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第二期“案例研究”栏刊登了宁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毛强华同志的文章《张学功的行为应定何罪》后,许多读者纷纷来信,提出对此案的定性意见,现将一部分读者的意见摘录如下,供大家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刊今年第七期发表了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郭浩善同志的文章:《如何正确认定以杀人为手段的劫财行为》,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读者纷纷来稿来信,对被告人赵黑俊、丁杰成以杀人为手段进行抢劫的行为应如何定罪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限于篇幅,我们不能一一刊登,现将两种主要观点及其理论依据综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案情介绍,我认为方为义同志文中所述的对此案定性的几种意见都值得商榷。我的看法是:对吉布吉尔的行为既不能以敲榨勒索,或过失杀人定性,也不能认为他仅是一般违法行为,而没有构成犯罪。按照刑法学犯罪构成的理论来分析,我认为吉布吉尔的行为,定抢劫(未遂)罪比较适当。  相似文献   

4.
本刊去年第六期在《读者论坛》栏中发表了杨洪安同志的《房屋能“典当”吗?》一文后,陆续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就有关“典当”问题阐述了各自的不同意见。由于版面有限,不能一一发表,现将其中的主要论点综述如下,供大家进一步研究参考。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读者郭斌认为不应该将房屋典当关系解释为房屋典卖关系,并对“典卖”一词以及“典卖又称活卖”的说法提出异议,其主要理由是:  相似文献   

5.
本刊84年第一期发表了张少铨同志的《正确认定引诱、容留、强迫妇女卖淫罪》一文以来,先后收到了北京李文燕、四川黄湘等读者的来稿,对张少铨同志的文章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引诱、容留、强迫妇女卖淫罪”的提法缺乏法律依据。本期特发表欲凭同志文章,供大家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刊于一九八○年第二期刊登了刘春茂同志《对法院院长、庭长审批案件制度的探讨》一文,在司法界引起反响,不少同志给编辑部来稿就此发表看法。为了将争论引向深入,我们从现在起还继续选登一些这方面的稿件,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刊今年第二期发表了徐海风同志《盗窃罪既遂、未遂问题之管见》一文后,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来稿,对徐文的观点提出商榷意见。现摘要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刊1988年第二期《法学争鸣》栏发表了陈新亮同志的《技术秘密不能成为盗窃罪的对象》一文后,陆续收到了张柚生、孙力、胡月等同志的来稿,对陈新亮同志所持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本期特选登孙力同志的文章,供大家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刊第一期发表了王容海同志的"对离婚自由和男女婚姻以感情为基础的理解"后,曾接到不少来稿.有的是同意王容海的意见,有的则反对王容海的意见.本刊特在这里选择有代表性的二篇文章,发表出来,以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刊2005年第13期《审理经纬》栏目刊出了《对吴某的重婚行为是否应追究纪律责任》的案例以及读者对该案发表的观点。现将本刊顾问组的意见刊登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刊从这期起,开辟《案例研究》专栏,列一些案情比较复杂,不易于确定性质、认定罪名的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力求对大家在分析研究案件时能有所帮助。为此,我们热切希望广大读者,特别是战斗在审判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踊跃为本刊投稿,提供本栏所需案例,或就某一案例发表个人意见,进行分析研究。本栏发表的文章,只作为研究问题的参考,不做结论,故不能直接引做定罪量刑的依据。所提供的案例,要求事实清楚、确凿。来文以不超过两千字为宜。大家读了这个专栏的文章后,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亦欢迎积极提出,以便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个专栏办好。  相似文献   

