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讯问笔录要反映讯问活动的全过程,全面、完整、准确地记载侦查人员的提问和所采用的讯问方法,从笔录中要全面了解犯罪嫌疑人有罪、罪重的供述和无罪、罪轻的辩解,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但在实际办案中,许多办案人员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讯问不仔细、记录马虎了事,特别不注意笔录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致使讯问笔录质量不高,甚至严重失误,严重影响案件证据的固定,危害极大,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2.
侦察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办理每一起刑事案件都必经的法定程序,也是侦查人员了解案情、收集证据、证实犯罪的重要手段。因此,犯罪嫌疑人讯问过程中,若能实事求是地向讯问人员反映  相似文献   

3.
找到讯问突破口是讯问成功的基础。讯问人员在讯问中要围绕案情,注意选择好有利于案情突破并深入的重点人和关键事来作为讯问的突破口。讯问突破口选好后还要把握好突破的时机,精心实施。突破后还要及时扩大战果,一举审清全案。  相似文献   

4.
写作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在公安院校的写作教学中,除了写作理论的讲授外,重要的是训练学生掌握实际操作的能力。讯问笔录作为诉讼证据之一,或作为记载固定违法犯罪证据的手段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办案实践中,不少讯问笔录不符合写作和法律规范,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质量不高。侦查人员要作好讯问笔录,事先应熟悉案情,作好讯问计划,同时应掌握一些特殊语言的记写方法。  相似文献   

5.
绑架案件是一种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性犯罪案件。该类案件呈现出案前多有预谋、案中留有相关线索和证据、时空跨度大、结伙作案多、犯罪嫌疑人讯问中畏罪心理比较突出等特点。对绑架案件嫌疑人的讯问要遵循熟悉研究案情、采取恰当的突破方式、查清犯罪嫌疑人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深挖犯罪的基本思路。同时,还应从犯罪事实和犯罪证据两个方面宏观把握对绑架案件嫌疑人的讯问。  相似文献   

6.
故意杀人案件是一种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性犯罪案件。该类案件呈现出案前多有预谋、现场留有丰富证据、因果关系较为明显、犯罪嫌疑人讯问中畏罪心理比较突出等特点。对故意杀人案件嫌疑人的讯问要遵循熟悉研究案情、采取恰当的突破方式、采取适当的讯问策略以及深挖犯罪的基本思路。同时,还应从犯罪事实和犯罪证据方面把握对故意杀人案件嫌疑人的讯问。  相似文献   

7.
刑事技术人员在刑事侦查过程中主要扮演现场勘查、证据收集、为诉讼提供证据的角色,而刑事侦查人员主要扮演现场走访、调查和讯问的角色。两者在案件的调查、取证、走访、讯问过程中缺乏及时的沟通,现场证据在讯问过程中的使用率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刑事技术在整个案件侦破过程中的作用。为改变这种状况,刑事技术人员有必要参与重特大案件的侦查讯问工作。  相似文献   

8.
"高发低破"是当前多发性侵财案件案发形势和打击现状的基本样态。在当前多发性侵财犯罪手段不断升级及司法环境对讯问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讯问作为传统的侦查取证措施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多发性侵财案件犯罪嫌疑人个人基本情况、涉案情况及其在讯问中心理与行为规律等方面进行实证调研发现,当前多发性侵财案件的讯问难题主要包括:前期侦查工作不足导致讯问难度大,讯问过程中容易遇到诸多难题,讯问工作后期存在较难避免的风险。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优化侦查打击机制,为讯问工作建立良好基础;强化激励机制,采用针对性的讯问策略;综合运用侦查取证措施,健全证据体系。  相似文献   

9.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 ,侦查部门应采取深入访问群众、梳理重点案件、清查重点行业等多种方式 ,及时发现和广泛开辟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线索 ;有策略地开展侦查 ,严密组织抓捕行动 ;加强讯问工作 ,充实犯罪证据 ,特别要注意与其他国家机关密切合作 ,深挖“保护伞”和收缴非法收益。  相似文献   

10.
讯问的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讯问获得的证据种类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以及通过该口供获得的物证、书证。2010年确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要求公安机关在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既要重视口供又不搞刑讯逼供,不搞口供至上;既要探求实体公正更要重视程序公正;既要注重办案的效率更要重视对犯罪嫌疑人正当权益的保护。为此,文章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不规范讯问方法,探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视野下公安办案讯问的一些方法,旨在使公安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从"硬审讯法"转变到"软审讯法"。这种"软讯问法"包括讯问中的语言策略和非语言策略。同时,为了保障这种讯问方法的实施,应当设立一定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讯问工作是讯问人员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进行的侦查活动,具有直接对抗性。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使用反讯问手法阻碍讯问工作,妨碍查明案件事实,甚至导致讯问工作陷入僵局。反讯问手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切断言语信息交流渠道、传递虚假信息、传递部分信息和公然采取暴力动作进行抵抗。讯问人员要熟悉各种反讯问手法,以掌握的案件事实和有力证据为基础,利用犯罪嫌疑人反讯问供述中的矛盾和弱点,采取适当的对策,迫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其罪行。  相似文献   

