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平则鸣     
司徒伽 《前进论坛》2009,(11):58-58
闲读宋代洪迈《容斋随笔》,见其有质疑唐代韩愈之条,不禁莞尔。韩公日:“大凡物不得其平则呜。”(《送孟东野序》)洪迈生疑:“韩文公《送孟东野序》云:‘物不得其平则鸣。’然则其文云:‘在唐、虞时,咎陶、禹其善鸣者,而假之以鸣,夔假于《韶》以呜,伊尹鸣殷,周公呜周。’又云:‘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然则非所谓‘不得其乎’也。”他认为,为不公平事而愤慨是常理,然而皋陶、大禹、伊尹、周公等“善鸣者”皆为声名卓著的成功者,  相似文献   

2.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借古开今话德才菖蒲桂芳“士有百行,以德为首”这句话出自《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注引《魏氏春秋》。原文是:“允妻阮氏贤明而丑,允始见愕然。交礼毕,无复入意。妻遣婢觇之,云:‘有客姓桓。’妻曰:“是必桓范,将劝使入也。’既而范果...  相似文献   

3.
一、树立形象,为学生作好表率1980年,我刚当教师,一位很有名望的老教师说:“古人云:‘亲其师,信其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好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相信你有能力,而非等闲之辈。”问及怎样才能让学生信任,他说:“课余走笔,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是办法之一。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会写文章的人就是‘秀才’、‘能者’。”1981年,我发现一位山区青年团员冒雨修沟积蓄雨水供群众饮用,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将其写成一篇通讯投寄《春城晚报》。不料,那文很快发表,老校长高兴了,把学生召集起来,挥动着那张报说:“你们杨老师已经在省级报上…  相似文献   

4.
该书所载范忠信、尤陈俊撰《那思陆先生与中国审判制度史研究》中介绍:“《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一书,由‘绪论’、‘州县衙门’、‘刑事审判程序’、‘民事审判程序’和‘结论’等五章组成。其中,篇幅最大的是第三章‘刑事审判程序’,占全书篇幅的2/3有余。”  相似文献   

5.
一、辞书仅释一个义项 “摩登”(英文modern音译义项)这个词,虽然现在使用的人少了,但,近四五十年来,却似死犹活。 鲁迅的杂文名篇《拿来主义》,一直用作各类学校语文课教材,更是高中、中师语文课的经典范文。文中有句云:“我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文中用了“摩登”,教学中师生都不免要接触这个词。  相似文献   

6.
心坚石穿     
“心坚石穿”一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在《掌故大辞典》中记载着这一典故的来源。南朝梁陶弘景在《真诰》中云:“昔有傅先生者,其少好道,入焦山石室中,积七年,而太极老君诣之,与之木钻,使穿石盘,厚五尺许,云:‘穿此盘便当得道。’其人乃昼夜穿之,积四十七年,钻尽石穿,遂得神丹,乃升大清为南岳真人。”后人用“心坚石穿”这一成语来说明:只要意志坚定,石头也能穿透;只要下定决心,  相似文献   

7.
我们没啥嗜好,平时喜欢翻点报纸,无论中央级大报,还是芝麻点的小报,皆不拒之眼外。说实话,看了那么多的报纸,我心里一直纳闷,报纸上咱那么多“吃皇粮”的字眼?莫非咱们还活在尚有皇帝老儿的时代?这里仅举几例,让各位看官开开眼:“28人养一个‘吃皇粮’的”(《新华社每日电讯》、“确保全省公安机关‘吃皇粮’”(《人民公安报》)、“天下‘皇粮’食之者众”(《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12,(8):59-59
在我国古代,城市的改名易称,大多因为汉字的避讳。据《隋书·地理志》记载,为避隋炀帝杨广的“广”字,一下子就改掉几十个城市之名,其中广州改为番州,广饶县改东海,广安县改延安,广都县改双流等。如果说杨广只避一个“广”字,唐德宗李适避讳就宽多了,他不但避讳“适”,连像“适”的“括”字也不放过。《闻见后录》卷二六云:“处州,旧为括州,唐德宗立,当避其名,适处士星见分野,故改为处州,音楮。今俗误为‘处所’之‘处’矣。”  相似文献   

