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湃在日本留学时,施存统发展他加入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写信告诉陈独秀。彭湃回国后到广州找陈独秀,由于彭湃已经远离日本小组和上海小组,从党员属地管理出发,陈独秀让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负责人谭平山吸收彭湃加入广东小组,时间是中共"一大"召开前的6月中旬,所以,彭湃是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人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共在上海发起时,它的组织名称是什么?现在一般习惯于称之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这当然是后起的称呼,而非原始的名称。对于中共发起时的原始名称,许多中共早期党员有着近似的回忆。施存统认为“一开始就叫‘共产党’”①。张申府也回忆说,陈独秀在征求他和李大钊的意见后,就将组织定名为“共产党”②。李达同样强调说,早期党组织的名称不是所谓的共产主义小组,而是“C.C.P”(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笔者注)③。过去由于史料阙如,所以党史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较少,一般都根据大多数当事者的回忆,推断中共发起时的组织名称就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3.
1.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在中国共产党召开一大正式成立全国性的党组织之前,国内的一些地方已经有了共产党的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其中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是陈独秀于1920年8月发起建立的上海共产党组织,称为:“共产党”。最初的成员有陈独秀、李达、李汉俊、俞秀松、沈玄庐、陈望道等。 2.第一个党的宣言 1920年11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是中共第一个宣言。《宣言》在中国树起了共产主义的旗帜,为后来起草一大党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邓恩铭从小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具有救国救民和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在五四运动中表现突出使其成为山东青年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思想敏锐、追求进步,是山东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共产党组织的发起者和工人运动的领导者,这是邓恩铭成为中共一大代表的主要因素。客观上,由于中共早期党员对中共一大重要性普遍认识不够,使得年轻的邓恩铭得以当选为中共一大代表。  相似文献   

5.
十、闽东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闽东地处福建东北部,与浙江省南部接壤。是我省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一九二七年春,建立了中共古田县特别支部。一九二九年春,进步青年知识分子马立峰、郭文焕、陈铁民、张志坚等在福州加入共产党后,于福安会馆成立了中共闽东小组。后陆续回闽东发展组织,在柏柱、穆阳、漳港等乡开展建党工作。在福安建立了党的小组。同年底中共福州市委派共  相似文献   

6.
何立波 《党史博采》2011,(1):56-59,61
在中共早期党史上,易礼容是一位重要人物。他1919年加入新民学会,1920年与毛泽东、何叔衡等创办长沙文化书社,1921年参与在湖南建立共产党组织的活动,和毛泽东、何叔衡同为湖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湖南党支部“三人小组”,是湖南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共山东八十年简史》2001年6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本书以简洁的文笔概述了山东党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可靠的史实展示了山东的党组织与山东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所做出的历史贡献。这是一本让人们了解山东共产党的历史,学习山东共产党的历史,以史资政、以史育人的好教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山东党组织率领全省人民奋斗了80个春秋,早在1921年春,济南共产党组织就诞生了。她是中共一大之前国内六个…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3,(18):57
最早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是李大钊和陈独秀,那是在1920年1月。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沈宏庐、杨明斋、李达等人在上海发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当时的名称为"共产党",或"共产党临时中央")。不久,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旅日、旅法勤工俭学青年中建立了"共产党支部"或"共产党小组",后来根据中共"一大"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有"中国的  相似文献   

9.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日.然而全国各地早期共产党名称并不一致,有的叫"共产党",如上海;有的叫"共产党小组",如北京;有的叫"共产党支部",如湖北.但它们都是共产主义小组性质的组织."共产主义小组"一词,是后来赋予的.  相似文献   

10.
“少年共产党”是蔡和森等中共创始人独立探索和建立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在中共创建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和重要影响。蔡和森依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经验,提出全面系统的建党思想和建党计划,并且在法国独立开展组织共产党的活动。他首先在留法新民学会和工学世界社成员中热心传播马克思主义,促使他们改变无政府主义信仰,转向共产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从而创造了建党的思想基础和干部条件。此后,他改造工学世界社为共产主义性质的团体,奠定了建党的组织基础。在此基础上,蔡和森1921年7月在工学世界社改组成立“少年共产党”,成为中共旅法组织。  相似文献   

