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次地震引发的核灾难是继1945年日本战败,广岛、长崎挨了两颗原子弹之后发生的、日本历史上第二次核灾难。由于地震海啸引起的核泄漏危机肯定会比地震、海啸延续更长得多的时间,产生更深远的影响。1.福岛等核电站的建设和设计得到了美国的帮助和支持,但  相似文献   

2.
冯昭奎 《党政论坛》2011,(14):32-33
这次地震引发的核灾难是继1945年日本战败,广岛、长崎挨了两颗原子弹之后发生的、日本历史上第二次核灾难。由于地震海啸引起的核泄漏危机肯定会比地震、海啸延续更长得多的时间,产生更深远的影响。1.福岛等核电站的建设和设计得到了美国的帮助和支持,但是,当福岛核电站出了问题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20日东京地铁发生的沙林毒气事件震惊了世界。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研制出两样大规模杀伤武器,一个是原子弹,一个是沙林毒气。沙林毒气又被称为“贫穷者的原子弹”,是说它造价低廉但威力极大,不幸的是,这两种“原子弹”都是在日本用上的;二战后期美国人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50年后,正当世界各地准备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的时候,日本又“爆响”了另一种“原子弹”。东京地铁沙林事件使12人丧生,5500人受伤。就受害的程度而言,远不能与50年前原子弹的爆炸相比,但这一事件潜在的危  相似文献   

4.
信力建 《党政论坛》2010,(24):56-57
美国投放原子弹和苏联出兵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6日,日本组成了负责投降事务的东久迩宫内阁。日本从此进入了在美国主导下的国家改造和民族改造。  相似文献   

5.
长崎专电八月初,禁止原子弹氢弹一九八五年世界大会和第一次世界城市市长和平团结会议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举行。在纪念广岛和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四十周年期间,在这两个原子弹受害地召开这样的国际会议,共同探讨反对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问题,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大事。  相似文献   

6.
1994年8月7日和9日,日本的广岛、长崎两市,分别为在49年前遭受原子弹轰炸举行仪式,追悼死难者,呼吁永远禁止原子武器。日本人民反对原子弹精神锲而不舍,49年来,年年举行隆重的仪式,而且邀请世界各方面人士参加。尽管战争的责任在日本军国主义者,但日本人民还是以极大的勇气在世界上高举反对核武器的正义旗帜。现在禁止研制、生产、储存和使用核武器,已成为世界上不可阻挡的潮流。作为唯一身受其害的日本人民,功不可没。讲到身受二战之害,牺牲最大,苦难最深,延续时间最长的,莫过于中国人民了。仅南京大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也…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六年二月一日,中国又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并已于二月二十日准确定点于东经一百零三度赤道上空。 春节期间,记者访问了不久前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提升为中国航天工业部副部长的孙家栋,就第二颗通信卫星的发射请孙家栋同志谈了谈。 记者问:这颗同步通信卫星与两年前发射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有些什么不同?作了哪些改进?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用原子弹袭击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历时将近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划上了句号。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美国使用刚刚问世的原子弹袭击日本城市的动机和效果发表了许许多多的看法,同时也披露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故事……“无条件投降”被美国人打了折扣1943年1月14—23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事正酣。美英两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自由法国运动领导人戴高乐在北非国家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举行会晤,讨论对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作战问题。三方领导人制定了太平洋作战计划。会晤结束的第二天,罗斯福向新闻记者宣布:联合国家确认,和平只有在“轴心国”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日本法西斯也处于失败的边缘。以何种方式尽快结束战争以及怎样安排世界战后秩序问题,自然而然地提到了同盟国的外交日程。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美国、英国三大国首脑于1945年2月来到黑海岸边的克里米亚半岛,在雅尔塔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签署的秘密文件规定: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的两、三个月内,苏联参加同盟  相似文献   

9.
核试验基地全体同志: 今年十月十六日你们将热烈庆祝基地成立二十五周年。同时,这一天又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的第二十周年。这确是一个双喜双庆的大好日子!我和你们一样,也以愉快兴奋的心情祝贺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喜日!  相似文献   

