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红军标语遗址分布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境内。1930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回师赣南的红四军来到清流。3月,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推动了清流革命斗争的发展。5月,王仰颜率领汀东游击队首次解放清流县城,并在城关驻扎三日,宣传发动群众,进一步扩大了红军的影响。至1934年年底,清流先后进驻众多红军部队。为了宣传党的苏区政策及政治主张,唤醒民众,鼓  相似文献   

2.
《福建党史月刊》2012,(18):I0001-I0004
清流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南面,九龙溪上游。全县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118个村(居),总人口16万。2007年以来,清流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找准定位,主动融入海西发展大局,全力推进生态经济强县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今的清流,不再是"路隘林深苔滑",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各项基础设施发生  相似文献   

3.
《福建党史月刊》2008,(6):53-53
近日,由中共清流县委党史研究室主编、清流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等单位协编的《红色印痕——清流苏区重要革命遗址遗迹巡礼》一书出版。该书以翔实的史料、图文并  相似文献   

4.
由清流县委党史研究室编纂的《李宽和回忆录》正式出版。全书约7万余字,由22篇文章组成.反映了清流籍老红军李宽和同志戎马倥偬的大半生.是一部难得的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李宽和同志系清流县长校乡人。1930年6月参加红军,经历过  相似文献   

5.
《福建党史月刊》2012,(7):32-34
李亦山,福建清流县里田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军宣传队长,参加了攻打永安安砂的战斗。1934年任红军独立第7团1营3连指导员,随部队驻守安砂。1935年在江西一次战斗中负伤,离开部队。解放初重新参加工作,曾任人民公社副社长。是清流县"五老"人员。  相似文献   

6.
林木 《党史博览》2006,(10):28-29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战史上,曾有四支红军队伍进行了长征,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其中,最早到达陕北的是红二十五军。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从江西出发,在历时一年的艰苦转战中,长驱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途中,曾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罗山县出发,历时10个月,转战近万里,于1935年9月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与陕甘红军会师,并组成红十五军团。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于四川甘孜。…  相似文献   

7.
胜利大会师     
《福建党史月刊》2016,(11):51-55
正1934年10月,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会合,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有效地牵制了国民党兵力,发展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配合了红一方面军的长征。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于1936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在西康甘孜地区会师。会师后,红二、红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组成红二方面军。  相似文献   

8.
甘孜会师     
《党课》2006,(10):92-92
红二十五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领导发展起来的一支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西移后,中共鄂豫皖省委即以留下的第二十五军军部及其第七十五师、第九军第二十七师以及部分地方武装,于1932年11月重新组建了第二十五军。1934年4月与红二十八军合编,仍名为红二十五军,主要领导人为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等。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经湖北北部、河南西部,击破国民党军的前堵后追,于12月胜利到达陕西南部。随后,粉碎了敌人两次“围剿”,创立了鄂豫陕游击根据地。1935年7月为配合红军主力北上行动,挺进甘肃。9月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同陕北红军在永坪会师。两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为军团长,程子华为政委,刘志丹为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相似文献   

9.
7月15日下午,中共清流县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党史工作。会上,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廖传林汇报了全国和全省党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下一阶段党史工作安排和需要县委支持解决的几个问题。会议决定:①将县委党史研究室列为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增补廖传林为成员。②同意启动《中共清流党史人物》一书的前期工作,并成立编纂委员会,由书记、县长任编委会主任,预拨5000元为前期启动经费。③由县机关事务管理局统筹考虑改善办公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为支持革命战争,发展苏区经济,1932年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瑞金叶坪村创立,毛泽民任行长。1932年7月,为建立统一、独立的金融货币体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开始发行流通货币。从1932年7月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共发行了8款货币,分别为壹元、伍  相似文献   

