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方世凤 《求实》2006,(7):18-19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拨乱反正中正式启动,邓小平党建理论初步形成。1992年春,南方谈话成为邓小平党建理论走向成熟的历史契机。一方面,南方谈话对党的思想建设作了理论总结和升华,邓小平党建理论得到重大发展。另一方面,“南方谈话”为邓小平党建理论的系统化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邓小平党建理论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从时代高度认识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伟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对党的基本理论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执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党的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邓小平党建理论。邓小平党建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理论宝库,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站在时代高度认识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伟大贡献,缅怀一代伟人对当代中国执政党建设的历史功绩,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把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3.
胡耀邦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宣传家,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作为中共重要领导人,他积极参与制定和贯彻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并积极的思考历史转型时期党的建设问题,坚持推动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形成了丰富、独特的党建思想理论.他的相关思想构成了邓小平党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重视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省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坚决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整体部署,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党建理论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一、坚持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是打牢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的重要前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成功地进行了拨乱反正,总结了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为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呕心沥血,深谋远虑,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邓小平党建理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发展了毛泽东党建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探讨邓小平党建理论,不仅有助于全面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必将坚定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再创中国共产党辉煌历史的信心与决心。邓小平同志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贡献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执政地位和改革开放的新考验,对党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早在1956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八大上就严肃指出: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共  相似文献   

6.
学习邓小平建党理论搞好新时期党建工程丁玉才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内容丰富的党的建设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建党理论作了重要发展。新时期党的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的工程”,要搞好这项伟大工程,必须以邓小平的党建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对毛泽东的党建理论进行了三大历史性切换,提出了“要一心一意搞建设”、“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和“主要是防止‘左’”的重要论断。21世纪党的建设,需要积极借鉴与综合创新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党建理论的宝贵经验,以实现党的事业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略论邓小平党建理论创立的历史条件和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党建理论是新时期搞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发展 ,经历过四个时期的客观形势、时代特征、党的任务和建党环境的发展变化。不同阶段党建理论有不同内容、不同重点和不同特点 ,而邓小平党建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从继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坚持恢复毛泽东建党思想 ,到吸取国内外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总结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以及综合分析当代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等五个方面 ,构成了创立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们学习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辅导材料。通观《纲要》,结构合理,脉络清楚,文字简要,逻辑性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全面、系统。全书除绪论和结束语外,从11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党建理论,比较全面、准确地体现了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科学体系;二是严谨、准确。《纲要》尽量用邓小平原著中的原话,忠实于原意,比较准确地阐释了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内涵、内在逻辑和发展轨迹,达到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三是重点突出。在系统阐述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同时,突出反映了邓小平在党建理论上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概括,阐明扼要,提纲挈领,便于学习和把握;四是针对性强。邓小平党建理论是在新时期党的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对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纲要》还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些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党建理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世纪之交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邓小平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是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党建理论的开拓者和创造者,也是党建工作孜孜不倦的耕耘者,他对于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努力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 林述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全会高屋建瓴、深谋远虑地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组织局”是效仿俄共(布)、联共(布)中央领导体制的一个产物。它在中共党内几度设置,并不等同于中央组织部,其职能范围、人员构成等相当于处理中央日常事务的工作机构,但实际上其功能未能完全发挥。中共中央组织局曾经作为党的中央领导体制的构成部分,对它的建立、发展、沿革进行梳理,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的到来,增强了党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民主政治建设、公共舆论引导和社会动员方面的能力,但网络信息的急速传播对党的执政根基巩固、社会维稳和党员个体素质提升等方面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党的执政过程趋于复杂化。在网络社会不断崛起的背景下,党的执政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面临的问题依然还有许多,当前,要进一步提升执政能力,党必须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净化网络空间和大力培育网络人才等手段,确保网络信息在提升执政能力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的进程,就是对社会力量不断进行整合的过程。从历史—现实的维度与合法性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组织基础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基础不断增强的过程。尤其是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原有的力量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这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政治思路,基本解决了这个新问题,因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益返还请求权是票据法在持票人票据权利消灭后,为实现持票人与出票人或承兑人之间的利益平衡而规定的一种补救措施。它在性质、成立条件、行使等方面均有不同于票据权利的特征。我国票据法中虽对此有所规定,但却有其不周全之处。  相似文献   

19.
牛安生 《学习论坛》2005,21(6):24-26
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从内因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手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党的建设部署的鲜明特点之一是发展党内民主。发展党内民主要重视解决民主分权和加强监督中的利益与权力的考验问题,提高党内民主的质量问题,民主制度的健全和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经历了从“以阶级斗争纲”到“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及其不同效果,剖析了产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发展动力的深层原因,阐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动力”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论述了我们党对这一历史性课题探索过程经验教训的现实意义及其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