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给社会及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就要求我国公共部门提高对危机事件的管理能力,而危机决策是危机管理的先导,危机决策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危机管理的成败。危机决策对我国公共危机决策者的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本文针对此问题研究了如何提高我国公共危机决策者的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亚光 《法制与社会》2010,(31):162-162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危机事件不断增加,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所以加强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实践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的推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能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对世界各国政府能力提出了考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较弱。具体体现在:公共危机管理制度缺失、机制混乱、危机管理的主体不明、政策僵化、决策迟缓以及危机管理的社会保障体系滞后等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快突发公共危机应急立法步伐,建立有效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健全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系统,以提高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层政府是离公共危机事件最近、到达危机现场最快、避免危机造成的损失最小的一级组织。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程度直接反映危机事件的处理水平。目前,我国基层政府基本上构建了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但从处置危机事件的效果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基层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上还缺少理论指导,健全的预警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危机处理人员还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训练。因此,进一步完善危机预警机制,增加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投入力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公共危机会给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造成多方面影响,在公共危机事件的善后管理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物质方面的损害,更应重视对相关人员心理方面的关爱和疏导。文章对公共危机善后管理中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理论及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指出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我国心理危机干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薇 《法制与社会》2010,(21):150-151
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使政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指出公共危机预防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做好预防工作,从根本上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2008年是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的一年,从年初的雪灾到拉萨事件、从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受阻到汶川大地震,这些事件的发生无不考验着政府公共关系。其实从2003年SRAS事件后,我国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过程日益重视公共关系的作用。而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政府不仅可以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安抚社会不良情绪、缓解社会矛盾,而且有利于塑造政府的形象、提升政府的美誉度。本文着重探讨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以及在解决公共危机事件中的重大作用和危机管理中公共关系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张丛 《法制与社会》2011,(36):157-157
在公共危机中,如何运用政府公共关系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事件,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面对的重大课题。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要求下,提升公共危机下的政府公共关系,应重视威府公共危机的事前管理,法制化管理,沟通管理及事后管理。  相似文献   

9.
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是整个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步,决定着危机管理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各类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为了预防危机,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害,必须构建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本文从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先进经验,探讨了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政府危机管理在运作程序上,出现轻危机预警和善后,重危机爆发后的现场处理,出现两头轻中间重的畸形资源配置格局。因此在公共危机消除后,如果各级政府能够注重危机后的影响消除以及善后处理上,认真分析危机事件产生的原因、条件,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将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危机的循环出现。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危机公关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地方政府危机公关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曾祥龙 《政法学刊》2010,27(1):115-117
近年来,警察公共关系危机频频发生,警民关系及警察形象严重受损。如何正确应对危机,重塑警察形象意义重大。议题管理的功能决定了它是应对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有效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论危机既是公共危机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引发一系列社会危机的重要原因。其生成机制主要有:网络舆论危机的暴发是社会冲突理论的现实反映;网络与网民的自身特性容易导致非理性声音占领网络舆论的主阵地;民主意识的增强与社会诉求机制的短缺导致网络群体极化效应;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不完善导致网络舆论的蝴蝶效应;社会信用和政府公信力的下降为网络舆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伏笔;基层党委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的手段薄弱导致沉默的螺旋效应。  相似文献   

14.
逯惠艳 《行政与法》2006,(12):45-47
当代的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由危机预防、危机准备、危机回应及危机恢复四部分组成的循环。笔者从危机预防环节入手,分析了危机预防的重要性和当前我国政府在危机预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刚  张晓春 《政法学刊》2006,23(3):116-120
警察形象危机会使公安机关陷入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中,并对警察的整体声誉造成严重损害。在危机状态下,媒体既是公安机关管理形象危机的对手,又是不得不与之合作的对象。因此,公安机关在形象危机事件中,应针对危机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媒体不同时期行为的特征,运用一系列可实际操作的对策,积极开展警察形象危机媒体公关,以期通过与媒体的合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化解危机,维护公安机关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及其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危机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机构通过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防范、化解危机,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的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种特殊状态和特殊形式。它在价值目标、控制手段、外部环境以及社会约束等方面与企业危机管理不同。与常规公共管理相比,它具有决策风险大、管理难度大和人员素质要求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赵颖 《行政与法》2014,(12):17-20
政务微博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现已成为公共危机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式之一。政务微博以其信息发布的快捷性、广泛性、互动性等特点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这一优势已初步显现,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分析政务微博应对公共危机具有的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政务微博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政务微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自媒体不仅对公共管理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呈现出与公共参与互动式发展的态势。自媒体在一定意义上重构了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格局,吸引着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边缘阶层更多地参与到公其生活中来,与变革迟缓的公共管理发生了碰撞,这一冲突迅速和直观地体现在地方危机信息管理中。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特定时代诉求,地方危机信息管理应当顺应社会转型与信息生产和传播规律,完善危机信息管理机制,提升公共治理水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