10.
刘永路 《各界》2011,(10):83-85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当蘑菇云冲天而起的时刻,中华民族昂首东方扬眉吐气,共和国核工业的丰碑上也铭刻下一位普通工人的名字,他就是最后一个撤离原子弹发射现场的人——王振禄。  相似文献   

11.
30年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之后,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第一艘核潜艇安全下水。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的核工业企业军转民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批骨干型民品项目陆续投产,核科学技术研究成效显著,对外经贸发展较快,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核产品、核技术和核工程的出口国之一。秦山、大亚湾核电站相继建成运行,标志着我国和平利用原子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核电的历史。从原子弹到氢弹、核潜艇、核电站,  相似文献   

12.
小非 《侨园》2012,(10):18-19
隐瞒40多年的秘密 在郑州市军人离退休干部第二休养所,85岁的飞行英雄李传森每当提起1964年10月16日,他在罗布泊驾驶飞机穿越蘑菇云取样的事儿,每个细节都能回忆得详详细细…… 李传森说,能驾飞机穿越蘑菇云,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取样,留下可靠数据,是他这辈子最光荣的事儿.对于这个秘密,老人深藏40多年.  相似文献   

13.
人类正在掌握另一种制造巨灾的武器,电磁脉冲炸弹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这颗星球?电磁脉冲武器号称“第二原子弹”,世界军事强国电磁脉冲武器开始走向实用化,对电子信息系统及指挥控制系统及网络等构成极大威胁。常规型的电磁脉冲炸弹已经爆响,而核电磁脉冲炸弹——“第二原子弹”正在向人类逼近。美国《流行机械》杂志报道说,下一次世界灾难降临之时,看不到蘑菇云,只是一声巨响和一道闪电,便可使计算机所有数据被烤焦,除柴油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在与苏联进行多轮军备竞赛过程中,研制和生产了大批新式武器装备,其中大部分武器技术已发展到第三、第四代,但大都未经实战验证。这次海湾战争为其实战试验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迄今,美已向海湾地区投放重兵47.8万人,配备有大量的最新式武器装备,这些高技术兵器将投入实战使用。 在情报反情报战中,美国在海湾地区上空部署有10余颗侦察、监视、预警卫  相似文献   

15.
穆学仁 《各界》2010,(6):22-23
1964年10月,伴随着西北边陲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当时是一名火车司机,并有幸参加了原子弹的运输任务。40多年过去了,当年驾驶火车拉核弹的情景至今依然还那么清晰……  相似文献   

16.
华盛顿专电 8月13日,美国总统里根乘坐的直升飞机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巴巴拉牧场上空险些与一架私闯禁区的私人小飞机相撞。惊魂未定,8月16日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在底特律机场起飞不久坠落,机上154人除一名小孩外全部遇难,成为美国航空史上仅次于1979年坠机事件的大灾难。 短短4天之内出现的这两起重大事件在美国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震动。总统的保安人员在考虑如何确保总统座机在空中不再受威  相似文献   

17.
路春 《学理论》2008,(9):63-64
3月31日,东航飞行员私自“导演”了一场“空中秀”:从昆明飞往大理、丽江、西双版纳、芒布、思茅和临沧六地的18个航班在到达目的地上空后,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天气晴朗,均以“因为天气原因”而集体返航了,在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18.
据伦敦出版的沙特《中东报》8月6日援引消息灵通人士的话报道,美国很可能在6日晚上对伊拉克发动新一轮军事打击。霎时间,伊拉克的气氛骤然紧张,伊拉克上空再度笼罩上了浓密的战争阴云。 如今,8月6日已经过去,美国并没有对伊拉克发动大规模空袭。  相似文献   

19.
朱国勇 《党政论坛》2012,(14):24-24
2012年2月3日晚,“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榜单正式出炉。下面,让我们走近善良仁爱的他们,倾听他们朴实而动人的话语: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朱光亚看到儿子在作文中写到“向中国科学家致敬,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0,(38)
国内 我国第二颗“风云一号”卫星升空 9月3日9时53分,我国第二颗“风云一号”试验气象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进入太阳同步轨道。中国科学院搭载的两颗用于大气观测的气象卫星同时升空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