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8月17日庆祝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独立61周年之际,印尼驻华大使苏德拉查(SUDRAJAT)特向三位中国人士颁发奖状,感谢和表彰他们多年来在促进印尼中国友好与合作方面所建立的功勋。颁奖仪式在印尼大使馆隆重举行。荣获奖状的三位中国人士中第一位是北京大学教授孔远志。出席颁奖仪式的有印尼驻华使馆官员和来宾约200人。孔远志教授荣获印尼驻华大使颁发的奖状@康善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魁北克约翰·艾博特大学(John Abbott College)人文、哲学、宗教系主任斯蒂芬·奥洛夫(Stegchen Orlov)教授应北京大学历史系的邀请,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下午在北大临湖轩举行报告会和座谈会。自越南侵柬以来,他曾三次赴柬访问,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他作了一个精采的报告,并放映了他在几次访问中摄制的幻灯片,使与会者颇有亲临其景的感觉。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北大历史系、东语系和南亚研究所的部分教授、教师、研究生和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东盟外交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8日外交部正式建立,国家政府总理周恩来兼任外交部部长。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周总理对外交干部明确提出“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的要求,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与东南亚10国建交历程1950年1月18日,中国与越南正式建交,首任驻越南大使罗贵波。中国是越南第一个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南将1月18日定为外交胜利日。1950年4月13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交,中国驻印尼首任大使是王任叔。但1967年10月30日印尼和中国中断外交关系。1990年7月,中国与印尼恢复外交关系,双方发表了…  相似文献   

4.
(一)荷兰莱顿大学蒂欧教授来厦访问荷兰皇家协会会员、荷兰——印尼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莱顿大学东南亚和太洋洲研究系主任蒂欧(A·Teeuw)教授夫妇于4月8日至12日来厦进行学术交流。蒂欧教授在厦门大学期间,向南洋研究所、历史系、中文系和外文系等单位有关人员先后作了二次报告。在题为《荷兰学术界研究印尼问题概况》报告中,他着重介绍莱顿大学自1851年该校成立印尼语言文学系以来的研究情况,指出不少印尼学生在荷兰留学后成为印尼民族运动的先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荷兰对印尼的研究曾一度中断,1975年成立荷兰——印尼文化交流委员会,双方合作研究印尼地方史。目前有20多个印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 6月 2 8日 ,中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及其两个修改议定书。 10月 8日 ,中国与东盟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正式签署该条约 ,成为东南亚地区以外第一个加入该条约的大国。《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是东盟的支柱性政治文件之一 ,也是规范东南亚地区内外国家间关系的行为准则。 1976年 ,在东盟成立的九年后 ,东盟五国在印尼巴厘岛签订了该条约。其宗旨是“促进该地区各国人民间的永久和平、友好与合作 ,以加强他们的实力、团结和密切关系” ,即通过区域内外的友好合作保…  相似文献   

6.
你想了解一位原来沉迷于书斋的莘莘学子,在20世纪40年代风云岁月里如何觉醒而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吗?你想了解一位著名学者成长的经历吗?你想了解一位追求真理、甘于奉献的爱国知识分子的艰辛心路历程吗?那么,反映罗荣渠教授学术人生的《北大岁月》一书,将告诉你这方面许多动人的故事。本书作为《罗荣渠文集》第四卷,将在2006年5月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罗荣渠,北京大学教授,历史学家,中国拉丁美洲史学科重要创始人。他1945年考入西南联大,1996年在北大燕园突发心脏病去世。在这半个世纪中,他经历了北大发展的四个时期,即昆明西南联大时…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印尼统治阶层中的极右势力集团不断制造所谓“华人控制了印尼经济”的舆论,并以此作为掀起反华排华的主要依据之一。这种舆论的流毒既广又深,经常成为印尼政局不稳定的一种祸根。苏哈托上台以后,虽然吸取了苏加诺时期反华排华所造成恶果的教训,尽量压制反华排华事件的发生,但仍然无法消除所谓“华人控制了印尼经济”这一“神话”,甚至他本人也相信上述的“神话”。因此,在他执政的15年来,  相似文献   

8.
月 2日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电台广播,他們阻止住了亲印尼的部队在东帝汶的一次大规模攻势。自从印尼军队去年十月七日发动进攻以来,已有大约一万名印尼侵略军官兵被歼灭。 (《参考资料》1976年1月3日<上>) 2日帝汶人民民主协会等四党首脑对葡萄牙的谴责表示不满说:“印度尼西亚志愿人员到东帝汶是应东帝汶人民的要求,旨在协助东帝汶人民为摆脱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的暴行的斗爭,而东帝汶人民在该暴行下早已渴望自由”。 (《印尼日报》1976年1月2日) 2日印尼大使海迪尔·安瓦尔·沙尼今天通知联合国,在东帝汶已由亲印尼的四个政党在该地区首府帝力成立了一个临时政府。並要求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把该临时政府成立宣言当作联合国的一项正式文件予以散布。  相似文献   

9.
一九九○年三月四日,印尼总统苏哈托在西瓜哇茂物达波斯牧场召集了27位著名华人大企业家举行座谈会,进行对话。他在会上正式向企业家们发出号召要求他们将其集团所属企业(公司、工厂、银行等)25%的股份出售转让给印尼合作社。三月十二日,印尼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部长根据总统讲话指示的精神,发出了“关于合作社拥有企业股份”的通告,要求企业家们采取行动,予以实施。这是苏哈托政府执政以来,对华人经济及企业集  相似文献   