11.
赵世炎因牺牲较早、史料缺失,其入党时间迄今无定论。《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重新确定周恩来同志入党时间的报告》为确定赵世炎入党时间提供了新视角,“当时一些参加共产主义组织的成员,他们的入党时间都是从加入共产主义小组的时间算起”,因此,赵世炎加入旅法共产主义小组的时间即是其入党时间。经过考证,旅法小组于1921年2月上旬成立,这也是赵世炎的入党时间。确证赵世炎入党时间,不仅对于深化赵世炎研究,而且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共早期领导人群体的初心使命,进而充分研究中共创立时期的历史内涵精神风貌,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共产主义小组"是多年来对中共上海发起组的习惯称谓。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习惯称谓遭到质疑,"党的早期组织说"开始出现在各种教材之中。通过对相关史实的梳理、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中共上海发起组并非共产主义小组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旅欧组织的建立、称谓与作用赵云云中国共产党旅欧组织经历了由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巴黎小组)、中共留法组、中共留德组、中共留德法组到中共旅欧支部的发展过程。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地方组织之一,在党的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一、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巴黎小组)...  相似文献   

14.
王水湘 《党史博览》2011,(11):50-52
施存统,又名施复亮,中共早期活动家。最早的党员之一,参与了上海、东京共产党小组的组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劳动部副部长等职。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是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北京共产党小组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李大钊曾先后任过中共北京地委书记、中共北京区委兼地委委员长、中共北方区委书记.他还曾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和中共中央驻北京委员.中共北京党组织的创建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都是在李大钊的领导下进行的.本文试就李大钊对北京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的贡献做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中共应对抗日战争时局的理论水平,延安时期的毛泽东发起哲学小组,组织理论工作者和高级干部开展以辩证唯物论和军事战略问题为中心的理论研究,在学习中注重提高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革命实际的能力,并引发各类学习小组的相继成立和全党开展学习运动。发端于毛泽东哲学小组的学习活动,推动了中共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方法的确立,也是毛泽东本人在历史时局转换关头理论自觉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抗战胜利后创办的《观察》杂志,以自由主义理念发表了大量文章,其中有一些评析共产党的言论。这些言论主要涉及中共与内战关系、共产党的"自由"态度、共产党的"社会主义"观、国共关系中的中共等,形成了关于"中共"的话语体系。在这一话语系统中,有些观点存在着与事实明显不符的情况。随着时局的进展,《观察》言论有着激进化的趋向,对中共的认知在不少方面已逐步与共产党的主张相接近。研究《观察》杂志话语中"中共"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认识国统区知识分子对中共的认知及其舆论变动倾向,而且对于研究中共政治活动的舆论环境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共是在《共产党宣言》的直接影响下成立的,中共完全继承了《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将共产主义作为中共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是一场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革命。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开放,一方面重新焕发了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也对共产主义理想造成冲击。中共对此保持了清醒的认识,采取了相应措施。改革开放40年,中共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理想,结合时代特征与中国国情,对共产主义理想进行了理论阐释、制度建构与行为规范,使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得到践行。  相似文献   

19.
刘涛 《党史文苑》2012,(18):23-25,38
张申府是中共早期的重要成员,是一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无法绕过的重要人物。在中共建党前后,他曾在欧洲奋斗将近三年。在此期间,他积极组织筹建了中共旅欧支部,用行动支援了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合理要求,筹办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理论的《少年》期刊,并为中共组织吸收了周恩来、朱德两位伟人,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在旅欧期间积极探索党的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对中共理论建设值得借鉴的思想。他在旅欧期间的积极贡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0.
1947年,韶山范围内的清溪、银田两个乡,合并为清田乡。中共地下党员刘伯庚,当上了乡长,这样,韶山的国民党政权被共产党掌握了。刘伯庚一到任,就对乡政权组织来了个大换血,乡公所自卫队也几乎成了共产党的武装,不纯的队员清退,共产党员集中到第一班,第二班的成员是普通群众,但班长也是共产党员,乡以下的21个保中,有9个保长是共产党员。不久,共产党和国民党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