12.
讯问犯罪嫌疑人作为审查起诉阶段的必经程序和调查核实证据的核心环节,较之侦查、庭审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办案人员应当认识到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价值,并慎重对待,以期全面掌握案情。文章通过分析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不同的案情、不同的嫌疑人采取不同的讯问策略,规范讯问语言,有效把握讯问节奏等提升审查起诉阶段讯问技巧的路径,为法庭指控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3.
职务犯罪侦查审讯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将相关审讯活动暴露于镜头下,对职务犯罪侦查讯问提出了更高要求。侦查人员在讯问前要通过深入初查全面了解涉案信息,并制定详实讯问方案。讯问之初要及时予以法律政策教育,并综合运用人情感化、测谎技术以及适度出示证据等方式迅速突破。突破后还应积极寻求扩大战果,并以规范、清晰的笔录及时固定证据,同时严格执行"录审分离"、"录看分离"等政策,以应对嫌疑人翻供。面对嫌疑人的挑衅,侦查人员应冷静应对。  相似文献   

14.
讯问的目的是使犯罪嫌疑人形成供述动机并交代犯罪行为。犯罪嫌疑人心理压力源主要来自于政策与法律;案件的证据、嫌疑依据、犯罪相关信息;强制措施和羁押;讯问人员的能力和技巧;讯问环境;案件的社会关注度等。讯问人员在讯问中给犯罪嫌疑人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其如实供述全部犯罪事实。  相似文献   

15.
侦查讯问是法律规定的一项侦查行为,讯问所获得的口供在庭审中是重要的证据之一。通过讯问可以很快了解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查获证据,降低侦查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侦查讯问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导致侵害犯罪嫌疑人的现象屡禁不止,破坏了刑事诉讼自身的价值要求,阻碍了我国民主法治化的进程。笔者就我国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享有的权利进行了归纳;分析了我国讯问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国外犯罪嫌疑人在讯问阶段享有的权利做了一定总结;最后提出完善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人权的几点建议。关键词:侦查讯问;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16.
讯问在侦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论是从立案到摸底排队,还是从查证线索到审查犯罪嫌疑人,讯问都是一项重要的侦查活动。然而在侦查实践中,对于一些较难攻破或证据掌握尚且不足的案件,讯问人员难免会用到一些具有欺骗性质的讯问手段,而且在不少案件中都是运用此种方法获取证据进而破获案件的。文章先从讯问中的道德与诚信问题分析入手,对讯问中欺骗性手段的心理依据、几种主要欺骗性手段以及欺骗手段限度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侦查取证的重要手段,讯问对于侦查人员能否有效查明案件事实,全面收集证据并准确追诉犯罪至关重要。实践证明,取得讯问的成功并非偶然,需要较多相关要素的支撑。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由于个案的实际情况不同,具体案件的讯问工作不可能千篇一律,但就取得讯问成功的一般要素而言,则具有一定普遍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辩护式侦讯与犯罪嫌疑人的辩护取证权相联系,将控辩互动的庭审模式贯穿于侦讯过程。嫌疑人需有诉权告知、会见律师、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等权利,同时,也需规范辩护律师的执业行为。嫌疑人一方,可与私家侦探合作取证。侦讯期间,双方可以交换一些证据信息,以便取证更接近客观案情。要有效遏制刑讯逼供等非法讯问,就需要律师有讯问在场权、嫌疑人有沉默权、用录音录像同步记录、排除非法证据等制度构建。而检察院的侦查监督,控辩对等的审判模式和"疑罪从无"的判决,都会对辩护式侦讯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公司法》修改后,对虚报注册资本案件进行立案审查时,要注意到三个变化:除27种公司外,对申请公司登记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以虚报注册资本罪追究刑事责任;案件一律由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立案管辖;立案标准也改变了,不再追究虚报注册资本的数额。侦查此类案件时,首先应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取公司申请登记资料,核查其中《验资证明》的真实性,并注意核查公司的财务会计资料,判断股东(发起人)有无虚假出资,进而在公司登记时虚报注册资本。在获取相关书证的基础上,通过询问知情人和讯问犯罪嫌疑人查清全部案情。在侦查终结时,要对照虚报注册资本罪犯罪构成要件和量刑情节的证明要求,审查已收集在案的证据是否准确、充分。  相似文献   

20.
试论“突审”的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审就是刑事诉讼法的“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依法采用的突击讯问,是最后拿下案件的有效措施;必须强调它的突然性、战机性,在犯罪嫌疑人没准备好对付审讯人员对策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审出真实供述;它是在获取部分证据,又难以获取全部证据的条件下实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