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丽萍 《青年论坛》2006,(2):130-133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20世纪早期最杰出的文学批评之作。王国维具有知情皆胜的才情、文哲兼备的学养、中西贯通的识见,《人间词话》融会了他的这些优长,成为他的代表作,在篇章结构、概念拟定、命题推演中兼具诗情哲理,是一部哲思与才情汇成的华章。  相似文献   

2.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充分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捍卫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这部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和实施,是一部“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法律。对于这样一部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事关国家主权、事关全国人民的情感与尊严的宪法性法律,我们应该有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一、《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背景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三大…  相似文献   

3.
董蕾 《青年论坛》2006,(4):150-152
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反映在语言的词汇系统中,就是相关行业词汇的系统性、规模性的出现,其内容涉及到商品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形式则体现出汉语词汇发展特定阶段的风貌。这些在《喻世明言》的经济词汇中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2001年新《婚姻法》五年多来的实际运行做考察和评析,认为2001年修改《婚姻法》虽然在立法上、理念上及法律规范层面上取得非常大的进步,但实际社会效果有限,没有完全实现其立法目的。要有效地调整婚姻家庭关系,需要在完善法律体系时重视法律规范与社会规范等其它社会调控体系的协调,在法律与社会规范的和谐共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中实现调整目的。在加强立法的同时,也应该高度重视规范的可行性,研究其实际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统一的法律来规范、统一公安行政许可,使得公安行政许可与即将施行的<行政许可法>有许多矛盾和不相统一之处,存在诸如设定滥、程序乱、效率低、监管差、责任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级公安机关应以<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公安行政许可.一要统一清理现有的各类公安行政许可,依法裁减不合法和不必要的公安行政许可;二要规范操作程序,实行公开、公平、公正;三要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依法限时办结;四要加强检查与监督;五要落实责任.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台湾研究》于1993年正式出版发行,是一份综合性学术双月刊,由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主办,是大陆涉台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本刊主要刊载涉台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以及基础性研究等学术文章,内容涵盖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历史、文学、宗教和两岸关系等领域,辟有"两  相似文献   

7.
班昭《女诫》的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汉代历史文化为背景,依据班昭的人生经历、家学承传和文本内容,论证《女诫》的女性教育思想,即是劣势中女性生存智慧的教育,及两性平等教育的理念。同时也论证了《女诫》在汉代群体自觉意识向个体自觉意识转变过程中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石晓媛  孙塔娜 《前沿》2012,(7):178-180
本文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无双传》这两部文学作品作为参照,分别从两部作品的情节和写作目的;两部文学作品写作时期所经历的文化和思想运动及对其的影响;两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其深远的影响;两部作品描述的现实问题;两部作品的内容;两位作者在当时社会作为文人的地位;作者所处的国家各自所信奉的哲学思想;作者所处的国家对人的约束方式等方面来浅析中西文学乃至文化的异同之处,从而促进双方的了解,最终达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夏辉  杨丽华 《青年论坛》2007,1(2):131-133
《憩园》是巴金后期所写的一篇中篇小说。它不似《激流三部曲》像一条澎湃的河流,曾裹挟了那个时代众多的青年,勇敢地走出家门,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的勇气。它就像贵阳郊外的花溪一样缓缓地流淌着,向读者讲述了两个家庭从兴盛到衰败的历史。这部充满感伤气息的牧歌式作品,让人感到生命的沉重,像壶陈年老酒,愈品愈觉醇厚,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0.
媒体,包括报纸、刊物、广播、广告等形式,都是交织着各种不同话语的场域。对一定范围内媒体内容的解读和分析,有助于理解媒介语言背后的文化意识和潜在话语力量的相互关系。本文的写作,便是基于这一基本观点的实践和尝试———选取广州《新快报》2004年5月出版的母亲节专题文章为分析对象,力图厘清其中不同话语的存在以及叙述策略;并通过分析表明,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广州”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下,《新快报》以怎样的方式切入“母亲节”这一主题设定,又以怎样的方式对该主题进行书写,塑造着“母亲”的角色内涵———更重要的是,文本话语当中的权力关系所呈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能否启示着另一种或者多种的阅读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继1996年主编的《台湾历史纲要》之后,陈孔立先生的又一部与台湾有关的新作《台湾历史与两岸关系》近日由台海出版社出版。该书共26万字,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关于台湾历史”,共选了13篇文章;第二部分为“关于当代两岸关系”,共选了11篇文章;另有二篇附录。这里想要谈的主要是“关于台湾历史”部分。如果说三年前出版的《台湾历史纲要》只是如实地记载历史的事实,正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没有对不同观点进行批评的话,那末,《台湾历史与两岸关系》则主要是针对台湾方面的不同观点进行讨论,提出商榷的。这是本书的最…  相似文献   

