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中国的比较法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40年,比较法学教育作为法学教育的一门新学科在中国的出现,是近代中西方法学在教育领域兼容实施的产物.也是中国人博稽中外,以中西方文化丰富法学、开拓法律文化领域的大胆尝试。它的产生既与反动统治者对待教育的保守落后态度有关,更和帝国主义进行文化侵略,精神渗透、侵夺我国司法主权的历史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是当前法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中国和西方有着完全不同的法律文化传统,因此这样的比较研究变得十分困难。但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摄取中西之精华,剔除其糟粕,既弘扬了中国传统文明,又吸收了西方近代进步的法律思想,对我们建设新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当代法学教育的法理学透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房文翠 《法学家》2002,(3):116-120
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合格法律专业人才为内容的教育活动.①法学教育作为传承、创造人类法律文明的社会活动,是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共振下生成与进步的,也是在影响社会的进程中完善与发展的.因此,研究法学教育首先应把着眼点放置于法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从法学教育与人类发展的互动关系中探寻法学教育发展的规律,从而为当代法学教育模式的型塑提供理论动力.受法律事业本身属性的影响,法学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学教育的水平、发展趋势是社会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本文试图从法学教育与知识经济、法治建设、可持续发展、全球化等的互动影响中,探讨、研究法学教育发展的规律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4.
对数字技术发展所带来法律问题的研究推动数字法学作为学术命题被提出。虽然数字法学发展迅速,已成为学界热门研究领域,但关于数字法学立论基础等理论问题的研究仍较为薄弱。一方面,数字法学缺乏明确的问题领域,所研究的问题本质上是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对现有法学理论体系的完善获得解释;另一方面,数字法学缺少充分的理论建构,既没有突破传统权力理论框架,也没有提出技术超越理论。因此,数字法学在问题领域和理论建构两方面均无法被证成。与其说数字法学是一种法学研究新范式,不如承认数字法学本质上是对技术应用场景的模糊概括。数字社会只是观察社会的众多视角之一,数字社会的到来并不必然意味着法学研究转向了数字法学。在法学理论上,数字法学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学术命题。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环境法学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当代环境法学的发展蔡守秋当代环境法的发展可以分为紧密联系的两个领域:一是当代环境法律的发展,二是当代环境法学的发展。前者表现在环境法的体系日益完备,环境法的调整机制日益健全,环境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等方面。后者表现在当代环境法学已经和正在...  相似文献   

6.
西方自然法学、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及社会学法学等三大法学流派向对方靠拢形成了西方综合法学思潮。通过介绍分析综合法学思潮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本文指出了综合法学试图融合三大法学派为一体,并构建一个"适当的"、"一体化的"法理学流派的过于理想主义的目标。综合法学思潮虽然未能合并或消灭原有的西方三大法学流派,但是它对西方法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国法学理论研究及法理学教材内容的变革也同样深深地打上了西方综合法学思潮的烙印。  相似文献   

7.
关于法学中国化的追问与思考:何谓法学的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的中国化既不同于法学的近代化,也不同于法学的本土化,它是西方法学和中国法学的双向互动融合过程,强调中国法学对西方法学的审视,对本国国史民情的客观评价,促使中国法学的内生发展,形成具有本国自身特点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法学中国化本身就是对经历了100多年的法学建设的反思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中国法学的真正品格.本组笔谈比较深入地梳理了中国近代以来基础法学和应用法学诸领域的中国化过程,并谨慎地认为,法学中国化的进程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不同民族之学术传播和交流的主要媒介。近代以来 ,沈家本、严复诸前辈大量译评西方法学经典著作 ,有力推动了西方法学之精神、体系和内容向中国的传播 ,促进了中国现代法学的生成和发展。为继续西学译评这一造福中国法学之事业 ,本刊特设“西学译评”之栏目。本栏目既欢迎能够反映西方法学经典性、前沿性成果的译文 ,也欢迎评介西方法学研究新理论、新方法的论文。  相似文献   

9.
反思千叶正士的“天道式法律多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学者千叶正士的《法律多元》一书,可以说是非西方法学学者对西方法学传统及其背后的西方文明中心主义的一个有力挑战。这本书的魅力之一,在于它在对日本本土研究的基础上,以法律人类学的独特视角,提出了其“法律文化的同一性原理。”其实我认为,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E·霍贝尔所提出的关于“公规”(或“文化主题”)的理论中,就可以隐隐发现文化同一性原理的影子;这样说来,千叶的上述理论,实是对霍贝尔文化观点的一种吸收与深化。①这也意味着,法学与人类学愈加明显的合作倾向,为法学领域注入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一)千叶正士的“法律…  相似文献   