10.
一1 999年 1 0月 2 1日 ,在印尼人民协商会议总统竞选中 ,拥有 350 0多万会员的伊斯兰教师联合会主席及民族复兴党 (创建于 1 998年 7月 )创办人阿卜杜拉·拉赫曼·瓦希德 (印尼人俗称其为“古斯杜尔”)当选为印尼共和国第四任总统。年届花甲的瓦希德曾两次中风 ,行动不便 ,一眼几乎失明。但他思路清晰 ,精力过人。上任不久 ,即风尘仆仆出访 2 0多个国家 ,一方面重塑印尼在 1 998年 5月暴乱中受损的国际形象 ,另一方面争取国际援助 ,振兴印尼经济。与此同时 ,他采取措施削弱军人势力 ,巩固文官政权 ,着力重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争取实现民族团…  相似文献   

11.
印尼是自然资源和物产丰富的国家,近些年来,由于苏哈托政权采取较为切实可行的政策,印尼的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不久以前,苏哈托在一次集会上宣布:“目前(即一九八一年)印尼的平均国民收入为360美元,比一九六九年增加三倍”。外国报刊多数认为印尼国内的经济情况确有好转。这一成就主要是苏哈托政权凭借  相似文献   

12.
1月1日苏哈托总统发表新年文告,谈到印尼与中国关系时,表示印尼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感到高兴.但是,认为它不会影响印尼对中国的态度.他说,"对于印尼来说,我们两国的关系是取得改善,还是保持现状,这完全取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印度尼西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印尼政府于1967年“冻结”对华外交关系。1989年2月,苏哈托总统决定同中国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印尼对华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印尼是亚太和东南亚地区的大国之一,在本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和印尼发展友好关系,对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一大堆照片中,他一眼相中她。
  她,看到他的那一眼,也是一见倾心。
  他是清华最年轻的教授,而她是北大的校花,真是应了那句“才子配佳人”。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纵横》2005,(11):80-80
●1~2日,印度尼西亚旅游胜地巴厘岛1日同时发生3起爆炸,已造成26人死亡、100多人受伤。这是继2002年恐怖爆炸袭击事件以来,巴厘岛第二次遭遇重大袭击。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2日在视察遭受连环爆炸袭击的巴厘岛时说,警方调查表明1日傍晚的爆炸是自杀式袭击事件。5日,在庆祝印尼建军60周年典礼上,苏西洛总统说,恐怖分子的行为已经一再玷污了印尼在国际社会上的好名声。他呼吁印尼军队要有效地加入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当中。●7日,近70年来没有发行过字典的柬埔寨于当日出版了一本柬埔寨字典。该字典收录了大约4.1万字,售价约为7美元。这…  相似文献   

16.
印度尼西亚的第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外资投资法案是“1967年的外资投资法案”,但它并不是如有些文献所说的“是印尼的第一个外资投资法案”。因为印尼的第一个外资投资法案是1958年的《外国投资法案),但当时正处于苏加诺政权时期,正是印尼民族主义思潮高涨时期,加上荷兰殖民主义者的两次“警卫行动””和美国帝国主义支持印尼地方分离主义者的叛乱活动,印尼政府对外资投资基本上采取了敌视态度,分别在不同时期设收了英、荷资本企业与美国资本企业并加以国有化。印尼政府在这段期间内基本上是采取依靠政府资本而不是依靠外资投资发展民…  相似文献   

17.
郑瑶 《国际交流》2010,(2):36-38
应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国会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周铁农于2010年5月25—30日率交流协会代表团访问印尼。今年是中国印尼建交60周年,也是两国政府共同确立的“中国印尼友好年”,代表团一行所到之处均受到东道主的热情款待,访问始终是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傅斯年“学而博则仕”1917年,留美的胡适到北大哲学系任教。当时北大文科生中,学问功底最好的是山东来的傅斯年,绰号“孔子后第一人”,被传统派教授黄侃、刘师培视为国学后继者。在胡适感召下,傅发起《新潮》杂志,与《新青年》呼应,为新文化作鼓吹,李大钊在北大图书馆为《新潮》专辟了编辑部。“五·四”当日,火烧赵家楼,傅是带头者之一。北大毕业后,傅于1919年冬,从上海启程到英国留学,慨然有尽览西学壮志。同行的俞平伯到英国没有一个月,就乡思难忍,洋食难吃,苦不堪言,偷偷溜走。傅为追回好友,一直赶到马赛,也没能说服他。与俞平伯相反,傅…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新闻周刊》1976年11月8日一期发表一篇评印尼政情的文章,题为《印度尼西亚:希望在消失》。该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印尼当局的强烈反应。苏哈托总统、马立克外长、国家谍报统筹机构副主任穆托波中将等官方人士相继发表谈话,指责《新闻周刊》的文章是“旨在搞垮印尼”。这篇文章已摘译发表在1976年12月2日和3日的《参考消息》。本刊现将这一期《新闻周刊》的另一篇特写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印尼选民在2004年的三次直选总统投票表决使印尼的政治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民主党候选人苏西洛当选为印尼首位直选总统,人们期待这位被印尼媒体称为"SBY"或"会思考的将军"的总统将在印尼实行改革,给印尼带来繁荣和生机,结束印尼多年来经济停滞不前的尴尬局面.与前总统相比,苏西洛对治理国家以及制定政策的细节更感兴趣,所以他面临的危险是他的政治对手所主宰的国会,这将令其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