12.
杭慧 《前沿》2007,(5):212-214
《金陵十三钗》是旅美华人作家严歌苓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而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本文试从叙事学的角度对此文作一番解读,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以及叙事干预三个方面来探究《金陵十三钗》的叙事艺术,在这样的叙事分析中更加贴近和了解严歌苓的创作世界。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学术界发生了由郭沫若引起的《兰亭序》真伪之争。在当时中国文艺界正处在开展对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批判的时候,史学界却展开了这场不大不小的学术之争。《兰亭序》笔墨官司的争论双方,看起来主要是以各界的专家学者为主,围绕着学术问题而展开的,但背后又受着看不见的政治因素的推动,从中可以看出学术与政治的纠葛,以及当时的中国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14.
宾恩海 《思想战线》2006,32(5):107-113
将“现代主义因素”确立为《野草》的一个重要特质来加以分析,正是谋求对《野草》中大量苦闷彷徨空虚绝望的“情感压抑”的深化理解。《野草》所指涉的众多精神命题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空幻、绝望、死亡、荒诞等基本主题有很大同构性,其艺术形式上的象征意味、非实指性、哲学品格的追求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外部特征也惊人地相似。《野草》在表现现代人的危机意识、探索人的心理深度方面为中国新文学开辟了艺术表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与台湾关系法》企图通过长期维持“两岸分离现状”保护美国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范围的霸权利益,反映了美国强权政权竭力延缓中国统一进程的实质。《与台湾关系法》深层次伤害中国人民心理,影响了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给台海地区带来不安定因素;美国流行的同《与台湾关系法》相关的“维持两岸军力平衡论”、“售台防御性武器是台湾防卫之必需论”、“优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论”等违背政治现实,损害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现行《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寿文 《前沿》2010,(13):50-56
对两部法律性文件文本的对比,以及两部法律性文件修改的内容的对照表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无论在体例、结构、内容、还是立法技术上都深深受到现行《宪法》的影响;而现行《宪法》立宪思维存在的误区正是导致《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存在缺陷的罪魁祸首之一;这种误区表现为《宪法》与《民族区域自治法》关于"总章程"与"民族自治地方的章程"、"母法"与"子法"、"民主事实的法律化"与"党的民族政策的法律化"的对应关系的误读上。这三大误读是导致《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可操作性弱的原因之一。为了两部法律性文件的实施,正本清源,还《宪法》与《民族区域自治法》性质之本来面目,是学界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7.
一美国国会在中美建交后,通过了一个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并由总统签署发布执行。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79年4月28日即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抗议照会:“中国政府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如果美国方面在台湾问题上不恪守建交时达成的协议,而怀有继续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这只会给中美关系造成损害,对中美任何一方都不会带来好处”。当里根还是作为总统候选人时,他说过这样的话:“我感到满意的是,《与台湾关系法》为维护我们同台湾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官方的充分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但由于尚没有一部具体的专门的人权保障法律,致使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缺乏法律的规范。针对这一问题,借助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推出的《警察人权标准与实践·警察使用的人权袖珍手册增订本(2003年)》,通过基本法律精神和基本警学学理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解读,为我国警察制度建设及公安人权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8月1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这是继1993年8月中国政府发表《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2000年2月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之后,全面系统阐述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方针和有关政策的第三份白皮书,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第三份白皮书进一步重申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和现状,  相似文献   

20.
高慧 《青年论坛》2006,(6):64-66
《大学》作为儒家人格修养的启蒙著作,其所构建的以“三纲领”、“八条目”为核心的道德修养体系,对儒家道德人格的塑造和道德教育的实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对历代为政者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强调领导者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建设依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大学》从重视“修身”的重要性到提出“修身”的途径和方法都为我们这个课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