9.
她——酷“李安得了金熊奖报喜,林惠嘉被电话吵醒还很不爽。”“酷”是李安形容太太林惠嘉的词。他在《十年一觉电影梦》中,回忆自己第一次以《喜宴》获得金熊奖时,想着太太支持她这么多年,如今电影获奖要赶紧给太太打电话报喜才对,于是就拨电话回家。当时是美国时间早上5点多,太太被电话吵醒很不爽,“我说:‘我们拿金熊奖了’,她说:‘喔’,我说,跟内地电影一起拿的,她问:‘没有别国参加吗?’我说:‘有,有’,她就挂电话了。她就是这么酷,这么多年来,这些外在的东西对她好像没有一点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杂感二则     
“唾面自干”与娄师德 “唾面自干”的典故见于《新唐书·列传第三十三·娄师德》:“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相似文献   

11.
一 “实事求是”的哲学概括与提升 “实事求是”,语出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誉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人颜师古注“实事求是”云:“务得事实,每求其真”。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沿用了“实事求是”一语,并作出了新的界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该书《译后记》(战宪斌撰)介绍说:“在本书中,大木雅夫教授以客观性法观念的比较为切入点,在系统地批判了有关东西方的法观念主观性通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创性的比较法研究方法。体现其‘实证’、‘批判’和‘独创’性的研究风格。同时在该著作中文版前言中指出:  相似文献   

13.
夏、商、周——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夏、商、周———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李埏宋孙宗《东皋杂录》载一轶事曰:“王荆公一日问刘贡父曰:‘三代夏商周,可对乎?’贡父应声曰:‘四诗风雅颂。’荆公拊髀曰:‘天造地设也。’”这则轶事也许是传闻或假托,但不管怎样,都反映了一个现象,就是,在宋...  相似文献   

14.
6月29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发布《2006亚洲太平洋地区人类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向亚太地区发出警告:“贸易使不平等的状况进一步恶化。在东亚的成功故事背后。隐藏着‘无就业增长’的挑战,年青人与女性正经历着‘无就业增长’,劳动人口的增加远远快于工作机会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该书《序言》中写道:“我们现在对都城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探索,首先应该重视的,是‘城’‘郭’相连结布局的发展变化和‘郭’内居民所住的坊里以及市的发展变化。至于营建宫殿的‘城’内布局结构,还是次要的。从整个都城制度发展历史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前一阶段从先秦到唐代,是封闭式都城制度时期,本书上编《中国都城的起源和发展》所谈论的就是这个前阶段;后一阶段从北宋到明清,是开放式都城制度时期,本书下编《宋代以后都城制度的变革及其重要设施》探讨的就是这个后阶段。”  相似文献   

16.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民主党派调研,其实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三种境界     
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07,(7):6-6
6月一期《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文章是“香港的未来:晴间有云”。在这篇报道中,作者承认,1995年《时代》姐妹杂志《财富》关于“香港之死”的预言是错误的,今天的香港比回归前更有活力,尽管香港未来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19.
车辐现年八十有五,还活着,而且活得很自在,很自得。又活得从子夜到昧旦时分还在笔耕,历经沧桑,还未“盖棺”,却有不少人为文对他“论定”。如陈道谟先生的《老友车辐散记》,刘传辉先生的《一杯黄土缕缕情深》,陈隈先生的《美食家车幅》,王大壮先生的《记“老顽童”车辐先生》,香港《广角镜》刘木子写地还赠地一个外号“开心果”等等。这些文章中还同时表述了世人(多为大名人)对车辐的封号,观照抄一段如下:“解放前,有人说地是‘成都通’吴祖光向陈若监介绍地时说‘地是成都的土地爷。’小说家何法赠地一个封号‘监斋菩萨’,…  相似文献   

20.
张勇 《民主与法制》2013,(24):55-55
今年1月下旬,本社记者曾赴江西省九江市,对该市重点工程庐山直升机项目两股东闹纠纷致使项目停滞不前一事,以“庐山直升机缘何‘起飞难’?”为题进行了调查报道(内容详见《民主与法制》2013年第12期),该报道刊发后引发读者广泛关注。近日,本社记者再次前往九江,就此事件的进展进行后续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