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江之珠     
风景秀丽的东江湖畔,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资兴市白廊村。当年,村民从东江库区的山脚移民到山上落户时,房前屋后都是黄土疙瘩,村里田土少、行路难、饮水难,被戏称为“百难村”。为改变落后面貌,村党支部带头分别组织党员从事生猪、水产、农家游、水果种  相似文献   

2.
正大南山苏区地跨汕头市潮南区、普宁市和惠来县,纵横约35公里和50公里,面积1500平方公里,是土地革命时期东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徐向前、李富春、邓发、方方、古大存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1931年春,由于革命形势的需要,中共东江特委和潮普惠县委发动群众,于红场镇大陂村前200米处的飞鹅山下辟  相似文献   

3.
最近 ,中大档案馆在整理档案过程中 ,发现一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历史文献。计有 :1931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的《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1931年10月5日东江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的《东江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为反对国民党勾结日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宣言》、1931年10月25日东江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反对广州反动政府十月十日大屠杀劳苦工农及革命的学生》、1931年10月中国共产青年团东江特别委员会的《纪念十月革命告苏区青年群众》及东江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绘印的…  相似文献   

4.
2003年2月,是土地革命斗争时期海陆丰及东江农民运动领袖、中共东江特委委员、东江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魁亚同志牺牲70周年。为缅怀先烈,我们在研究室、丰顺县委党史研究室的支持下,到烈士战斗过的地方进行调研,撰写此文,记载烈士的英雄事迹,让革命前辈精神光昭日月。  相似文献   

5.
同志们: 明天是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79周年纪念日。今年又是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成立70周年纪念。省委党史研究室、汕头市委、潮阳市委等单位在潮阳市举行“东江革命根据地学术讨论会”和“纪念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成立70周年大会”,这是很有意义的。我代表省委热烈祝贺学术讨论会和纪念大会的召开,并向出席这两会的专家、学者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 东江革命根据地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由党的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彭湃为主要领导的中共东江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部署,率领东江人民对国…  相似文献   

6.
抗战期间,新四军军长叶挺离开新四军军部,返回家乡广东,被委任为东路守备军总指挥。在中共粤东南特委的大力支持下,他在深圳组建东路守备军总指挥部,拢集和率领东江地区的抗日武装,在东江敌后英勇抗战。他领导东江敌后抗战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但对东江乃至整个广东地区的抗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孙钿 《广东党史》2000,(2):37-38
1938~1939年,东江游击队在香港九龙设有一个联络据点,还出版《东江》杂志。组织上调我去接编《东江》时,已获悉香港当局要禁止《东江》的意图,我只编了两期,《东江》遭到封闭。 1939年上半年,《东江》杂志的停刊,激起了香港惠州侨胞、海内外侨胞的强烈反应,纷纷提出复刊要求。可是香港当局非但没有考虑侨胞们的议论,甚至将东江游击队的联络据点也封闭了。 香港是中国人的国土。但是中国人却没有在自己的国土上宣传抗日的自由。爱国的侨胞们,东江惠州一带的侨胞以及东江游击队的战斗形势,都迫切需要有一个宣传的刊物…  相似文献   

8.
东江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较早,群众基础较好,坚持斗争历程较长、范围较大、影响较深的全国十多块革命根据地之一,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分析东江地区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条件,对总结它的经验教训,无疑是有所帮助的。 一、革命根据地建立前的东江地区 1、东江地区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社会经济基础 东江地区所辖范围,主要包括广东省东部绝大部分地区,即现今汕头市、潮洲市、揭阳市、梅州市、汕尾市五个市的全部和惠州市、河源市的大部,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东、韩两江由北向南…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七年,以黄会聪为书记(三六年十月起由何鸣代理)的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在失去中央联系,红军主力长征,东江革命根据地遭到摧残,国民党八十师和一百五十七师以十倍于我之兵力不断“围剿”群众被迫“移民并村”的险恶条件下,坚持了三年艰苦卓越的斗争,革命力量不但没有被  相似文献   

