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想为大家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范文澜先生著的《中国通史《。为什么要读《中国通史?》因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知道和了解自己的历史,这是一个人人生观的一个基本点。记载中国历史的书很多,比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但这类古书,读起来工程浩大,非寻常人可读之。记得在十年浩劫时,我埋头测览了《二十四史》,后来在七十年代又翻阅了一遍《资治通鉴》,前后花了六年的时间。而且,读这两部书,没有扎实的古文根底不行,因此,《中国通史》是读中国史的入门之作。范本《中国通史》初版于1942年,原名《中国通史简编》,我最早是在…  相似文献   

2.
史学一家言     
陈晋 《瞭望》1991,(47)
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好读史书,并且讲求读史方法。譬如,1915年9月6日致萧子升信中,便谈到两种方法。一为“择书”而读之方。所择之书,“必能孕群籍而抱万有”,读之,则如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他认为,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便是这样的书。 择书要有眼光,读之更须方法。如该书中的“《伯夷列传》一篇出于《史记》,吾读此篇而及于《史记》加详究焉。出于《史记》若干篇,吾遂及于《史记》之全体矣。他史亦然。”再一种便是空间比较法。他说:“观中国史,当注意四裔,后观亚洲史乃有根。观西洋史,当注意中西之比较”。接着又提出,“地理者,空间之问题也,历史  相似文献   

3.
人之别于动物,很重要一点,就是人会感动。 面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人会感动;聆听“怒发冲冠”、“苏武牧羊”,人会感动。登泰山绝项,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人会感动;乘一叶扁舟,沿三峡而下,叹鬼斧神工,人会感动。即使读到一篇佳作,看到一幅名画,人也会感动得潸然泪下。古人云:读《出师表》不动情者谓之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谓之不孝。近人读林觉民《与妻书》,读吉鸿昌《绝命词》,读“保尔名言”,读“雷锋日记”,也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4.
书书有情     
陈武 《民主》2023,(5):37-38
<正>难得这样有闲,理了几天书,也读了几本关于书的书,有的是重读,有的是新读。看读书人、写书人谈书的书,真是别有趣味,也可以说是书书有情。周作人的《书房一角》经止庵校订后,清新爽朗,洒脱俊秀,加上开本的特殊,让人爱不释手。出版家范用编了一本“怪”书,《爱看书的广告》。范用在“编者的话”里说:“我爱书,爱看书的广告。”  相似文献   

5.
陈晋 《瞭望》1991,(49)
毛泽东谈史,尤以军事方面的批注为多。 李贤等在《后汉书》卷101“皇甫嵩传”的一条注文中,引孙子兵法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者也。故善出奇,无穷如天地,无竭如江海,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也。”关于奇正,毛泽东的概括是:“正,原则性。奇,灵活性。” 南北朝时期,战争不断,英才辈出。毛泽东读这段历史,对一些有为的将领的军事才华,颇为欣赏。  相似文献   

6.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子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著作,千百年来它在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的形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研究《老子》,是古今的热点,号称“《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书的作  相似文献   

7.
<正文> 此杜牧之《秋夕》诗之佳句也。轻罗小扇,物之至轻者也;流萤,虫之飘忽者也。以至轻扑至飘忽,其无声也明矣。  相似文献   

8.
王晓宁 《学理论》2008,(3):91-91
由中共中央党校刘玉瑛教授撰写、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关键在于落实》一书,是难得的一本好书,非常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9.
汉口竹枝词     
去年所得书中, 有湖北出版社王君 寄赠的一册《汉口竹 枝词校注》,很值得 一读。 竹枝词自纪晓岚、厉惕斋而后,多咏地方风物、民俗民情。近代更趋通俗,间或讽嘲时事,如吾长沙清末的《抢米竹枝词》、抗战初期的《文夕大火竹枝词》(注),都是极有价值的地方文献,可惜少人注意。本编专记市井生活,又集中于百五十年前的汉口一处,自然更有意思。此时的汉口,如作者自叙所云,已是“商贾至,百货山积,贸易之巨区也”。第2首云:  相似文献   

