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劳动教养场所推行所务公开是一项阳光工程,是一项取信于民的执法系统工程,是大势所趋。河北省邯郸市劳教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以劳教人员及其家属和社会公众关注的执法热点和敏感问题为重点,遵循依法公开、利用监督,注重实效为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省劳教局《关于在劳教系统推行所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和有关会议精神,积极推行所务公开制度。该所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早在5月下旬,该所尚在封闭管理期间,所党委就召开了所务会议,研究成立了由所  相似文献   

2.
邓麟 《中国司法》2003,(12):23-23
1995年5月司法部下发了《关于推行劳动教养管理机关执法活动“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的规定(试行)》,2003年4月司法部再次下发了《关于在劳教系统推行所务公开的实施意见》。所务公开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实务,得到了严格的执行和许多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劳教所所务公开历时已4年,执法的透明度有所增强,劳教人员接受教育挽救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然而,实践仍然对所务公开的内容和方式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3.
王海涛 《中国司法》2002,(12):18-18
近年来,北京市劳教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司法部的领导下,结合所管改造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执法监督制度,以依法行政为重点,以人民满意为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实施依法治所,积极推行所务公开,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落实“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体现了执法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使劳教人员及其家属和社会各界了解了劳教工作中减期、提前解教、所外执行、所外就医的条件以及审批程序,消除了对这些问题的神秘感,更加有利于劳教人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坚持实行局、所、大队3级公开审批制度,充分调动了劳教人员的改造积极性。自…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方便劳教人员与亲属的联系,进一步调动劳教人员的改造积极性,根据《浙江省劳动教养人员考核办法》的有关精神,结合本所实际,以《浙江省劳教系统所务公开规范》中的《劳教人员使用亲情电话》为指导,莫干山劳教所于1998年出台了有关亲情电话管理制度,并于当年5月1日在各大队劳教宿舍开设了劳教人员与其亲属联系的电话。3年多的实践证明,开通亲情电话为教育改造工作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制度和加强管理,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一、开通亲情电…  相似文献   

5.
宋维忠 《中国司法》2003,(11):16-17
面对所务公开给劳教管理工作带来深刻变化的现实,当前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必须抛弃过_去落后的管理模式,转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创新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使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近日,河北省高阳劳教所在所务公开工作运行1个多月之际,所里领导深入到各大队、中队,来到劳教警察及劳教人员当中进行座谈讨论,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确认并保障被矫治人员依法享有权利已经成为现代各国矫正法律制度和实践中共同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中国的劳动教养工作也不例外。劳动教养制度创建五十年来,一直非常重视维护劳教人员的人权。将劳教人员教育改造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公民,是我国劳教机关的根本任务。把劳教人员当人看,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劳教人员以人道主义待遇,依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7.
王长佴 《中国司法》2004,(11):88-88
沈阳市沈新劳教所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大胆探索劳教人员奖惩工作,率先试行“劳动教养管理工作听证会”制度及“劳教人员百分考核联审、现场办公”制度,引进“劳教人员评优聆询”制度,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积极推动“阳光工程”向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在探索劳教人员奖惩工作的实践中,我们认为:好的制度固然重要,但关键是要建立新的工作理念,以此引导劳教工作全面发展。(一)法制理念和程序观念是基础。在劳教人员执法过程中,追求结果的公正与过程的公正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执法活动中,必须不断增强法制理念和…  相似文献   

8.
一、劳教人员惩处案件听证制度的依据及概念 劳教工作法制化是劳教工作适应我国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根据《司法部关于深入开展劳教工作办特色的意见(试行)》,在决定给予劳教人员处分等执法活动中采取听证制,变书面审核为公开审核,让劳教人员享有充分的陈述和申辩权利是推进劳教执法工作规范化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9.
潘剑平 《中国司法》2002,(12):21-22
奖惩是劳教机关对劳教人员在改造过程中,实行区别对待的一个手段,对劳教人员的改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好地发挥这一手段的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劳教人员的依法奖惩的监督机制。主要问题1999年,司法部提出了“两公开、一监督”措施。所谓“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即奖惩条件公开,奖惩结果公开,接受有关方面的监督。“接受有关方面和人的监督”是指奖惩结果公开后,接受检察机关、社会各界、劳教人员及其亲属的监督。这一制度的提出,对依法实施奖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仅是一个原则性指导思想,并没有…  相似文献   

10.
劳教工作民警作为劳动教养执法的主体,其执法过程中的文明程度决定着执法的效果,这是共识性的问题。因而为什么要提出文明执法?文明执法的内涵是什么?文明执法的归宿点在哪里?这是每一个劳教民警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文明执法对劳教民警的要求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对劳教人员实施个案矫治,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劳动教养工作的教育矫治理念,具有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时代性,是劳教场所教育矫治模式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上海劳教场所在个别教育、心理矫治和教育矫治质量评价等工作基础上,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引入先进矫治手段和方法,在个案矫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司法部新颁布的《劳动教养人员教育矫治纲要》中提出:“深化劳动教养人员个案教育矫治,深入分析劳动教养人员的思想问题和主要症结,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矫治方案,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加强对每名劳教人员的个别谈话教育与个别矫治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问题和困惑,确保对每名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措施落到实处。”这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和规范个案矫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养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法律制度,创立40多年来,教育、挽救了一大批违法犯罪人员,在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政权中,表现出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劳动教养无论是在制度的设计上,还是在执法实践中,其自身存在的缺陷都愈来愈明显地表现出来。其中,在执法监督上就是一个明显的薄弱环节。大力强化执法监督不仅是防止司法腐败、优化执法环境的根本举措,而且是劳教制度自身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要求。本文试从劳教执法监督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作些分析和探讨,以…  相似文献   

