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法教育,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局。目前,我国已进行了四个五年普法教育,农民法制观念、维权意识发生了较大变化,过去遇事找党委、找政府,现在遇事找法院、找调委会、找律师已成为社会风尚,农村普法教育取得了较大成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普法教育工作逐步由低级向高级推进,由表面向实效转变,由狭隘形式向广泛形式实施。但我们在农村进行调查中,发现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仍然比较淡漠,不懂、不愿借助法律来保护自身权益,极易受到犯罪侵害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而且非常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面对当前农村普法宣传的新环境,运用原来的老套路显然不能跟上形势需要,只有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才能使农村普法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农村普法教育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如何建设一支真正适合农村现实的普法教育志愿者队伍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笔者基于我国农村"熟人社会"的社会特点以及农村普法教育的现实需求,提出了"熟人志愿者"的设想,并从志愿者服务法律制度的保障、农村普法教育志愿者组织的设立、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我国农村普法教育"熟人志愿者"队伍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美好生活是人们基于现实生存状态所生成的主观体验与幸福感受。美好生活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即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思想基础、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为实践逻辑、以构建"幸福共同体"为价值指向;美好生活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即美好生活是丰富充裕的物质生活、自由平等的政治生活、品质卓越的精神生活、全面共享的社会生活、和谐美丽的生态生活。实现美好生活,科学而深邃的路径选择与路径擘画必不可少,其中,"三步走"战略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时间路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实践路径、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检验路径。明晰美好生活的内在逻辑、科学内涵与路径选择,不仅科学地回答了美好生活何以可能的问题,而且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着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过程与目标、民族与世界相统一的内在逻辑。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梦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6.
"中国模式"在理论上丰富并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对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模式"有利于我国早日实现民族复兴,同时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经验及发展启示,为发达国家完善价值理念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反腐工作成效显著。国有企业腐败问题,虽然在不同层面上已逐渐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有的行业和领域腐败问题还相当严重。为此,必须深刻认识到国有企业腐败问题的严重危害性和反腐长期性,深入分析其产生的不同路径和内在根源,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加以完善,形成国有企业反腐败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8.
诸文 《今日浙江》2006,(15):20-21
诸暨市始终将对农民普法作为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突出“四个创新”,全面提升农民法律素质,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为创新“枫桥经验”,创建“法治诸暨”,构建“和谐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2005年,诸暨市被评为“四五普法”全国先进单位该市司法局被司法部荣记集体一等功。创新载体,开展实效性教育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把农民法制培训纳入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成立市镇乡(街道)、行政村三级普法教育领导小组,普法教育经费纳入市、镇两级财政年度预算,市财政每年投入法制培训专项资金50余万元。在农民素质培训工程讲师团中充…  相似文献   

9.
王凡  杨黔粤 《人大论坛》2009,(10):28-28
7月23日,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调研贵州省兴义市“整村推进普法教育”活动,对该市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11.
荆门市国土资源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贯彻落实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心,狠抓法制宣传教育,促进了该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升了职能部门形象。连续七年被评为全省国土资源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被湖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全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荆门市委、市政府授予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  相似文献   

12.
何艳华  谭小华 《前沿》2013,(14):53-55
生死观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宏大哲学命题,中西方在生死观上有很大的不同。与西方的惧怕死亡不同,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意识到了“内在超越”死亡的意义所在。在古代文人的作品里,“内在超越”思想非常丰富,本文以此概念为核心,主分析了道家、儒家、佛家以及在“儒释道”三家合流影响下,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3.
大力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支持司法部门不断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工作。近几年来,德州市人大常委会按照中央、省关于“四五”普法的总体部署和决议要求,切实发挥人大的监督主导作用,坚持把普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全力支持作为长效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司法部门的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我国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探究数字化如何推动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题中之义。当前,我国乡村文化产业面临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建立了破模式、优格局、增价值、重匹配、新融合的内在逻辑关系。在两者的契合度上,乡村文化产业仍存在缺少规划、设施不足、人才缺乏、思维模式落后、能力不强等问题,但其丰厚的数据价值、文化资源信息价值以及全面的网络布局、乡土化的产业环境等优势为乡村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以数字化助推乡村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品质,必须加强乡村文化产业的数字化效应,在具体路径上需做好总体规划、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市场空间、汇聚优秀人才、强化产业赋能、树立文化品牌,从而带动乡村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推动乡村文化产业与数字化在差异中融合、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助推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5.
榜样传播历来是党的宣传工作的光荣传统和有效方法,也是我党的重要政治优势。本文试图从"受众"视角出发,探寻当下榜样在宣传传播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积极寻求有效对策,以推动榜样宣传工作的科学化和实效化。  相似文献   

16.
吴凡明 《求索》2011,(4):227-230
先秦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确立了"五伦四德"的伦理体系,这种相对伦理到秦汉大一统帝国时期被"三纲五常"的绝对伦理所取代。董仲舒对五常伦理的内在逻辑的建构基本上沿袭孟子的思路,重点对仁与义、仁与智的逻辑关系作了论述,但对于礼与信以及仁、义、礼、智、信之间的内在逻辑未能充分论述。直到理学产生后,理学家才最终完成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伦理内在逻辑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7.
李志强 《传承》2013,(4):78-79
研究者对张载"太虚"的理解不尽相同,"气本论"和"太虚本体论"的争论之处不在于"太虚"是否存在,而在于"太虚"是否等同于"气"。然而,从张载的原著中不难看出,"太虚"与"气"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可混同。在张载那里,"太虚"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存在场所,是至静无感、无形实有的永恒存在,是人类认知和道德实践的终极指向。  相似文献   

18.
投射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心理机制,潜意识地影响着我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它是人的一种固有的内在倾向,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心理机制之一。杨林肥酒案例从投射这一心理视角切入,抓住广告中红、绿、酒三个典型要素解读广告受众的心理,对其进行必要的研究,可以分析出投射对广告受众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8月2日,市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全体成员会议。市委常委、市法宣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委宣传部部长殷一璀就如何以《讲话》精神为指导,开创上海“四五”普法新局面提出两点要求。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法制宣传教育队伍的认识和行动。  相似文献   

20.
“内在价值”的含义与环境伦理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星亮 《思想战线》2000,26(5):7-12
在对"内在价值”进行描述和解释的时候,人们有不尽相同的认识.环境伦理学家对这个概念起码有三种不同用法.然而,按照刘易斯的价值分类法,所有环境伦理学家的"内在价值”概念的使用都是某种误会.实际上,所谓"内在价值”就是人的实践能力(创造)及这种能力的自我肯定(幸福).面对生态、能源和环境的全面危机,环境伦理学首先要解决的不是简单复述某些传统伦理,而是建立新的现代伦理,并对人自身的价值及其艰苦卓绝的创造价值过程有比较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