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鑫 《刑警与科技》2014,(24):110-111
据相关部门调查,中国目前60%-70%的家用锁芯仍然采用上世纪90年代盛行的弹子锁芯,由于其在市场中已经流通十几年,致使其内部结构和开锁原理已被小偷研究的了如指掌,技术开锁时间也从几分钟到目前的几秒钟,这样的锁在小偷面前形同虚设,给家庭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再加上近年来锡纸开锁技术的盛行,更是使家庭安全隐患雪上加霜.传统锁具低级的防盗性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家庭防盗需求.  相似文献   

2.
殷晓章 《中国审判》2009,(11):32-33
作为一个在公安局备案的锁匠,刘继平在河南省固始县有一定的知名度。2006年,广东一家制锁厂在郑州市举办悬赏50万元的开锁擂台赛。刘继平开锁成功,而主办方却以其未遵守“技术性比赛规则”为由拒绝兑现奖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采用技术性开锁进入室内作案的案件逐年增加。由于其作案手段的特殊性、作案方式的隐蔽性,使其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一大隐患及因素。笔者就“十字型”开锁器在锁具上的形痕特点及形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报载,近日,犯罪嫌疑人刘某打电话找来一家开锁公司,谎称自己家中钥匙丢失,开锁公司很快便为其将房门打开,结果刘某轻易地进入了熟人租住的房间,并将房内所有家电盗卖。这是日前合肥市警方破获的一起借助开锁公司实施盗窃的案件。这起案件让很多市民感到震惊。不少人担心,开锁匠  相似文献   

5.
盲摸器开启轿车用弹片锁形成痕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盲摸器开启轿车用弹片锁形成的痕迹。方法解剖盲摸器开启的弹片锁后,观察比对弹片上痕迹位置和形态。结果4s店购买的锁具较小商品市场购买的锁具不易形成痕迹;经验丰富的开锁人员较经验少的开锁人员不易形成痕迹;盲摸器二较盲摸器一不易形成痕迹。结论盲摸器开启汽车锁形成的痕迹与锁具材质、开锁人员及工具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租住在武昌周家大湾的张小姐前不久被反锁门外,她顺手拨通楼道里张贴的“急开锁”电话,来人不问张小姐身份,不到5分钟就将防盗门打开。庆幸之余,张小姐不免后怕:要是小偷请他们开锁岂不是太方便了?(见6月14日长江日报)  相似文献   

7.
1案例资料2006年2月,某市发生一宗入室盗窃案,门锁完好,窗户防盗网完好无损,经检验,原配钥匙没有配过。对锁检验如下:圆头弹子平端面的一侧边缘有摩擦痕,锁体弹子孔边缘的棱角被倒平。在与被磨损的弹子孔边缘同侧的锁芯孔壁上,有摩擦痕迹。技术人员根据以上痕迹特征,排除了钩状工具等几种常见的开锁方式,难以确定开锁工具。后抓获了案犯,缴获了案犯身上的钥匙坯,通过多次实验,最后确定为用钥匙坯开锁。2讨论2.1钥匙坯开锁的痕迹形成钥匙坯开锁是利用锁具本身的互开率。锁具质量较差,其零件加工精度差,为钥匙坯开锁创造了条件。钥匙坯为“一…  相似文献   

8.
利用口香糖开启三保险锁痕迹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技术开锁具有的隐蔽性不易被发觉,因此在犯罪现场中,经常被案犯利用对锁具开启,实施犯罪。随着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智能化,新的技术开锁方法不断出现。2001年以来,我市发生了20余起用口香糖堵锁芯孔开锁系列入室盗窃案,在侦破案件中,为了全面了解其技术开锁的原理,我们对有关锁具进行了解剖,对痕迹的形态、出现的部位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最后判定案犯先用钩状工具挑拨三保险锁,后用口香糖堵锁芯孔,转动锁芯开锁的作案手段。从而将这20余起盗窃案予以串并。后抓获犯罪嫌疑人,该交待了伙同其他案犯利用钩状工具与口香糖开锁入室盗窃…  相似文献   

9.
《法庭内外》2006,(12):57-58
法官: 刘某从一家国有公司退休后,被返聘担任公司会计。至2006年2月,刘某多次利用报销假帐的方式,侵吞公司人民币6万余元。有人认为,从手段上看,刘某之举确实属于贪污,但因刘某已退休,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故不构成贪污罪。该观点对吗?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的进步,锁具越来越先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犯罪手段随之改进.技术开锁实施盗窃的案件现在越来越普遍,此类案件不同于普通撬门扭锁的案件,因为粗心的人,根本看不出犯罪分子是从哪里入室实施盗窃的,使被害人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恐惧,严重影响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的稳定,影响很坏.而且,我发现有相当多的基层技术员一旦没有看到明显的破坏痕迹,就简单归类于技术开锁,随即忽视对于防盗门的仔细勘查,从而导致这些案件的一些有利的证据失去,甚至在个别案件中,本应该定性为盗配钥匙开锁熟人作案、很容易使用传统方法破获的案件也被错误定性,从而失去破案的有利时机.技术开锁,因为开锁工具种类繁多,下面将根据不同类型的技术开锁案件来专门论述防盗门的勘查策略.  相似文献   

