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权力影响力与领导权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权力影响力对领导权威的影响乃至领导效能的实现至关重要。作者认为强化非权力影响力 ,提高领导权威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加强理论修养 ,提高实践质量 ,加强自我约束 ,加大情感投入 ,真正做到以德取威、以才取威、以廉取威、以情取威。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领导者的权威受三种因素即客观性因素、主观性因素、主客观结合因素的影响.领导者要想提高自己的领导权威,应该从主观性因素和主客观结合因素这两大方面着手.也就是说,主要应该通过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充实知识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进行科学民主的决策、指挥控制决策的高效实施、正确地选人用人等来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权威.  相似文献   

3.
4.
领导者是我们党的领头人和指挥人,他们的形象在群众心目中好与坏关系到群众对我们党的形象的评价。因此,本文从领导形象的概念谈起,提出了塑造良好领导形象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我国的行政领导权威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发展的转型期 ,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确立了法理型行政领导权威的主导形态地位。传统与现代的二元性导致行政领导实践中形成了传统型权威、超凡魅力型权威和法理型权威并存的复杂格局。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 ,这种格局将发生跟进式演变 ,法理型权威必将成为主导趋势  相似文献   

6.
个体警察权威是个体警察运用国家赋予的警察权力在实施警察行为过程中形成的警察威信以及由此产生社会影响力和治安管理效果,由警察组织影响、个体警察管理能力、人格魅力等三方面产生。个体警察应当理性认识社会转型期警察权威影响因素,高度重视警察个人权威塑造的重要性,提高个体素质,有效履行警察职能,建构相关制度,有效运作权威,努力塑造适合当前社会治安管理要求的警察权威。  相似文献   

7.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政府权威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的行政需要政府权威。文章结合党的十六、十七届全会,以及政府权威建设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政府作为社会的主导力量,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领导作用。政府从和谐社会出发分析政府权威建设的必要性,政府权威建设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的《论权威》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要文献。《论权威》中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权威"的阐释与论证,对于新时代维护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领导权威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权威》蕴含的思想论断启示我们:新时代党的领导权威对于实现"中国梦"、全面从严治党以及统一党内意志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不仅是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前提,又是维护全党意志统一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关于领导权威来源的问题,现代西方学界形成了制度权威论、情景权威论、权威接受论、职能权威论、四元权威论和知识权威论等不同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各有其特点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建立在官僚制理论基础上权威观过分强调对权威的维护,从而制约了外在机制对权利监督作用的发挥,导致权力滥用无法得到及时矫正而愈发恶化。公众受传统权威观的影响,面对权威行为失当的情况无法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导致其监督作用无法有效地发挥。巴纳德提出的权威接受论对传统权威观过分强调服从的观点的批判,为社会公众在面对权威行为失当的情景下的行为选择提供了重要借鉴。要确保外在监督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就必须对传统的权威观的弊端进行反思,建立质疑性而不是盲从的权威观。  相似文献   

11.
《弟子规》不仅仅是启蒙养正、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而且也是领导干部修身养性的参考读物。领导干部应当将《弟子规》中蕴含的丰富领导思想与现代领导的素养塑造相结合,将《弟子规》之训诫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传统优秀文化之“体”造现代领导素养之“用”,对事业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权威司法制度是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目前我国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全面实施法官任职交流制度,以流动性打破乡土文化。第二,确立新增法官严格选拔制度。第三,限制外部机关对法官的影响。第四,法学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3.
冯建英 《工会论坛》2015,(1):116-118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法治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依法治国成了当前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主题。切实发挥法治的作用,用法治代替人治关键在于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的权威,树立和维护法的权威是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要前提。因此,法的权威的含义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层面来理解。针对法的权威遭到损害的原因,提出树立法的权威的措施主要是:立法机关要制定良好的法律,确保法律本身公平正义;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对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监督,规范和制约其权力运行。  相似文献   

14.
法律权威论     
本文着重论述了法律权威的含义,法律权威的形成和模式,法律权威在法治中的意义,以及怎样在中国树立法律权威的步骤。作者通过对东西方法律传统进行历史性的对比考察,发现由于东西方因为历史轨迹不同,其法律权威的模式也不一样。中国由于两千年专制制度等原因,决定了法律权威树立的艰难性。因此,人们应特别重视了解法律权威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它是中国实现法治的极为重要的一步。同时,要采取与中国国情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法律权威树立的目标,而最后达到法治的最后目的  相似文献   

15.
法律权威与宪法权威和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权威与宪法权威间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对宪法权威的树立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在我国这可以从良性违宪、宪法司法化、宪法的修改与稳定等问题中反映出来。宪法权威的树立离不开法律权威的树立,同时宪法权威的树立也可巩固法律权威的树立,这是中国法治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法律权威论     
法律至上、法律至圣、法律至贵、法律至信共同构成法律权威的内容和要求。确立法律至上权威是法治的前提和关键。法律缺乏至上权威是影响中国走向法治之路的最大障碍 ,我国法律权威的现状要求我们采取切实措施确立法律至上权威。  相似文献   

17.
权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问题,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权威观。本文总结了《论权威》的基本思想,并指出了这些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法律权威论     
法律权威至上是法治的必要要素。法律权威构成要素包括法律的国家性、责任性、强制性和普适性、利导性、程序性。法律权威要从主体、客体和法律实践中介三者的相互作用中去树立。主体应是具有法律信仰的主体,客体应是具有良好内在品性的法律,科学、自治的法律运行机制是树立法律权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提高自己的非权力性权威。非权力性权威是人民对党的自觉服从,即自觉的心理认同、支持与拥护。提高非权力性权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党更长久地保持执政地位的现实要求,是党降低执政成本的现实条件,是顺应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提高执政绩效、坚持群众路线、大张旗鼓地反腐败、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先进性是党提高非权力性权威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0.
政党形象决定着政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进而直接决定着政党的生命力、竞争力和战斗力。延安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其通过形象塑造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进行局部执政实践的重要时期。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应对挑战、完成使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塑造和维护执政党的形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