12.
本刊第五期“疑案讨论”栏刊登的《王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一文,读者对此反应热烈,纷纷来信发表自己对该案的看法和意见,现选登二篇,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刊自1981年第4期发表苟永俊、周鹄昌二同志的《醉酒犯罪刑事责任浅析》一文、对醉酒犯罪刑事责任问题开展讨论以来,得到全国各地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先后收到许多读者参加讨论的大量稿件,限于篇幅恕不能全部刊登。从来稿内容看,多数同志认为: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而病理性醉酒者不同于普通的醉酒者,它属于精神病的范畴,故其发生的危害行为不应负刑事责任。现发表余止戈同志的文章,供大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法学研究》一九八○年第三期刊载了刘瀚、吴大英二同志的《也谈法的阶级性》,对我在本刊第一期发表的《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意志的体现》一文提出了不同意见,表示欢迎。但对于刘、吴二同志文章中某些观点,却不敢苟同,今再提出浅见,向刘、吴二同志求教,并请法学界同志指正。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性质和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家正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我们请北京政法学院诉讼法教研室张子培、李春霖、严端、武延平、曹盛林、陶髦、程味秋等同志写了一组有关文章,作为讲座,在本刊陆续发表,供同志们学习时参考。同时,我们也欢迎大家就学习刑事诉讼法的心得、体会,踊跃为本刊写稿。  相似文献   

16.
本刊于1983年第三期《法学争鸣》栏发表欧阳涛、陈泽宪两同志的《如何认定奸淫幼女罪》一文以来,先后收到湖北孙应征、湖南龚跃飞和吴神保、江西邱梦云、山东胡殿隆、唐山王云山、四川章宇等许多读者参加这一讨论的稿件。其中,主要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肯定欧阳涛、陈泽宪同志所持的观点,并认为近年来在奸淫幼女案件中确实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应当注意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否则容易扩大打击面;另一种意见对欧、陈两同志的观点持否定态度,认为认定奸淫幼女罪只能以刑法规定的被害人的年龄为标准,否则容易在司法实践中造成混乱,不利于从重从快打击危害社会秩序的严重犯罪分子。本期发表持后一种意见的广东黄文俊、刘杰两同志的文章,供大家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7.
形势与量刑的关系怎样,是当前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刊上期发表了刘家琛等三同志的《形势需要与定罪量刑》一文后,收到了不少来信和来稿,对刘文的观点,有的表示赞同,有的持不同意见。现在,我们选登吉林省政法于校宋占生、张竞两同志的文章,希望政法战线的同志纰续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来稿综述     
本刊自第一期发表梁燕光、范风楼、马××三个案例以来,编辑部收到了大批来信来稿。广大读者各抒己见,理论联系实际,对三个案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了推动讨论的深入,我们从中选择了十七篇有代表性的、持各种不同观点的文章,先后在《案例分析与讨论》栏内发表。现将尚未发表的来稿中的不同观点、意见,分别综述如下,作为这三个案例讨论的小结,并供大家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法学杂志》一九八○年第二期发表了肖永清同志的《必须重视法学》(下称《肖文》)的文章,提出了法学的研究对象问题。第三期又发表了刘升平同志的《谈谈法学的研究对象》(下称《刘文》)和谷安梁同志的《也谈法学的研究对象》(下称《谷文》),对法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开展了不同意见的争论和讨论。与此同时,《法学研究》一九八○年第五期发表的余先予、夏吉先同志的《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科学性》(下称《余文》)中也涉及到这个问题。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和认识。一对三种不同看法的三点认识从上述论文中可以看出,存在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法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包括国家与法”。理由主要是“法律与国家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法是从属于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研究统治阶级  相似文献   

20.
本刊1990年第5期刊登了孙国华同志《民主建设必须纳入法治轨道》一文,其中就“争取民主”问题,对张光博同志发表在1990年2月5日《人民日报》上的《谈谈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几个问题》一文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本刊随后收到张光博同志就此问题答孙国华同志的文章,现刊登如下,以供研讨。本刊贯彻“双百”方针,提倡在学术问题上进行不同观点的论战,既允许学术批评,也允许反批评。当然,批评和反批评都应当是实事求是的、与人为善的,以追求科学真理为目的,而不是私人之间的笔战。愿以此与作者和读者共勉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