13.
确认并 保障被矫治 人员依法享 有权利已经 成为现代各 国矫正法律 制度和实践中共同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中国的劳动教养工作也不例外。自劳动教养制度创建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维护劳教人员的人权。将劳教人员教育改造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公民,是我国劳教机关的根本任务。把劳教人员当人看,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劳教人员以人道主义待遇,依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也是我国劳教工作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必须指出,中国对被劳教人员人权的保障,都是直接依据中国的有关法律、法规确定的,以中国的…  相似文献   

14.
王伟  王翔 《中国司法》2001,(1):24-24
所情信息科学管理是指劳教机关全面搜集某一阶段在教人员在劳教过程中的各种新发生、发现和发展变化了的现象及指数,借助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检索、传递、加工、存贮、反馈和使用信息的过程。通过对所情信息的管理,可以了解和掌握在教人员的改造心态及活动动向,及时发现劳教人员的违规违纪行为,制止和防范劳教人员的各种破坏活动,为消除不安全隐患,堵塞工作中的漏洞,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和依据。一、加强所情信息科学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随着劳教人员的构成不断发生变化,劳教人员的复杂性造成的不安全隐患呈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林常明 《中国司法》2010,(12):48-50
“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是劳教工作的生命线,是司法公正及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劳教机关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主题,积极启动执法信息化建设,有力地提升了劳教执法工作的规范化水平。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尤其是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矛盾化解、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确立,司法部提出了“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的明确要求,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已经成为劳教执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延期,是劳教人员延长劳动教养期限的简称。它既是劳教人员因严重违反所规纪律而受到的处罚,又是劳动教养机关教育改造劳教人员的一种手段。  受虫害侵蚀的苗木需要园丁的精心护理,受延期处罚的劳教人员更需要民警的耐心帮教。  袁某,今年26岁,浙江省余姚市人。1993年10月,因流氓罪被判2年,1996年9月,因盗窃罪错被劳动教养2年6个月,1999年7月,因扒窃罪错又被劳动教养2年6个月。他投教以来,改造表现尚可。2001年2月,为提高袁某改造积极性,经队部研究决定,让他参加纪律维护组维护车间纪律。严…  相似文献   

17.
李犇 《中国司法》2012,(1):112-112
河北省劳教局2011年在全省劳教系统开展了“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对原有的执法管理规定进行了认真检查梳理、修订完善,健全了执法管理规章制度,重点对岗位练兵、执法环节、职业素养、服务群众、领导带头五方面进行了规范。辑印了《河北省劳动教养(戒毒)管理局2008—2010年文件汇编》,制定了《河北省基层基础建设纲要实施细则》,出台了《河北省劳教(戒毒)民警执法资格认证办法》,  相似文献   

18.
薛永兴 《中国司法》2004,(12):22-24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劳教对象的变化,劳教场所传统的“以所区为环境、以民警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以强制灌输为手段”的封闭式教育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劳教工作办特色,提高教育挽救质量的要求。开放式教育模式作为一种以社会为基础,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注重提高劳教人员社会适应能力,着眼于解教后顺利回归社会、融入社会的教育模式,必将成为劳动教养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我所进行开放式教育的实践,就此提出一些思考。一、构筑开放式教育模式的探索实践近年来,浙江省十里坪劳教所在创办劳教工作特色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挽…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白泥湖劳教所执法执纪专项教育行动快、措施新,以专项教育为契机,自我加压,主动出击,改变落后与不足,以提高执法水平。 该所二大队率先向劳教人员提出进行文明管理的8项承诺。承诺的内容为:坚持公平、公开、公正考核奖惩;坚持使用文明用语;不侮辱、打骂、体罚、虐待劳教人员;不收受劳教人员及其家属的吃请和钱物;不违规使用警戒具;不违规销售商品。不缺斤少两;保证饮食卫生,吃足标准;接待劳教人员家属文明礼貌,热情服务。 为使公开承诺真正兑现,该队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一是组织干警学习专项教育有关文件和公开承…  相似文献   

20.
柏猛 《中国司法》2008,(9):35-38
对涉黑涉恶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是劳动教养管教工作的重点,对他们的分析工作和管教方法的探研也因此具有必要性。笔者对北京市劳教人员调遣处现在册劳教人员进行摸排分析,自开展打黑除恶行动以来,共收容涉黑涉恶劳教人员77名,外遣29名,目前涉黑涉恶劳教人员48名,以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祥顺朋歌厅寻衅滋事一案(同案36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