃贪,人们经常说那句“老虎苍蝇一起打”.区分“老虎”和“苍蝇”,依据的是贪腐者的级别职务,但“小官大贪”的危害同样不能小觑. 最近,在安徽省淮南市,就有一位这样的“小官大贪”受到了法律惩处,他就是凤台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原党委书记、主任范光林.由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范光林等五人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经田家庵区法院开庭审理后,于2016年10月8日作出判决:被告人范光林犯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十九年,并处罚金300万元.  相似文献   

14.
粮食,事关国计民生之大计,是国家的计划物资。粮食收购和销售的价格由国家规定。目前我国的粮食价格主要有平价、议价、超购价等不同的种类。贪污粮食的犯罪分子除直接盗窃实物外,很大一部分正是利用粮食不同种类之间的差价而进行的。近年来,在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产粮区,贪污粮食的现象相当严重,有的犯罪分子动辄就贪污粮食上万斤。江西有一个基层粮管所二十三名职工,贪污粮食的就有二十二人。粮食贪污的发案率很高,据某地一九八三年的统计,粮食贪污案占整个贪污案的百分之六十,远远高出其他案件的发案率。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规定,贪污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通常绝大多数单位都有规范健全的财务账目,贪污行为在财务账目上必然留下蛛丝马迹。但实践中仍有一部分是“无账”贪污案件。“无账”贪污案通常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采取收入不记账的方式侵吞公款或在侵吞公款后故意隐匿、销毁财务账目,造成无账可查的案件。较之一般类型的贪污案,“无账”贪污案的作案手段更为隐蔽、狡猾,案情更为复杂,取证、认证工作更为困难。一般来说,“无账”贪污案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6.
贪污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是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之一。贪污案是现阶段反腐倡廉,严厉打击经济领域里的犯罪分子比较突出的案子。律师如何在贪污案中很好地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近几年承办了几件贪污案,取得7较好的辩护效果。我认为在贪污案辩护过程中要十分注重证据的运用。一、必须深入吃透案情,认真调查收集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律师受理贪污辩护案件后,必须深入吃透案情,认真调查收集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调查收集证据,首先应从认真阅卷入手,通过阅卷…  相似文献   

17.
一系列因美容而发生的贪污、受贿案件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实施。这种新型的"美容腐败"潮流极具隐蔽性,使得很多女性官员抱有侥幸心理。截至2012年12月初,京城多起因美容而衍生出的系列贪污、受贿大案在历时一年多的全面调查后,已由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陆续侦查终结。  相似文献   

18.
一润 《法律与生活》2014,(23):30-32
正浙江省杭州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前副局长张新因从保障房审批中受贿、贪污1亿多元被判处死刑。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一手制造了迄今为止浙江最大金额的一起保障房贪腐案。2014年9月16日,历时一年半之久的浙江省杭州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前副局长张新腐败大案在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杭州中院)公开开庭宣判。张新受贿1.24余亿元、  相似文献   

19.
论刑罚在肃贪治腐中的地位●杨红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不仅严重干扰了经济建设,而且侵蚀着国家政权。因此,清除腐败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近年来,我们厉行法制,以刑罚严惩贪污、受贿,收到了明显的成效。然而,是否可以把刑罚当成“惩一奸之罪而止境内...  相似文献   

20.
读史偶拾     
我对清代监察司法的了解纯属偶然。一次翻阅《清史稿》,无意间竟查到乾隆二十一年,山西曾发生过一桩山西及现蒙古西部地区两地官员联手的贪污大案,似乎已涉及到"国家统一",震惊朝野。乾隆闻奏勃然大怒,拍案而喝道:"山西一省,藩臬朋比为奸,吏治之坏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