11.
长征精神     
中文 《党史博览》2021,(4):封2-封3
长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进行的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是分6批从5个地区出发的,第一批是由红7军团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1934年7月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向赣东北前进.其后备批是:红6军团于1934年7月下旬离开湘赣革命根据地;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于同年10月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21,(5)
正红三军于1934年5月至8月开辟了黔东特区根据地;红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于1934年8月7日从湘赣边境出发,最早迈开了西征步伐。1934年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师后,共同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19日从桑植县刘家坪等地再出发,纵横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8个省,到1936年10月22日到达西吉县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长征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13.
苏若群 《党史文汇》2016,(10):55-60
正一般认为,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执委会报告之后,共产国际领导人对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才有了解。但从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来看,从1934年10月开始的一年内,连同陈云的报告在内,至少有六种信息来源让共产国际了解到红军及其长征的情况。一、1934年11月《真理报》的文章1934年11月14日,苏联《真理报》发表署名"Α·Γ·于上海"题为《争夺四川的斗争》的文章,系据《中国评论》周刊、《上海日报》《密勒氏评论报》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央苏区是二战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在国共两党、两军六年多的对抗中,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经历了五个历史阶段,即1929年3月至1930年9月为准备阶段:1930年10月至1931年10月为初创阶段;1931年11月至1933年3月为发展阶段;1933年4月至1934年2月为巩固阶段;1934年3月至1934年11月为失利阶段。红一方面军长期的斗争实践,为我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积聚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也为全军认识“左”倾统治的危害吸取了惨重  相似文献   

15.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14,(10):40-45
翻开开国上将李达的档案,他的履历表满眼都是参谋长这个职务的记载。笔者统计了一下,不算在解放军总参谋部任副总参谋长这一职务,记录李达出任军队师级以上参谋长一职的就达13次:1932年4月,任红八军独立第一师参谋长;1932年11月,任红八军参谋长;1933年6月,任红十七师参谋长;1934年8月,任红六军团参谋长;1934年10月,任红二军团参谋长;1936年7月,任红二方面军参谋长;  相似文献   

16.
袁坤 《学习月刊》2022,(11):49-51
<正>红二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于1936年7月由红二、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合编而成。红二、六军团是红二方面军的主要组成和中坚力量,其中红二军团是贺龙亲手缔造并发展起来的革命武装,红六军团于1934年10月24日与红三军(红二军团)胜利会师后在鄂西地区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鄂西地区孕育诞生了红二军团,发展壮大了红二、六军团,锻造了红二方面军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7.
王延春     
王延春,河北省曲阳县人。1910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30年毕业于曲阳县乡村师范学校。1931至1934年在曲阳小学担任教师期间,学习并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参加党所领导的青年运动和农民运动。1932年7月参加共青团。1934年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在狱中参加绝食和暴动,坚持斗争。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民党被迫释放  相似文献   

18.
陈友生,原名王贤仁,湖南省浏阳市人,1914年11月出生,1929年7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春参加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了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4年离职休养,在湖南省军区东湖干休所安度晚年。2001年6月病故,终年87岁。他生前多次向笔者讲述了红军时期他在朱德总司令身边的几个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9.
悠悠红军路     
这是红军路,像这种红军转战清流走过的石砌古道,在清流县境内的崇山林海中还保留有数百公里。而最具开发价值的是隐映于九龙湖风景区密林深处的"红军路",完好地保留了当年毛主席词中描绘的"路隘林深苔滑"的景象。相传当年毛主席从连城翻山抵达九龙溪畔的洞口村宿营,指着溪边的一组石峰问当地村民叫什么山,农民说:"这叫白马山。"主席听了风趣地说:"当年唐僧去西天取经骑过的白龙马到这里修身养性来了。"他又指着自己  相似文献   

20.
1930年1月7日,毛泽东指挥红4军第2纵队离开古田,经宁、清、归进入江西,24日与朱德部队会师于宁都东韶。据考证,途中于1月10日左右到达林畲,居住在林畲村塘堀自然村邱氏祖厝"诒燕第",16日左右离开进入明溪。毛泽东在林畲居住期间主要活动是:部队休整、筹集军饷和补给,研究分析朱德部队行动方向、制定战略决策,宣传党和红军的宗旨纲领、发动群众,帮助贫困群众、救治病人,构思创作《如梦令·元旦》词等。毛泽东清流之行,时间虽然不长,但意义重大,极大地推动了清流革命运动的发展,播下了清流革命的火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