11.
《法庭内外》2007,(1):57-57
刘某与某人寿保险公司签订了“长泰安康(A)的人身保险合同,约定:被保险人为刘某丈夫肖某,受益人为刘某;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的条件,保险金额为每份1万元,  相似文献   

12.
铁案的代价     
曾经遇到这样一个案子:某中外合作经营公司的外方董事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刘某在担任中方董事与外方合作经营期间,向外方索要报酬10万元,并提供一张假发票以代收款签字。证据状况是,外方董事提供的中外合作经营公司支出10万元费用的财务凭证,外方董事关于到刘某办公室送钱过程的证言,外方董事助理关于从公司财务账上支取10万元交给外方董事并亲眼目睹外方董事走进刘某办公室的证言。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8日,太原市公安局小店分局平阳路责任区刑警队“8·7”案件专案组经过连续一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打掉一个利用专用奥迪开锁工具盗窃奥迪车车内财物的犯罪团伙,一举抓获康某、刘某等团伙成员10名,破获系列盗窃车内财物案件100余起,涉案价值100余万元,收缴专用奥迪开锁工具4把、弹弓i个、作案汽车5辆,追回被盗笔记本电脑4台、手机20余部及香烟和名酒等多种赃物。  相似文献   

14.
基本案情2002年12月,A国有公司总经理刘某(中共党员)经人介绍认识了B公司总经理王某。在交往中,王某了解到A公司有一批B公司正急需的紧俏商品出售,同时也知道刘某有收藏书画的喜好。2003年4月,王某找到一个做书画生意的朋友,提出要购买一两幅知名画家的字画。王某的朋友拿出一幅题有“白石老人”字样及印章的国画,告诉他说这幅国画系著名画家齐白石的作品。王某当场出资5万元将该画买下。随后,王某将该画送到刘某家中,向刘某表明这幅画是著名画家齐白石的作品,价值5万元,刘某推辞一下就收下了。送画后,王某向刘某提出从A公司购买紧俏商品…  相似文献   

15.
犯罪嫌疑人刘某于2004年4月28日与吉林某汽车锗运公司签订了运输承包合同书,合同约定刘某被聘为该公司商品运输车司机,承包公司固定的商品运输车,按照公司安排和管理,为公司从事商品车运输,刘某交付风险抵押金3.5万元,合同约定期限为3年,如承包人提前解除合同,公司不返还抵押金,承包人要遵守公司的纪律和要求。后犯罪嫌疑人刘某在承包过程中,感觉不挣钱,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刘某系中共党员,某税务所所长。2002年4月底,刘某辖区内某商贸公司(私营企业)经理王某邀请刘某一家三口在“五一”期间与王某一家一同外出观光旅游,刘某表示同意。同年5月2日至6日,由王某出资,王某、刘某两家一同参加了由某旅行社组织的新马泰五日游活动,共花费8万元,  相似文献   

17.
常鸣 《法庭内外》2006,(12):63-63
2006年11月6日,因涉嫌使用虚假手段诈骗工商银行昌平支行车贷款1072.4万元,北京涌鑫投资咨询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审。和他一同受审的还有北京市金陛房地产公司法定代表人曲某。  相似文献   

18.
某市国有棉纺织厂设备动力科实行报帐制,工资由厂里如数下拨。科长肖某为了从厂里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指使科内会计刘某每月扩大耗材报损,从厂里套取现金。1998年五月到1999年6月,刘某先后18次作假,共套取现金20万元转入小金库。除3万元用于科里招待开支外,其余17万元经肖某同意后以发奖金、节日福利、加班补助、降温费、烤火费等名义20次私分给全科10名职工,但肖某和刘某各分得现金2.5万元。案发后追缴全部赃款上交国库。某市检察院在讨论定性时意见分歧较大。第一种意见认为,私分公款现象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且工厂…  相似文献   

19.
1暴力拧锁开锁原理 近几年来,暴力拧锁开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案件日渐增多,这种开锁方式所使用的工具简单易作,便于携带,并且利用这种方式开锁的成功率很高。因此,研究暴力拧锁方式开锁的原理,及暴力拧锁方式开锁在锁体上形成的痕迹特点,对刑事技术人员在现场勘查中分析开锁方式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媛 《中国检察官》2011,(22):51-58
【基本案情]2010年5月中旬,刘某被向某雇佣开装载机(俗称铲车),在某市北关环岛附近“趴活儿”,向某如约供应刘某每日的午餐及支付相应工资。同时,向某将其停放铲车的院子钥匙交由刘某保管,安排其每日完工后将铲车开回院中停放。数日后,由于业务量少.向某在装载机上张贴了“售车”字样的标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