10.
争论中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波 《现代法学》2001,23(4):143-151
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问题的争论 ,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评价问题 ,涉及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系统性、统一性和价值问题。二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的基本问题的态度 ,包括法与经济关系的理论 ,法的阶级性理论和法的历史发展问题。当然 ,对前一类问题不仅仅是认识问题 ,也有个态度问题 ;对后一类问题也不只是态度问题 ,同样有个理解的问题。一切严肃的资产阶级法学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在这些问题上尽可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立场和观点。  相似文献   

11.
张军 《法制与社会》2014,(8):223-224,229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国际秩序的建立,法学教育是"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我国法学教育现状明显存在着弊端,法学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法律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故法学教育最有可能完成这个时代经济文化融合的使命。我国法学传统教育有其历史的渊源及发展模式,它的存在有着必然性与局限性。改革当前法学的实践课程、理论的内容、教学考试等方式方法迫在眉睫,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是培养一个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2.
法学的中国化既不同于法学的近代化,也不同于法学的本土化,它是西方法学和中国法学的双向互动融合过程,强调中国法学对西方法学的审视,对本国国史民情的客观评价,促使中国法学的内生发展,形成具有本国自身特点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法学中国化本身就是对经历了100多年的法学建设的反思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中国法学的真正品格.本组笔谈比较深入地梳理了中国近代以来基础法学和应用法学诸领域的中国化过程,并谨慎地认为,法学中国化的进程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穆中杰 《政法论丛》2006,1(2):15-17
法学的中国化既不同于法学的近代化,也不同于法学的本土化,它是西方法学和中国法学的双向互动融合过程,强调中国法学对西方法学的审视,对本国国史民情的客观评价,促使中国法学的内生发展,形成具有本国自身特点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法学中国化本身就是对经历了100多年的法学建设的反思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中国法学的真正品格.本组笔谈比较深入地梳理了中国近代以来基础法学和应用法学诸领域的中国化过程,并谨慎地认为,法学中国化的进程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法学的中国化既不同于法学的近代化,也不同于法学的本土化,它是西方法学和中国法学的双向互动融合过程,强调中国法学对西方法学的审视,对本国国史民情的客观评价,促使中国法学的内生发展,形成具有本国自身特点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法学中国化本身就是对经历了100多年的法学建设的反思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中国法学的真正品格。本组笔谈比较深入地梳理了中国近代以来基础法学和应用法学诸领域的中国化过程,并谨慎地认为,法学中国化的进程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纵观20世纪的西方法学,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随着新的社会思潮或哲学思潮的兴起,旧法学派别不断变换自己原来的理论形式,新法学派别以其独特的“时髦”而竞相粉墨登场。然而,从总体上看,大大小小的法学派别,无论其具体形态是否一致、其称世时间是否相同。  相似文献   

16.
经济分析法学将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引入法学领域,作为一种法学研究方法,了法学研究的视野,是法学研究(方法论)的重大变革。经济分析法学的合局限性同在,应当辩证分析、科学借鉴运用经济分析法学从而推进我国社会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新康德主义法学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康德主义是康德哲学中伦理主义与形式主义的产物.而新康德主义法学,则是以继承和发展康德的法哲学为特征的欧洲西方法学流派,是新康德主义的社会哲学在法律领域中的应用.从新康德主义法学形成、发展和主要观点中,我们可以从某一侧面把握现代西方法哲学的历史演变与理论线索,对中国的法律现代化和法理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8.
“行为法学”或称之为“行为主义法学”(又称“行为法学”)在我国法学研究领域中,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研究这一课题,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方这一法学思潮,开阔我们的视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借鉴或汲取新的研究方法,以进一步繁荣马克思主义法学。  相似文献   

19.
行为法学是以行为科学为中介,联结传统法学与社会科学诸学科、边缘学科乃至自然科学门类的一些学科,独立于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一门崭新学科。它既属于行为科学的范畴,但又区别于行为科学本身;既不属于传统法学的一个分支或边缘学科,但又同传统法学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一个新兴的、独立的学科,是对行为科学与传统法学进行综合研究的产物。①因此,将行为科学对行为的研究方法与传统法学方法论进行比较和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传统法学方法论之理念对于科学研究来说,用于研究的方法本身是否科学和正确,是决定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 市场经济在当代的发展,实现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的兴趣。这不是偶然的。市场经济越发展、法制越完善,就越要求法的科学性,越要求法学的自然科学基础。 社会关系——数量关系——法律关系的客观存在,为本文提出创建“数量法学”的建议奠定了基础。数量法学的目的,在于揭示三者相互关系原理。在数量法学领域,经济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有突出地位,为切合论题需要,本文集中从经济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