10.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东江三杰"为河源革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东江三杰"的革命活动及其影响,是河源作为"红色经典"历史定位的基石。在革命中,"东江三杰"所具有的革命精神是对河源地方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值得我们永远薪火相传。惟有传承革命薪火、弘扬革命精神,才能更好地推动河源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东是现代农民运动最先进、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而东江地区农民运动发展在广东则最为显著。本文以惠阳县为中心,考察东江农民运动的发展以及与地方党团组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东江红     
一段党的光辉历程,在东江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初升的共产党像旭日一样,映红了东江;无数共产党员的鲜血,染红了东江;在党旗的红色光辉中,东江水正奔流不息,奋勇前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人民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的前夕,由中共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原东江地区21个党史研究部门共同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东江地方史》正式出版发行了。这是东江地区党史工作者献给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的一份厚礼,是中共东江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东江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是东江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 学过中国近代史的人们都知道,英雄的东江人民不但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而且有敢为人先的英雄气慨。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东江人民率先举起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大旗,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人民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的前夕,由中共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原东江地区21个党史研究部门共同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东江地方史》正式出版发行了。这是东江地区党史工作者献给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的一份厚礼,是中共东江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东江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是东江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广东党史》2008,(5):55-56
中洞位于惠州市惠东县高潭老苏区东北面,海丰、陆丰、惠阳、紫金四县交界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后方基地。大革命时期,中洞建立有农会、农军和2个党支部。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中洞人民积极参加东江第一次武装起义,揭开了东江地区武装斗争的序幕。东江第一次武装起义后,在彭湃把中洞建设成为后方基地战略思想指引下,海陆惠紫四县工农武装先后进入中洞展开武装割据的准备工作,随后中共东江特委、东江革命委员会先后进入中洞,领导指挥东江秋收起义并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6.
东江革命历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的特殊区域文化。它包括抵抗外敌侵略、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文化、孙中山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帝制的民主革命文化、国民政府为实现全国统一所发动的东征民主革命文化、东江工农运动和东江流域苏维埃革命文化、东江纵队抗日爱国文化等丰富内容。具有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特质,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特质,胸怀大局、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特质,心系桑梓、团结御侮的爱国爱乡特质。大力弘扬东江革命历史文化,有利于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利于维护地方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党员干部更加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7.
1927年4月中旬,国民党广东当局追随蒋介石集团,发动反革命政变,在广东实行了白色恐怖政策和反革命统治。广东东江地区①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举行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政策,建立人民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创建和发展东江革命根据地②,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个时期东江地区进行的工人运动,正是东江苏维埃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入了解东江苏维埃的工人运动的战斗历程,有助于更全面认识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大革命失败后,东江地区工人阶级面临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成立70周年纪念。6月30日至7月2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汕头市委、潮阳市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东江革命根据地学术研讨会”和“纪念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成立70周年大会”同时在潮阳市举行。 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吴南生,各主办单位主要领导,汕头、河源、潮州、揭阳、梅州、惠州、汕尾等东江地区各市有关负责同志和代表,参加东江革命根据地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党史工作者,以及潮阳市各界代表等近300人出席了纪念大会。参加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党史工作者及各方…  相似文献   

19.
1925年,国共合作的广东政权进行了两次东征,肃清了盘踞在东江一带的陈炯明军阀势力,使广东达到了统一,巩固了广东作为革命策源地的地位,从而为北伐奠定了基础,并且有力促进了东江一带党团组织的建立和工农运动的发展。东征的胜利与广大工人、群众的帮助和支持是分不开的,正如周恩来所讲的:"所以打平东江,不是军队的能力,是工人东江的农民,与革命军联合的势力"。  相似文献   

20.
存史求实、资政育人,是党史研究、编写工作的基本方针.历史事件的发生,其时间、地点和人物一定要真实,绝对不能篡改、杜撰和歪曲.这是史学工作应遵行的治学准则和应有的严谨作风. 1938年以前,有多个中国共产党东江特别委员会(简称东江特委),此文不去探讨研究.现就1939年成立的东江特委,其成立的时间、地点进行考证.东江特委成立的时间、地点,有两个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