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教育者生态文明观现状及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描述和分析,发现高校生态文明观总体上较过去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生态环保基础知识掌握较浅、生态文明意识较淡漠、生态文明行为待提高等,以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缺失、校园生态环境建设落后、师资水平待提高、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力度欠缺等问题,并对此做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2.
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应当从树立生态教育目标、改进教育培养机制、增强师资力量、改善教育模式等方面来提高生态文明教育质量,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要注重教育科学规划,普及和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理念,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内涵,创新教育手段,多渠道、多途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把人的全面解放与社会的解放、自然的解放统一起来。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否把生态文明作为自觉的理念,能否形成具有健全的生态道德人格,将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重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理论资源,而且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5.
宋俭波 《工会论坛》2013,(6):155-157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赋予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以新的内涵和实践要求: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节约资源、环境友好,是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必须具有的时代特征;让生产力的实现过程成为维护和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的过程,是社会主义社会先进生产力历史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创新以人为本的企业生产组织管理方式,是发展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素养、培育可持续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找出二者的契合点,可以更深刻认识高校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完善生态立法体系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前提,提高公众生态环保的法制意识,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机关执法能力的建设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关键,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大对个人环境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伟大中国复兴之梦的中坚力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将生态文明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是时代的要求,探讨高校目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环境运动和环境组织的兴起与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以及政府和市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失灵现象紧密相连。环境运动和环境组织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有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增强社会自治的功能。环境运动和环境组织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要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开展需要环境法律的强力支持。当前我国环境法律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一定的支持作用,但也存在着立法理念错位与落后、环境法律体系尚不完备、实践中执法效果不佳等弊端。因此,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指导环境立法理念的更新,建立符合我国生态文明现状的环境法律体系,提高实际执行能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教育,是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将生态文明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融入教育的过程。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从历史和现状看,我国都没有系统综合的生态教育体系,生态文明教育政策尚存诸多不足,未体系化与具体化,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有直接关系。法律能对生态文明教育起到规范作用,地方环境教育立法的制定实施,开启环境教育专门立法之门。生态文明教育政策之法律化,是落实生态文明教育政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放在一起,形成了我国发展的“五位一体”战略格局。那么,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搞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  相似文献   

13.
贵州苗族环境习惯法与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苗族环境习惯法对保护贵州苗族村寨秀美神奇的自然环境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为苗族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发展过程中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契机。本文拟就贵州苗族环境习惯法对苗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价值进行研究,以期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本土支撑资源。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执政兴国理念在思想认识上的充实和升华,它标志着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理性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还对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制度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中,我国要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主要包括四大方面:生态文明行政制度、生态文明产权制度、生态文明监督制度以及生态文明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6.
近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生态破坏,人类也因此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本文从中国的资源状况、生态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政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生态问题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而其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发展和运用。本文从生态观的理解、运用等方面提出一些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之间存在的“倒U形”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包括理想模式、常规模式和失控模式三种类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告诉我们:环境的改善需要经济增长做支撑,不顾资源环境成本的高速增长必将导致经济停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进一步细化“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培养广大民众的生态观念、构建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按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想模式推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9.
布依族环境习惯法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实效性,其在鲜明的布依族特色文化支撑下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人类多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异组成部分。本文拟以世居于黄果树瀑布周边的布依族的环境习惯法为研究对象,力图挖掘布依族环境习惯法在现代生态文明语境下的独特生态保护价值,并望这种价值的开掘和发挥能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生态法治建设的力度,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还存在生态法治建设体系不够优化、生态环境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尚待完善、问责机制建设滞后等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下一步就需要在坚持生态法治建设基本原因的前提下,着力通过积极彰显公权力手段的强力效能、切实营造全民守法氛围的强大气场、真正触动违法行为责任主体的灵魂等举措,切实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