10.
辛邦颖 《学理论》2010,(14):128-129
秦九韶《数书九章》中涉及的数学问题,经过数学史学界多年的研究,已经基本清楚,但是从书的字里行间中所传达出来的治国思想,近代学者却对之研究甚少。本文就秦九韶《数书九章》系文和正文中的民生思想,分析他应用数学方法进行治国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1.
萧珊 《党政论坛》2009,(6):17-17
刘伯承出生在四川开县张家坝的一户农民家庭,虽自幼家境贫寒,但父母仍克勤克俭,在几个孩子中唯一送他上学读了书。1897年,刚刚五岁的刘伯承,进了本村的私塾读书。由于他聪明、勤奋,读过的《三字经》、《千家文》、《千家诗》,以及《四书》、《五经》和诸子等书一般都能背诵下来,并在书上做了许多圈点和批注,学习成绩十分优异。  相似文献   

12.
王乾荣 《民主》2012,(3):51-51
近读作家京梅和环保学者郭耕合著《地球伦理》一书,脑子里始终萦绕着几个问题——何谓地球伦理?人之伦理与地球伦理,是什么关系?人怎样做才既符合人伦,也不悖“地伦”?  相似文献   

13.
许多人读《红楼梦》都想读明白,但有一位红学大师曾说过他的体会:“这部书越读越糊涂.”而另一位红学大师说:“这部书应越读越明白才对,怎么能说越读越糊涂呢?”对此该如何解释?笔者发表点个人拙见. 作者有意不让读者读明白.在《红楼梦》的开头作者就说:“故将真事隐去.”第七十八回中说:“太平不易之年,蓉桂竟芳之月……”作者说了一通,仍是“假语村言”,让你不知他写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发生的地点.而对下列问题也是糊涂不清.  相似文献   

14.
研究邓小平改革思想和建党理论的新成果——评读《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一书王仲清最近,解放军出版社推出了一套“邓小平改革思想研究丛书”。其中,《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 设》一书,是写得很出色的一本。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尽力反映邓小平对建党理...  相似文献   

15.
读书罪一例     
祝勇 《瞭望》1999,(31)
说到柏杨,想起*柏杨回忆录*里记录了一个案例,说是在老蒋忙着折腾他的*反共抗俄大业*的那个年代,台北一名青年教师在旧书摊上海到蒋公二十年代的*部旧著,书中不乏盛赞苏俄的言辞,令这位孤陋寡闻的年轻人好不吃惊,不仅自已饱读一番,还推荐给朋友传看。后来案发,此公在劫难逃,被处重刑。著书者无罪,读书者倒霉。于是我们知道,在有些情况下,读书也是有罪的。所谓*有些情况*,主要是指在不正确的时间里读了正确的书,或者在正确的时间里读了不正确的书。比如说,在希特勒的书最流行的时候读托尔斯泰的书,或者在托尔斯泰受青…  相似文献   

16.
五 他在汉西书院读了两年多,一九○七年,开县办起了一所高等小学堂。入学考试中,他的作文考了个第一。那时他已经念过八年书,从《三字经》、《幼学琼林》开始,还读了《四书》、《古文观止》、《东莱博议》,涉猎过《史记》、《汉书》、《纲鉴》等等。他课外还看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许多小说,已经以善于讲故事受到家乡小朋友们甚至大人们的欢迎。他作文好,是有基础的。 他在那所高等小学堂读了一年,又入夔府中学一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传统模式及其改革》一书简评赵曜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及其改革是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难点,在这一课题中许多理论工作者经过努力已经推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著作,赵明义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传统模式及其改革》就是其中值得一读的一部力作。在我看来,该...  相似文献   

18.
逛旧书摊,得章太炎《书原刻手写底本》,线装、一册。《书》1899年付梓,给幼小的民主革命提供了一个理论体系。印行后轰震海内、风行一时,只是文笔古奥,索解为难。鲁迅后来回忆说:“我读不断,当然也看不懂,恐怕那时的青年,这样的多得很。”所以,这部书远...  相似文献   

19.
孙权与吕蒙     
弘超 《瞭望》1995,(19)
孙权与吕蒙弘超三国人物,孙权算是一个。他虽无曹操之雄才大略,也不若刘备之善得人心,然亦自有其过人之处,不失为一时英杰。近读《三国志·吕蒙传》和《资治通鉴》,二书所述孙权劝勉吕蒙读书故事,引人入胜。故事反映出孙权的远见卓识,令人折服。《通鉴》所述,文字...  相似文献   

20.
有些情节大体一致的故事,读起来觉得形式和内容都有差别。 一、《三国志》的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云:“太祖(指曹操)……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