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是全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推进“平安浙江”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我省全面贯彻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深入构建惩防体系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依然比较严峻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人民群众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大背景、大格局中深入思考、正确把握、全面谋划我省反腐倡廉工作。  相似文献   

2.
《时代潮》2001,(4)
薄熙来出任辽宁省代省长了。尽管没有太多的媒体炒作这件事,网上也没有大做文章,但这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了大江南北。这个将大连市搞得红红火火、漂漂亮亮的市长,经辽宁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通过,被任命为辽宁省副省长、代省长。薄熙来要"挪窝"了。1月10日下午,薄熙来在辽宁省全省干部会上发表讲话时,两次将"辽宁"误说成"大连"。他笑着解释说:"我还有些转不过来。"他的解释引起了与会者一片善意的笑声。大家理解,在大连工作了16年之久并成长起来的薄熙来对大连怀有深厚的感情。薄熙来在大连市工作了16年,曾任大连市市长、市委书记。即将赴沈阳就任辽宁省代省长的薄熙来,在大连市领导干部会议上作告别讲话时说:"今天的心情很不平静,这是最后一次在大连市干部大会上与大家讲心里话。"他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过去在大连的往事,尤  相似文献   

3.
群众声音     
《群众》2013,(10):1-1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是我们党坚持倡导的反腐思路。薄熙来案的查处过程,始终都贯穿着依法反腐的基本理念。正因如此,对薄熙来案的依法查处,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拥护。这同时也有力表明,坚持依法反腐,既体现一种政治文明,也凝聚着普遍的社会共识。——人民日报评论员。  相似文献   

4.
反思我们工作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恰恰是在深入群众、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关系上发生了偏差不断听到一些领导干部说,我们经常深入基层,到群众中调研,有时还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但群众总与我们不近乎,也不大愿意说实话,有情况也不报告,  相似文献   

5.
张志 《小康》2006,(3):60-61
“我们韩村河是发展起来了,新村建设也让村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实惠,可我们也面临着要养活它的问题。”谈到新农村建设,韩村河党委书记田雄说,“光是韩村河,每年就要花3000万供养。一旦养活不起,新村有可能回到落后的过去。”韩村河村位于北京西南40公里处,曾被称为“寒心河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一位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在工作交流会上深有体会地说:"我们很在乎群众的‘脸色’,群众‘脸色’往往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晴雨表’,从群众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哪些工作做到群众心窝里了,哪些工作群众还不满意。"这正是实践我们党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其实,现实中不少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都喜欢看群众的  相似文献   

7.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近期刊登了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答客问,涉及了一些大家关心的话题,本刊摘发部分内容,供参考。 问:有人说,工人下岗了,怎么还说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呢?怎么还说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呢? 李:这个问题应该堂堂正正地向我们的人民群众讲清楚。为什么呢?因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工人下岗乃至失业,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很自然的一个现象。先进生产力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实际上是不断用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同落后生产力相联系的某些行业,势…  相似文献   

8.
1985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从1958年到1978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04页)最近他又指出,社会主义一定要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邓小平同志这番话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衡量社会主义不仅要有生产关系的标准,还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9.
语录新闻     
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最温馨,人民群众最可敬,人民子弟兵最可爱,中国共产党人最贴心。——10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说。我眼里的一些小事,往往就是上访群众家庭生活的头等大事。老百姓不会闲着没事去上访,他肯定是遇到了什么大问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说。  相似文献   

10.
敬秋晴  ;谢宏栋 《传承》2014,(8):35-37
纪检监察工作是党的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在新媒体时代,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信息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互动、融合的信息传播模式有利于党和群众的沟通交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杭州办事处纪工委在抓好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发挥地区纪检监察工作组织协调作用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连续四年被评为上海铁路局优秀纪检监察组织。但是,面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纪委三次全会提出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要求,面对铁路改革发展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任务,面对人民群众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新期盼,办事处纪工委如何认清形势任务要求,明确肩负的职责和使命,适应新形势,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不断提高履职督查能力,进一步发挥好一级组织的作用,还  相似文献   

12.
《公民导刊》2013,(10):58-59
<正>人大要发挥监督作用为什么现在党同群众的联系这么差?现在是党和权联系在一起。我们是执政党,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还没有做到在法律面前党员和群众一律平等,总是"刑不上大夫"啊。对这个现象,人民群众非常不满。所以群众说,共产党把党员标准越来越降低了,过去说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党员要"吃苦在前",现在变成"同甘共苦"了,甚至连同甘共苦也做不到了。这个问题,如果不突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全面的改革过程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对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生产力本身也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表明,注意对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宁听群众骂声,不听群众哭声”!这是在抗击台风“桑美”转移群众时浙江基层干部的口号。在台风来临之前,浙江各级基层干部按照上级要求,果断执行和落实“防、避、抢”应急预案,采取各种措施,及时组织了百万群众大转移,把台风“桑美”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骂声”无非有两种:一是对工作不满意会骂;二是对工作不理解也会骂。在涉及安全的工作方面,自然灾害面前,应该说大部分群众是比较通情达理,也有个别群众由于对组织在确保人员安全采取的强制性措施,怕麻烦、不理解,还会有抵触情绪,出现骂声。在事关原则、事关群众的利益,事关群众的安全问…  相似文献   

15.
李锋 《前进》2005,(8):44-4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纪检监察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做好当前的纪检监察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大力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积极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一、着眼新的形势,正确认识纪检监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关键是土地革命;革命成功了,人民政府还要解决好群众的住房问题。"在今年3月的一次会议上,市委书记薄熙来对住房问题如是表示。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凡是我们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就拥护我们,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就发展、就前进。一些东欧国家所以改变了颜色,就是因为它们的执政党和政府没有贯彻“三个代表”的性质,路线方针脱离了人民。在初级阶段,就是要坚定不移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毫不动摇地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在我们云南省的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依靠党领导人民起来革命、斗争而获得翻身解放,实现社会制度的跨越;但是在发展生产力方面却不可以革命方式实现跨越,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始终不渝。所以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同志,更应当加深对江泽民同志论述的理解。三句话,含义深远。在边疆民族地区,如果不大力发展生产力,不用先进文化去影响、教育、武装群众,不认真思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那些愚昧迷信的东西就很容易滋生发展。现在,在边疆民族地区,一些群众基本的生活方式都还很落后,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发展生产力这个关键,用科学文明去帮助教育群众。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真正拥护。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拥护的基本路线@徐明良$思茅地委!宣传部  相似文献   

18.
“人民群众向我们反映问题是对人大的信任,对群众提出的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的问题,我们必须及时督促有关部门抓紧解决;对经过调查不符合有关规定或与事实有出入的,我们一定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耐心解释,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焦作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的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对经济学的十大发展3月24日《社会科学报》载文,概括邓小平同志对经济学理论的十大发展。一、生产力根本论。邓小平同志对经济学的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重要论断。二、经济建设中心论。邓小平一再指出:“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只有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三、公有制主体论。邓小平说:“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徐保国 《楚天主人》2008,(12):30-3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日前在重庆市级机关群众信访工作会议上说:"当干部一定要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事儿,这才能解决问题。"薄熙来的讲话抓住了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